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1208200000030

第30章 和谐相处益处多 (1)

不要让自己的光芒盖过上司

课前提问:

1、 你觉得如何才能和上司和谐相处?

2、 你是否总想在人前表现出你比你的上司更能干?

星星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作为员工,作为一个下属,你可能在某些方面比领导更专业、更权威,更有话语权。但并不代表领导处处不如你,如果你恃才傲物,时时刻刻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苏轼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他便往宰相府去。

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童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

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为《咏菊》。苏轼不由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此老笔数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

他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

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在苏轼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轼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这几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苏轼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呀。”

苏轼心中含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之中峡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现在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轼告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向四川出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轼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竟睡着了,及至醒来,已是下峡,再回船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了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上京来,先到宰相府拜见宰相。

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羞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原谅了苏轼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轼献上瓷坛,书童取水煮了阳羡茶。

王安石问水从何来,苏轼道:“巫峡。”

王安石笑道:“又来欺瞒我了,此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

苏轼大惊,急忙辩解道:“误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何以能辨别?”

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唯中峡缓急相伴,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苏轼敬服。王安石又把书橱尽数打开,对苏轼言道:“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

苏轼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

苏轼不禁折服:“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轼乃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笑他人了。

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千万不要班门弄斧,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从艺无止境的角度看,人要谦虚点好,即使有才华,也不要卖弄,特别是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弄不好是要自取其辱的。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了如指掌,为人谦恭既是对他人的敬重,也是保护自己的良策。

课后总结:

如果你总想表现得比自己的上司更有能力,那么你就不会得到老板的好感。因为你也许专业能力很强,但并不表示你什么都很强;老板之所以是老板,自有他强大的能力和魅力;他也许很低调,但这不表示他能力不行。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关键的。

虚心请教你的同事

课前提问:

1、 你是否能发现同事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学习?

2、 你从同事身上都学到了什么?

3、 汲取同事的长处给你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150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采掘到一块质地精美的大型大理石,它的自然外观很适于雕刻一个人像。但大理石在那里放了很久,没有人敢动手。后来一位雕刻家来了,但他只在后面打了一凿,就感到自己无力驾驭这块宝贵的材料而住手了。

后来大雕刻家米开朗琪罗用这块大理石雕出了旷古无双的杰作“大卫像”。没想到先前那位雕刻家的一凿打重了,伤及了人像肌体,竟在大卫的背上留下了一点伤痕。有人问米开朗琪罗:“那位雕刻家是否太冒失?”

“不,”米开朗琪罗说,“那位先生相当慎重,如果他冒失轻率的话,这块材料早已不存在了,我的大卫像也就无从产生。这点伤痕对我未尝没有好处,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每下一刀一凿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在我雕刻大卫的过程中,那位老师自始至终都在我的身边帮我提高警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整天与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他们的挫折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样是我们应该时刻效仿的对象。我们应该以谦虚的心态向身边每一个人请教。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质朴的道理,有的员工自恃学历高或在某一方面是专家就目中无人,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仿佛整个公司的运作全靠他一个人在支撑。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完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因而,谦虚的人既能尊敬他人,也能受他人尊敬,时时把他人当有利于自己的人,便能处处遇到贵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让人者人恒让之。

李刚在21岁的时候,刚参军不久,有次军部召开官兵代表大会,一个营只产生一名士官代表,李刚被初选为连代表,到了营部复选时,发现另外三位学历和口才都比他强。但是在选前交谊沟通之中,李刚始终都抱着向他们每一位请教学习的态度,心里没有想到当选代表,只望以谦虚心,从他们的谈话中,增长自己的见闻。结果在四选一中,李刚竟被他们三人一致推举为他们这个营的士官代表,那三位代表的理由是,像他这样有礼的人,定能代表全营士兵,出席大会争取荣誉。

谦虚不仅不会伤害他人,而且能够鼓励他人,更主要的是能使得自己不断地成长,是利人更能自利的美德。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从现在起,谦虚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别怕别人会笑话你,要知道那只是你自己的心理负担而已。把谦逊当作自己的工作原则,惠人惠己,敬人敬己,一举多得,值得一生坚持。

课后总结:

你的同事就是你工作上的老师。借鉴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汲取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并且谦虚的态度,还会为你赢得别人的赞许和尊敬。。

有功不要独享

课前提问:

1、 工作中,你是否乐意将功劳归结给你的同事或上司?

2、 与同事分享成功,你会获得什么?

3、 独享功劳会产生什么后果?

一群猴子,发现在高高的悬崖顶上有一串熟透了的果子,悬崖太陡峭了,仅仅靠一个猴子的力量是无法摘到果子的,于是猴子们团结起来,一个踩着一个的肩膀,搭起了“人梯”,终于,最上面的猴子摘到了果子。

摘到果子的猴子忘记了自己之所以能摘到果子,完全是集体团结合作的结果,一个人在悬崖上大嚼起来,丝毫不理会下面的猴子。下面的猴子生气了,撤去了“人梯”,最上面的猴子吃完了所有的果子,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下来的路,最后被冻死在了悬崖上。

猴子们集体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够到了悬崖上面的果子。而最上面的那只猴子却独占了集体的劳动果实,不肯同别人分享。从短期看,最上面的一只猴子占到了便宜——它自己吃到了所有的果实。但是从长远看,他占到了很小的便宜,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被踢出了团结的整体,最后甚至失去了生命。这也说明了,独占易纷争,不懂得分享就不能成功。

平庸的员工不懂得分享的重要性,他们意识不到,只有分享才能促进团队的团结和企业的发展:而优秀的员工懂得分享才能共赢。他们知道:在企业里,任何的成功都是群体团结劳动的结果,只有分享才能避免劳而无功,分享才能共利。所以,优秀的员工都具有与同事一起分享胜利果实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