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1208200000022

第22章 高效复命,创辉煌业绩 (1)

复命要到位,不做“差不多先生”

1、 你认为怎样才算完成了任务?

2、 你认为‘做了’和‘做到位’差多少?

3、 复命不到位会产生什么后果?

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复命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为公司作出贡献=在做,但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就很好地揭示了职场中存在的这些现象。书中写道: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重病,临死前他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想想看,你是否也当过“差不多”先生?在你的身边,一定还有许多 “差不多”先生。做事做到位应该成为每一个职场人士的行为准则。“差不多”的结果其实差多了。在职业生涯中,我们随时都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够有希望变得杰出。光是投入89%、93%,甚至98%,是无法让你的上级满意的。

在日本,河豚被奉为“国粹”,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的味道虽美,毒性却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国,每年因吃河豚中毒、死亡者高达上千人;但同样是吃河豚,在日本却鲜有中毒、死亡的事情发生。

日本的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日本很少有人因吃河豚而中毒。

由此可见,复命到位才能保证结果。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结果,执行不到位就无法得到好的结果。老板下达任务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结果。因此,复命也只有一个指向,就是对任务不能敷衍,认真去办,不能打折扣。

课后总结:

接到命令,认真执行,复命要到位,不做‘差不多先生’。复命是否到位是检验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标准,优秀的员工,百分之百执行不打折扣,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让老板放心,让企业放心。

思考为王:成为企业的“关键员工”

课前提问:

1、 你是否也想成为企业的“关键员工”?

2、 成为企业的“关键员工”要做到什么?

根据企业中的二八法则,一个企业80%的利润均来源于占20%的优秀员工。这部分员工被称为企业的“核心员工”,也叫做“关键员工”。“关键员工”是企业利润的保障,在公司的地位及得到的礼遇自然是其他表现平平的员工难以企及的。当你对他们表示艳羡的时候,你是否仔细想过,他们是如何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关键员工的?

答案其实十分简单。这些员工总在积极为公司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他们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有一家美容店,吸引了附近一大批稳定的客户,每天生意红火,加上店老板经营有方,每月利润颇丰。所以,该店老板很想增开一家分店,但此店开张不久,投入的资金较多,手头资金还不够另开一间分店。

店老板苦思冥想,都想不出如何筹措到开分店的资金,一时只能把这个计划搁浅。

小丽是这家美容院的学徒,她灵机一动,不由地想到一个好办法。

她想,平时有不少熟客都要求美容店打折、优惠,老板都是很爽快地打了9折。那么,美容院可以推出会员卡服务,让顾客成为美容院的会员,购买10次美容卡的客户给予8折优惠;购买20次的,给予7折优惠。对于客户来讲,如果不购美容卡,美容一次要40元,如果购买10次卡,平均每次只要32元;如果购买20次卡,平均每次美容只要28元。这个办法肯定行得通!

小丽找到老板,激动地把自己的想法描述了一遍。老板大赞她的办法好,立即着手准备起来。一个月后,通过推出会员卡服务,许多新、老客户都购买了会员卡。两个月内,该店就筹措了美容预付款达10多万元,解决了开办分店的资金问题,同时也稳定了客源。这个办法可谓妙极!至今,这个方法在美容界还在被广泛地运用!

用这种办法,店老板先后开办了5家美容分店。小丽因为头脑灵活,面对问题总能很快地想出解决的方法,被老板委派专门负责业务的拓展,她的才智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一个企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注定要面对重重困难和问题,因此,一名员工自从进入一家公司那一刻,就要让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人。而事实上,工作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也只有那些能够在工作中主动思考,寻找方法克服困难,为企业排忧解难,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员工才是企业的“关键员工”。这样的员工又怎不会受企业欢迎?

课后总结:

工作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公司之所以雇佣员工,就是要员工为自己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因而,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问题的员工,迟早会被无情的淘汰;只有高效地处理问题,能拿出非凡业绩的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人。

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期是昨天

课前提问:

1、 你是否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2、 高效复命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什么好处?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中,无论什么事,都要抓紧时间在今天完成,不要把它推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拖延就像一块心病,使人生充满了挫折、不满与失落感。下面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几次闪过。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死神问他:“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这一切都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六十年的生命中,你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三十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拖延,那么他一生将一事无成。

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才能够生存。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公司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员工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