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1208200000016

第16章 工作重在执行,关键要看结果 (1)

“薪”动不如行动:与其抱怨,不如做出业绩

1、 为什么得到提拔的总是业绩好的员工?

2、 抱怨给你的工作带来了什么?

最近有一个朋友常给李笑打电话抱怨,说他公司在今年的员工加薪中没有他的份,说他在公司经常受到排挤,对公司的领导很不满意。

其实,李笑的朋友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自身条件也不错,可就是太喜欢抱怨了,老是为了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从来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李笑听完他的抱怨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个年轻的农夫顶着酷热给另一个村送自产的农产品。他心急火燎地划着船,突然一只小船沿河而下,眼看就要相撞了,但那船好像并没有要让的意思。农夫大喊“快让开,不然会撞上我的”,但吼叫完全没用,那船已经撞上了他。农夫厉声责问:“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竟然撞上了我?”当农夫怒目审视那只小船时,他发现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的是一条空船。

李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朋友:不管你如何抱怨、恼怒,可现状就像那只小船般无动于衷,没有人能帮你改变,只有你自己才能帮自己。如果一味地沉浸在抱怨的沉闷气息中,你反而成了唯一受伤害的人,还不如试着去改变。

想加薪?没问题,只要你努力工作,让事情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老板就一定能看到。

工作也好,服务于老板也好,必须把努力的目标放在如何创造出让老板满意的业绩上。吉拉德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推销员,就是因为不管遭遇了什么都不会抱怨,而是积极的拿业绩说话。

在1963年1月份之前,吉拉德是一个建筑师,盖房子。到1963年1月为止,他盖了13年房子,他赔得一无所有,银行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没收了他的车。吉拉德彻底破产了。

吉拉德的妻子说:“乔治,我们没钱了,也没吃的了。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第二天,吉拉德就必须出去找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家里买吃的了。那天,非常冷,雪很厚,我不知道他无意间去了汽车经销店,他跟老板说:“只要给我一部电话、一张桌子。我不会让任何一个跨进门来的客户流失,并且我还会带来自己的客户,我会在两个月内成为这里最棒的推销员。”老板被吉拉德的自信感染了,他答应了吉拉德的要求,给了电话和桌子。就这样,吉拉德打了一天的电话八、九个小时。最后,那天晚上他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50分。他兑现了承诺,没有漏掉一个跨进门的客户。在那时候,甚至他还没意识到我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破产的那年,吉拉德已经35岁。过了3年,他就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仅仅3年。

吉拉德全副身心投入“卖汽车”的事业中,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与其抱怨不如拿出业绩,只要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相应的业绩回报。

如果你能像吉拉德那样,努力工作不抱怨,那么你终会得到回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牢骚者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但员工的抱怨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消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换来的是公司的淘汰。

课后总结:

“业绩至上”是每个公司的原始推动力,这是公司存在、发展乃至服务社会的根本。因此,老板们都希望员工头脑中有一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个公司的成员都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绩,尽力为公司创造满意的成果。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

课前提问:

1、 你是否认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 你是否认同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价值?

3、 你热爱目前的工作吗?

《圣经》上说:“你看见辛苦敬业的人么,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因为敬业的人才可以得救,敬业是通向天堂的通行证。”

在2000年西安农业博览会上,任海庄的烫画葫芦绝技让海内外人士大开眼界。

烫画葫芦是陕西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不管是花鸟龟虫、三国豪杰、西游人物,还是F4、赵薇,全部能烫上去,而且栩栩如生。品种有酒葫芦、茶葫芦、水葫芦、药葫芦,琳琅满目。精美的图案、天然的葫芦清香,盛物不变质、不走味,让人们争相购买,或送礼、或自用,千余只葫芦在博览会上不到一天就卖了个精光。

任海庄的烫画绝活,得自于岳父叶老。叶老是民间艺人,会用名字作画,更擅长做烫画葫芦。

平时他在公园、商场、校园、机关门口现场制作,赶上节假日更是招人,小摊前面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每天能赚六七十元。

一开始,初中毕业的任海庄因为自己做玻璃生意,所以还有些“瞧不上”烫画。没想到,只用一两天他就学会了这门手艺。由于年轻,任海庄便想方设法要创新。

现在,创新以后的葫芦烫画不但具有立体效果、而且从颜色到质地面貌焕然一新。

3家礼品店看好他的作品,不但自己代销,而且还销往日本。

干一行,爱一行,每一项工作都大有可为,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只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发现工作的价值,并把工作当成享受。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老生常谈的九个字却是要让我们用行动去实践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勇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为人民服务。

2004年,贵州省13名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代表,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全国成千上万的职工来说,13个人是个少数,但却浓缩了平凡工作者们的精神精华。

张荣富,中建四局安装公司普通的焊工技师,34年的工龄伴随着飞溅的焊花度过。他焊接的焊缝,经过着色、X光片、超声波探伤三项技术检验,一次合格率达99.8%,无数次在外商、台商面前树立起企业的良好信誉。金远明是遵义碱厂树脂分厂运行工段一线操作工,20多年的苦练使他具备了一种本事;设备出故障,他手到擒来能处理;工艺不过关,他集思广益能改进。他提出的氮气回收系统技术革新方案付诸实施,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陈立明,水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轧钢厂班长,2003年年他带领全班27名职工,完成产量25万吨,成材率指标达98.88%,合格率指标达99.94%。机时产量、轧机作业率、工序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国同类型班组先进水平。而在七冶安装公司压力容器厂铆焊分厂,“任杰班组”是一个特定的词。班长任杰带领的30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青年骨干班组,主要承担中铝贵州分公司氧化铝技改工程的制安任务。他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流水作业方案,用竞赛机制使班组成员明确责任,调动积极性。需要5个月完成的工作量,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

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模范们,虽然他们的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但他们却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扎根下来,实实在在的发挥着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