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1208700000007

第7章 你就是公司的“船长”(2)

心怀忧患,关心企业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挪威的一片海域,盛产沙丁鱼,渔民们每次出海,总能捕获大量的沙丁鱼,但是大部分鱼等不及卖掉就已经奄奄一息,只好忍痛以低价处理。有一位叫汉斯的渔民却与众不同,他的鱼个个很鲜活,人们都乐意以高价购买。其他的渔民都迷惑不解。原来汉斯捕到鱼后,总是故意把一条生猛的鲶鱼放进鱼槽,其他的鱼立刻感到惶恐不安,拼命四处游动逃命,因此保全了性命,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鲶鱼,本来是沙丁鱼的敌人,但正是它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沙丁鱼。道理何在?其实,奥妙就在于这条本来是敌人的鲶鱼,唤醒了沙丁鱼的“忧患意识”,让它们感到了生存的压力,由此产生了紧迫感,激发了生存下去的动力。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其说是鲶鱼救活了沙丁鱼,还不如说是“忧患意识”让沙丁鱼救活了自己。

这个故事使得本田汽车公司老板本田先生深受启发,他也给自己的公司引进几条素质高、能力强的“鲶鱼”担任新主管。于是在新主管的虎视眈眈下,全公司的“鱼”们立刻产生了紧张感,纷纷紧张地忙碌起来,使公司的经营面貌焕然一新,竞争力也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综观当今世界,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如旭日初升,光华显现。每年都有新公司创立和旧公司倒闭,即使有些公司发展好一些,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企业寿命呈缩短之势,企业要想保持昔日辉煌越来越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

在硅谷,每年都有近90%的创新公司破产。所以,企业和企业家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这句格言,很少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于忘掉“过去”,面向未来,勇于变革。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CEO卢·普拉特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经指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唯有忧患意识,才能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张瑞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早已深入海尔的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在企业稳步发展、处于行业之首的时候就预言了华为将来的危机,以及萎缩乃至破产。他说:“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一定要相信。从哲学上,从任何自然规律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延缓这个时候的到来。”

任正非把危机比成企业的冬季,体现了一种居安思危的前瞻眼光。俗语说,“暖带衣裳,饱带干粮”,无论什么事我们都要及早打算,防患未然。比如一个企业从某个时期来看效益不错,产品适销对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它的冬天可能就不远了,此时领导者如果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意识不到企业的生存危机,不提前为自己预备棉衣,那么当冬季来临时就一定会被冻死。当然这里的冬季只是一个比喻,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一个行业的冬天对于某些公司来说是冬天,而对其他公司就可能不是冬天。另外,危机就像海底的暗礁一样,在掌舵者疏于防范的时候为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任正非在总结华为十大管理要点时对员工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这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领导者不应该只听好消息。要有危机意识,我认为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如果我们头脑里已经没有危机这根弦了,或者已经没有自我批判能力,那么,四面出现危机时,我们可能就真没有办法了。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研究出危机到来时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我们就不可能持续活下去。”

危机从企业创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相伴企业的整个生命历程,这和船队扬帆远行的那一天起,礁石和暗潮就在远方等待着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船队不停止航行,礁石和危险就一直存在。危机的存在让很多企业在市场海洋中触礁沉船。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依壳牌石油公司的估计,大型企业平均寿命不到40年。

大部分失败的公司,往往无法认清即将迫近的危机,无法预想这些危机的后果,或无法提出正确的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一定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在其演变为危机之前解决问题,威胁一出现就尽可能快地采取对付这些威胁的行动。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必定会成为不思进取的民族;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必定会成为走下坡路的企业;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雇员,必定会成为被淘汰的雇员!

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公司里取得值得骄傲的成就了呢?如果是,请不要沾沾自喜,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也许当你一觉醒来,就会发现到手的一切都不见了。不要做那些垂死的沙丁鱼,从现在开始,树立自己的忧患意识,因为只有心怀忧患,企业方能长远、稳定地发展!

自检:

你有危机意识吗?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华为的冬天》的理解和看法。

和公司同舟共济

工作并不是纯粹地为别人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工作是为自己创造财富,是为公司创造效益,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在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同时,我们个人得到收获;公司发展了,个人的价值也随之提高了。

我们要认可公司的运作模式,由衷地佩服上司的才能,保持一种和公司同命运的事业心。即使出现分歧,也应该树立忠诚的信念,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当上司和同事出现错误时,坦诚地向他们提出来。当公司面临危难的时候,和它同舟共济。

如果一个人只是抱着为老板而工作,应付老板分配的任务的话,那到时损失的不仅仅是老板,自己失去的会更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工作的乐趣,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一旦失去,明年的我们,还是跟今天的我们一样,停留在原地,一点都不会有进步。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工作,我们的执行力也会得到巨大的提高,因为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有的人在为他人工作,也有的人在为自己工作。我们在为他人工作时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为自己工作时却觉得员工太懒散,太缺乏主动。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待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作为雇员的我们,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多给老板一些同情和理解;作为老板,则要多考虑雇员的利益,对雇员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着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一个人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他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他身上,使他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

五年前,同学甲和同学乙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南方,通过招聘会到了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负责某种办公软件的设计开发。坦率地说,这个公司规模太小,连老板在内是七八个人临时号召拼凑起来的,属于那种是国家允许注册该类公司中最小的,执照上写得清清楚楚:注册资金10万元。

可是进去后才知道,连这10万元可能都有水分,只从当时的办公条件就可以判断: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阴暗、霉臭、潮湿,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便源源不断地往下流,电脑上都要罩着厚厚的报纸。连个厕所也没有。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的产品市场前景看起来很好,但资金的瓶颈随时可能将美好的梦想扼杀于萌芽状态。最要命的是,产品没有品牌,只好赊销,迟迟收不回货款,资金储备少,公司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由此可见,这样的公司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竞争。三个月后,同学乙动摇了,劝同学甲也不要干了,有的是好公司,干吗在一棵树上吊死?股份?老板连他自己都无法自保,哪里还有股份给你?

他们之所以愿意去,一是背井离乡急于安身,二是因为老板给股份的许诺。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看上去完全是一副书生模样,态度很诚恳。看到老板每天没日没夜地奔波和劳碌,几个人又不忍心开口说离开了。谁不知道创业的艰辛,老板也是迫不得已。同学甲过生日的时候,老板在自己的家里为他过,亲自下厨,说了很多抱歉的话,想起这些,其他几个人也就不忍心走。他们终于咬咬牙决定留下来与老板一起创业。几年后,经过无数次市场风雨的打磨,他们公司的产品终于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获得了成功。

意外的收获和奖赏只属于那些得力的人。公司是每个员工的船,和它一起冲破了疾风骇浪驶向港口的船员,和老板同生死、共存亡的员工,也必能得到不同寻常的收获。

许多公司中的员工,最易犯的大错就是怕犯下错误后承担责任。为了逃避,或者推卸责任,他们中的许多人采用了自以为很聪明的办法:“不做任何决定。”

不做任何决定的员工,最初的思想来源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所做决定的后果究竟是好还是坏。这种害怕承担责任而不做任何决定的人,在工作之中,通常也不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对待。他们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事事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置公司于不顾。假若一碰到棘手问题,便筹划对策,考虑逃避,影响了公司事业的稳固和健康发展。

管理一家公司是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处理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合伙人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公司,不要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需要获得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但是,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正常开展;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双方将都得不到很大的发展,公司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员工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期望。

为了促进公司的顺利发展,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员工。老板这样做,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在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站在老板角度,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并有可能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

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并尽职尽责做好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有这样一条真理:当我们像老板一样思考时,自己已成为一名老板了。

自检:

作为一名员工,当公司发生困难时,你能够做到与公司同舟共济吗?

本 章 小 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获得以下理念和认识:

·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你就是公司这条船的主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顾这条船,而不是以一个“乘客”的心态来渡过人生的浩瀚大海。

·一个把自己视为企业主人的员工,当企业发展或者自己的工作中出现了“责任空白”的时候,才能够主动地填补责任上的缺失。

·把公司当做自己的产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挥洒空间,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也能够为成果负起责任。

·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更能决定企业的成败衰荣,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是一个优秀员工应具有的思想品质。

·意外的收获和奖赏只属于那些得力的人,和公司同生死、共存亡的员工,必能得到不同寻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