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作风就是战斗力
1208900000023

第23章 拥有愿景,随企业一起成长(1)

拥有愿景,保持昂扬的斗志

多年前,上海出版的一本故事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则笑话:

记者采访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少年。

记者:“你放羊做什么?”

放羊娃:“挣钱。”

记者:“挣钱做什么 ”

放羊娃:“娶媳妇儿。”

记者:“娶媳妇儿做什么?”

放羊娃:“生娃娃。”

记者:“生娃娃做什么?”

放羊娃:“放羊。”

其实,这样的笑话不仅仅发生在放羊娃身上,在许多员工身上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你问他工作是为了什么,他说赚钱;问他赚钱干什么,他说买车、买房子;问他买车、买房子干什么,他说娶老婆。可娶了老婆之后?生孩子。生孩子之后呢?上学。上学之后呢?工作……兜了一圈后又绕了回来,似乎工作的终极目标还是工作。这种为工作而工作的想法其实就等于什么目标、什么愿景都没有。缺乏了目标和愿景,你还能指望他工作起来很有激情吗?或者从根本上来问,你觉得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吗?

或许有人会想到责任,比如说养家糊口,但这并不是工作本身的意义,而只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的手段之一。当这种需求能够找到其他的替代方式(比如中了大奖)的时候,他还觉得有必要工作吗?

这种想法不仅不现实,而且很狭隘。我们参加某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大家应该珍惜,想着怎么让它变得快乐而有意义起来。生命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而工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从根本上说,大家参加工作是因为它能让我们找着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能够服务他人、实现自我。一个人只有确立了自己工作的愿景,才能够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发现人生的真谛!

一位参加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在回忆爬雪山的情景时如此说:“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没有指望了。但我们始终相信一点,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了,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承我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

这是一段典型的革命式话语,但我们无法也没必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的信仰是如此的虔诚。中央红军历时一年多,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完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6000多人。在长征中,他们既要与国民党的部队作斗争,还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然而,困难和敌人都没能难倒他们,红军一路凯歌地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的黄土高原采访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把中国红军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告诉了全世界。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挨饿、受冻,穿越了世界上最险峻的山峰和最荒凉的草原,横渡了二十四条江河,翻越了近千座山峰,打了无数场战役。而在这个看似奇迹的背后,支持他们的则是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东西——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称之为“愿景”。

愿景是理想的具体化,但并不简单等同于目标。按照学理的说法,愿景是分析前的认知行为,是个人认为一个组织或制度看上去应该怎么样、应该如何运转以及应该如何把这个经营组织带向未来。历史上的许多成功人士都有过远大的愿景。摩西的愿景是领导他的人民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亚历山大的愿景是通过小亚细亚扩张马其顿王国,圣雄甘地的愿景是印度独立,而马丁·路德·金的愿景是在美国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平等。那么,员工的愿景呢?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呢?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盖洛普公司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的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员工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对工作场所的要求有关。最后,它们对员工的回答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得出员工的12个需要。这些需要是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外的需要,它们集中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管理的新内容。

这些需求是:

1在工作中我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期望。

2我有把工作做好所必需的器具和设备。

3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在过去的7天里,我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5在工作中我的上司把我当一个有用的人来关心。

6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励我向前发展。

7在工作中我的意见一定有人听取。

8公司的使命或目标使我感到工作的重要性。

9我的同事们也在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10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个最好的朋友。

11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人跟我谈过我的进步。

12去年,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从上述需要可以看出,在员工满足他的生存需要之后,更加希望自己得到发展并有成就感。你是不是也考虑过类似的问题呢?

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认识和预期,而不应被动地接受工作、安于现状。工作是船,愿景是帆,帆将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公司是山,愿景是灯,灯将照亮你上山的路途。如果你想在公司里有所作为,而不是得过且过;如果你想在职场上大展宏图,而不是在一个小岗位上混日子、磨工资;如果你想找到工作和人生的意义所在,而不是简单地为工作而工作,那么现在就开始设立你的愿景、规划你的未来吧!

调整愿景,和企业一起乘风破浪

一般来说,愿景都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利或消极的事物而建立的。唯有如此,个人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作为团体的公司更是如此。员工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工作与工资,而公司考虑的则更宏大、更复杂,往小了说是整个公司的发展计划、内部管理,往大了说是怎样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这时候,员工便有必要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何调整自身愿景与公司愿景的关系。

公司是员工发展的载体,公司的存在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也提供了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舞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互相交流、沟通与协作区。员工不论是在参加培训班,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其实都已经成为公司的一分子,一个跟其他员工、其他部门有着紧密联系的有机分子。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公司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而企业的管理与规划也跟你的利益息息相关。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艘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官兵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那以后,“这是你的船”成了本福尔德号的口号。所有的官兵都觉得管理好本福尔德号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