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1208200000013

第13章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2)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俊,一个张鸣,大学毕业后他们同时进入一家企业做广告设计工作。

刚开始,两个人的工作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三个月后,小俊给人留下了工作主动积极的好印象,张鸣却给人留下了推诿、逃避工作的坏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总是把重要的、难度大的工作交给小俊去完成,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交给张鸣。小俊因此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张鸣经常无事可做。

“俗话说,‘能者多劳’,小俊真是大傻瓜!”张鸣经常在背地里嘲笑小俊,“你瞧我,活干得少,责任承担得少,日子过得逍遥,工资可不比他少!”

可是,没过多久,现实的残酷展现在张鸣的面前。半年后,小俊晋升为主管,张鸣却被老板辞退了。

小俊在工作中愿意承担更多责任,做得多,学得多,成了老板离不开的人,而张鸣做得少,学得少,成了多余的人。如果你能够像小俊那样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那么你也就会是一个很容易成功的人。

我们除了每天重复着毫无挑战的工作,试着多想想除了做好手头上的工作,还能够为公司做什么,哪怕多做一点点,工作也会得到改观。

承担工作之外的责任,就会使你有工作之外的收获,如果只拘泥于自己工作的小圈子,就无法得到事业的突破。

一家工厂因为发展的需要,从国外引进了5台工业用的大车,由老李负责技术维护。老李是一位兢兢业业工作了20多年的老技术工人,所以厂领导很放心。

可是还不到半年,这5台车就突然坏了,怎么也开动不了。老李带领技术组去找原因,同时也联系了生产该车的外国技术专家。

外国专家简单地看了一下大车的情况,就得出结论:故障是因为工厂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他们不负责维修。

老李却认为,工人完全是按照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的,没有不当之处,于是,他向外国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几个外国专家坚持说是工厂工人的责任。

这让工厂的领导很为难:如果承认是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那么厂家就不负责维修,5台车的维修费用要自己掏,算下来怎么也得100多万元。可是如果不承认,因为自己的技术人员不精通这方面的技术,又提不出有力的证据。

就在领导准备咬牙承担这笔巨大的损失时,老李却拦住了领导,同时,他给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定给工厂拿出证据。他亲自带领几个技术工人,在车上一待就是几天,用各种检测工具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检查线路。

就在第四天早上,老李在一组线路中发现了问题,这组线路存在的问题足可以证明,这五台车在生产设计时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当老李把这组数据放在外国专家面前时,一直趾高气扬的外国专家顿时说不出话来。最后,维修费用由生产厂家全部承担。

老王为工厂立下了头功,领导马上提升他为技术总监。很快,老李的事迹就在业内传开了,很多技术工人都以他为榜样,常常有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各种技术问题。

在工作中,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不是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没必要承担责任。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和公司是一体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公司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干系。

当你像老李一样能够承担起职责范围外的责任时,公司自然会给予你工作之外的报酬,而你的信誉度——这种无法估量的潜在资产,更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后总结:

在工作中,员工承担越多的责任,就会获得越多的锻炼机会,获得更多锻炼,也就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为自己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石。所以说,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获得多大的成功。

对工作负责,让你更受益

课前提问:

1、 你如何理解承担责任让你更有能力?

2、 你会把工作中的责任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吗?

从前有位穷人,他只有一小块土地和一小袋种子。到了耕种的季节,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精心地在自己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到了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肩膀上,他就来到一个树桩边休息。当他坐下的时候,一小把种子顺着他的口袋滚了出来,掉进了树桩下的洞里。

“哎,它们在这里根本没办法生长,”这个人叹息道,“即使这么一点种子,我也丢不起。”于是,他回到地里拿来铁锹,开始在树桩的根部挖。天气越来越热,汗水顺着他的后背、额头往下淌,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还是在那里认真地挖。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深埋在地下的铁盒子上找到了它们。他打开盒子,发现里面全都是黄金——这足够让他后半生衣食无忧,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后来,人们总是对他说:“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是的,我很幸运,”他说,“但我日出而作,在炎热的天气里挖种子,我没有浪费掉一粒种子,况且那些金子也是我用劳动的双手挖出来的,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的馅饼。”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一项工作都蕴涵着无限的成长机会,机会也总是光顾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必为自己的前程烦恼,一切尽在努力工作中,努力工作能让你迅速成长起来。

所以,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埋怨环境,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的人,往往是职场中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他们不知道用奋斗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知道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许多企业创业领袖都羡慕联想的柳传志,因为他有两个好接班人——杨元庆、郭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柳传志为培养这两个人,前后“折腾”了他们多年。柳传志的用意只有一个:承担责任,让人变得更强。

1988年,24岁的杨元庆进入联想工作,公司给他安排的第一个工作是做销售业务员。多年以后,杨元庆还记得,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去推销联想产品时的情景。

虽然刚开始杨元庆并不喜欢做销售工作,但他仍然干得非常认真,并且卓有成效。正是销售工作的历练,杨元庆后来能够面对诸多困难。也正是杨元庆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出色的客户服务,引起了柳传志的注意。

1992年4月,联想集团任命杨元庆为计算机辅助设备(CAD)部总经理。杨元庆在这个位置上不仅创造出了很好的业绩,而且还带出一支十分优秀的营销队伍。

1994年,柳传志任命杨元庆为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把从研发到物流的所有权力都交给了杨元庆。2001年4月,37岁的杨元庆正式出任联想老板兼CEO 。

为了磨一磨杨元庆倔强的脾气,1996年的一个晚上,柳传志在会议室里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不要以为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你这个舞台使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你不能一股劲只顾往前冲,什么事都来找我柳传志讲公不公平,你不妥协,要我如何做?”一点都没给杨元庆面子,柳传志在杨元庆被骂哭后的第二天给杨元庆写了一封信: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它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

杨元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如果当初只有我那种年轻气盛的做法,没有柳总的那妥协,联想就可能没有今天了。”

经过不断“折腾”,杨元庆最终被练成了一名有能力的“铁人”。柳传志就是让人才在不断锤炼中成长,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使他们的能力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课后总结:

工作中的责任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你通过了责任对你的打磨历练之后,你就会变得更又能力,更有成就;如果你对工作依然付不起责任,那么等待你的就只有庸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