书城成功励志解放军精神
1208000000006

第6章 战士就该上战唱—坚守职业天职与使命 (3)

诚然,设定目标有一定风险,因为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不设定目标,风险更大。每个人只有敢于设定更高的目标,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否则只会使自己走向失败。戴尔·卡耐基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远大的志向可以说是每个强者都具有的素质。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人都在立志,但是不敢立大志,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其实我们应当深信:志当存高远,要立志就要立大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它。

现今的社会中不乏志存高远的人才,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他们常常立志,但从不立长志,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退缩了,他们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结果一事无成。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为社会献身的可贵精神,他们永远也不能对人类作出更多贡献,永远也享受不到经过艰苦奋斗而得到的欢乐。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畏艰难、志存高远的作风。成功的人永远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奉为人生之圭臬。生,有益于当时;死,闻达于后世,这是一个成功者最大的心愿。

遇弱则强,遇强则刚:使命感指引你奋勇前进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从创建之日起,就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和使命。在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这样的信仰和使命,崇高的使命感鼓舞着解放军战士奋勇前进,让他们遇弱则强,遇强则刚。

一位红军老兵回忆说:“我们翻过了无数座雪山,冰天雪地,气温特别低,补给又不足,很多战士都牺牲了,活着的人都在想:看样子好像很难走出冰天雪地了,我们的心情一度坠入低谷。但是一想到我们自身的处境和我们担负的使命,风雪越肆虐,我们反而更加坚强了。我们坚信为了伟大的革命目标,倒下一个我,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站起来为这个目标奋斗下去,他们一定会继承我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就是这样的使命感支撑他们走完长征。

这段话虽然听起来有些久远,但是其中暗含的意义确实非常深远。

使命乃使者所奉之命,职业就是人所奉的使命,是人应该做的事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是无价的,我们每一个人也同样如此。在企业内部,富有使命感的人,一心牵挂着工作,没有他人的督促,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最光荣的工作是在秘而不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完成的,不把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成果在他人面前宣传,这样的人是真正将工作当做使命的人,他们更追求内心完成使命的欣慰和满足。

具有使命感的人,会不断地要求自己迈向更高的台阶,他们不会停顿,不会满足于现状,具有永远创业的冲动,能永葆创业精神,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接近使命的蓝图。有了崇高的使命感,企业将不再是为生存而挣扎,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蒙牛在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奇迹:10多个人集资1000万元,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一个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对此,董事长牛根生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使命的企业走不远。以我办企业的体会,使命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使命的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更别说做大了。拿蒙牛来说,在很多人看来,蒙牛的发展是个奇迹,可我从不这样认为。蒙牛的成功,从宏观上讲,得益于我们所处的是个伟大的时代;从蒙牛本身讲,我们这些人是怀着‘强乳兴农’的使命感来做企业的。正是因为有这个使命,才凝聚了管理团队,凝聚了员工。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克服了企业创立之初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超速成长的同时成为西部最大的造饭碗工程。”

使命,给了我们生存的力量和勇气。人有了内在的使命感,就等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使命感,他就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我们要不辱自己工作和职业的使命,无论工作和任务多么艰难,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始终将职业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拓展当做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对待。只有树立了这样一种使命感,才能够在工作与职业中永葆创业精神。

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006年11月14日,兰州空军某部河南籍飞行员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李剑英跳伞,飞机将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的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那惊心动魄的16秒,他以非凡的气度作出了最果断、也是最壮烈的抉择。在生前的日记里,他不止一次地写到“爱”——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李剑英成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颁奖晚会上,给李剑英的颁奖词是: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李剑英的时候这样写道:李剑英说过这样的话:“老百姓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正是军人的沛然正气与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常怀感恩之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在职场上,心怀感恩的人,为人处世时一定是主动积极、敬业乐群的,他一定会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王丽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就职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她相处过的同事都对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劳留有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一个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有人不解,问王丽有什么和人相处的秘诀。

王丽微笑着说:“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赋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

“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是私人生活方面对我却很照顾。所有的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激。

“我一直带着这种感激的态度去工作,很快就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很快过去。我总是工作得很顺利,大家都很乐意帮助我。”

不错,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不应该有知恩感恩的成分吗?作为公司中的一员,公司和老板为你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提供了锻炼自己成长成才、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机会,难道这不值得你去感恩吗?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自己身上。

每家企业都一样,所有同事都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的人,主管也更愿意提携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心情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更容易相处,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显忠诚!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体现,它更是一种力量。当你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也会更有效率!

感恩不是虚假的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激。虚假的奉承只会让别人厌烦,真诚的感激却能为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对于个人来说,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对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它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是你的一笔珍贵的财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它将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你更加谦虚,更加受人尊敬和爱戴。

本章要义

1.公司愿景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为公司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员工要认同和执行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

2.工作真正是为了自己,工作是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

3.跟着目标前行,是获得成功的秘诀。而在所有的目标中,来自集体的共同目标才是最高的目标。

4.远大的志向可以说是每个强者都具有的素质。

5.有了崇高的使命感,企业将不再是为生存而挣扎,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行动方案

1.在一个公司工作,不管你是否真的喜欢这家公司,请你接受公司、认同公司。

2.以对待事业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3.跟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前行, 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能促进目标实现的行动上。

4.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

5.无论工作和任务多么艰难,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始终将职业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拓展当做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对待。

6.对公司怀有感激之情,以最大的工作热情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