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解放军精神
1208000000009

第9章 责任和忠诚—解放军精神的内核 (3)

李中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曾经受到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李中华从小的梦想是为祖国造一架先进的飞机。为此,他高考时坚持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83年,在他即将毕业时,得知空军要从他们这批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就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积极报名参加。母亲知道飞行有危险,3天连发5封电报让他慎重考虑,但他始终没有动摇。

入伍后,李中华上了航校,又在航空兵部队锤炼了两年,1989年,就在团里要提升他为副大队长的时候,上级有关部门征询他是否愿意当试飞员,当李中华得知“试飞员将参与先进战机全程研制”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大家一致看好的前程,加入了试飞员的行列。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国外学成归来,一些大航空公司竞相以诱人的地位、丰厚的待遇请他“加盟”,但李中华婉言谢绝了航空公司的邀请,他说:“国家花重金培养我不容易,部队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曾有人把试飞比做“在悬崖上高速开行一辆不知道性能如何的新车”,还有人说,试飞因摸索极限而危险,因为突破临界点的时机和后果无法预知,试飞员几乎每天都是慷慨赴死的壮士。与李中华同批的14个双学士飞行员中,后来有8个转业到了民航,待遇好、风险低。一位好友曾问他:“哥们儿,你什么时候撤?”李中华则回答:“中国空军只要还剩下一个试飞员,那就是我。”

飞出战斗力,飞出中华天空的尊严,是当代中国军人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追求。李中华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道理: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责任和忠诚对于组织而言,绝不像夹心饼干那样层层分明,它们已经融入组织的血脉之中,成为组织生命的一部分。员工的忠诚和责任,有时胜过他们的智慧。智慧对于一个员工和组织来讲,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但若是与忠诚和责任相比较,则胜负轻重立见高下。因为忠诚代表一种美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是组织的文化素质核心之一,而智慧更多的是个人生存的力量。所以,决定组织生死存亡的有力保障注定是组织精神的双臂——责任与忠诚。

某职员是一家连锁餐饮集团公司的普通营业员,因为平时工作表现好,曾多次被评为最佳店员。有一次,这家连锁店里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食客在进餐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众人纷纷怀疑是食物中毒,甚至有人拿出电话通知报社和电视台。在这关键时刻,这位店员镇定自若,一方面指挥其他店员打急救电话,一方面竭力安抚顾客,保证不是食物中毒。她告诉大家,食物绝对没有毒,并当场吃下很多饭菜。为了防止谣言扩散,她还请求大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由医生评判。

不久,救护车过来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大家,所谓“中毒”的顾客实际上是典型的“羊角风”发作,不过凑巧赶在这样一个场合,大家尽可放心。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这位店员由于勇敢而机智地避免了一场危机,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不久,她被升任为店长。

忠诚与责任的关系密不可分,忠诚驱动责任心的萌发,责任心是忠诚的高度体现。忠诚,承载一颗责任心,忠诚是责任心的强大驱动力,没有忠诚的驱动就不会有责任的展现。

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谨记忠诚与责任,这是所有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让忠诚与责任成为我们工作的双翼,我们的才华才能得到更好的施展。忠诚与责任虽然是概念上的行为准则,然而我们只要有心、用心,就必定能将它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

在一个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批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尽职尽责;因为忠诚,他们才能急企业所急,忧企业所忧。

有一家业绩卓越的销售公司,在老板出差期间,被竞争对手抢去了大部分的业务。就在销售旺季到来之时,这家公司以往的顾客居然一个都没有来。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老板觉得很对不起公司的员工。老板说:“公司的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现在如果有人想辞职,我会立刻批准。要在平时,我会挽留,如今我已经没有理由挽留大家了。我给你们发两个月的薪水,在你们找到新的工作之前,这些钱可能还够用。”

“老板,我不走,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一个员工说。

“老板,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另一个员工说。

“是的,我们不会走的。”很多员工都这样说。

结果,这家公司并没有倒闭,甚至比以前发展得更好。

老板说:“这要感谢我的员工,在我最危难的时刻,是他们的忠诚和责任感帮助公司战胜了困难。”

“我们需要忠诚的员工!”这是老板们共同的心声。因为老板知道,员工的不忠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责任感源于忠诚。没有忠诚,责任感就无从说起,没有责任感,你就会在诱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这样,你的事业结构就会土崩瓦解,最终只能在一片废墟中独自哀叹,所以说,背叛“忠诚”的最大受害者将是背叛者自己。

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奉献精神承载责任和忠诚

198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次大裁军,51万余名铁道兵集体转业。20多年过去了,虽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再也没有了“逢山筑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但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存!

从1948年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这支部队战时实施铁路保障、平时参加国家铁路和国防工程建设,建立了丰功伟绩。解放战争中,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口,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陇东山谷,“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中,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同创建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那种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传统作风,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志在四方,艰苦奋斗,为国家建造了一条又一条的钢铁大道,被国人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

35年间,铁道部队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 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中,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艰苦奋斗,先后担负和参加了黎湛、鹰厦、南福、包兰、嫩林、贵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青藏、南疆、通霍、兖石等52项铁路建筑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1/3。

在完成上述任务过程中,涌现出以“登高英雄”杨连第、“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为代表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和以“杨连第连”、“抗洪抢修模范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有8000多名干部、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活下来的人,大多数人却因开山隧道而遗留下“矽肺”等职业病,一生饱尝着疾病的痛苦和折磨。他们那种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打开封存的历史,追忆铁道兵的战斗历程,更让我们理解了什么叫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和跨越时空的穿透力。无论时代怎样发生变化,无私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从事的工作也许各不相同,但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却是相通的。只有投入自己的满腔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奉献,才能将工作做到优秀,才能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不仅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华为正是一家洋溢着牺牲奉献精神的公司。这里的英雄往往就是一些小人物,他们干的是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但总带着一股传奇的力量。

华为的市场部、中研部、中试部、生产总部以及企管部门中,几百名秘书们默默地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公司排山倒海的市场宣传,不停的展览会、推广会,秘书们比主管还要忙,会前、会后有多少无人知道的小事,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用具与之相伴,他们起早贪黑地忙碌着。但由于华为早年处在饥寒交迫时期,公司重点抓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秘书体系常被忽略,而且很难得到评价。

后来,一位创业时期的秘书突然因车祸去世,这件事震动了任正非。他说:“她,是华为的功臣,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她永远作为一名无名英雄,被我们怀念。”“我建议熟悉她的人,要把她的事迹写出来,以教育后人向她学习。”

在这样的鼓舞与宣传下,华为的员工以超出常人的激情投入工作。

一名海外市场部的普通秘书,因为工作需要,一连好几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一天,她向领导请假两个小时,说去办“急事”。领导询问事由,她突然大声说:“给我两个小时,让我嫁出去,否则就嫁不出去了!”她就用这两个小时领了结婚证,嫁出去了,但没有休一天婚假。

无私奉献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牵引器”。任何企业都必须不断进步,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先进的精神可以鼓舞人,使人们在追求新的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解放军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精神,同时也是先进的精神,具有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

因此,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的人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奉献和敬业精神,让奉献精神成就自己的忠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职场中的金牌员工。

本章要义

1.责任和忠诚就是解放军团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人民子弟兵”这个光荣称号的真正含义。

2.要提升对团队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强化责任意识。

3.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4.军人必须负责到底,对结果负责才是真正的负责。

5.忠诚与责任的关系密不可分,责任造就忠诚,忠诚护卫责任。

6.无私奉献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牵引器”。

行动方案

1.对自己的企业忠诚,并且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2.把公司当做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当做自己的家。

3.改掉自由散漫、不受约束、不负责任的毛病,努力培养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4.关注结果,并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结果。

5.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并用心地体现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

6.对工作投入自己的满腔热情,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