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沉思录·青少版
1209000000026

第26章 卷十一 健全的灵魂会停止争斗和吵闹(1)

意志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从阿珀洛尼厄斯,我懂得了意志的自由。

他在全部的生命中只关心这一点:即他的思想不要离开那属于一个理智的人,属于一个公民团体的人的一切。

《沉思录》中的沉思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获得自由,就是因为自己不能支配自己,而需受外力的牵连。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支配。要从重重束缚和闲置中摆脱出来,达到自由的境界。这自由是怎样的自由,如何获得自由?自由方式是意志的自由,一个人人身的自由算不上自由,只有意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意志是我们的理性灵魂,它具有以下的性质:

它观察自身,分析自身,把自身塑造成它所选择的样子;

它享受自己的果实,这一点和植物不一样,植物的果实都由别人分享;

它不管生命最后归于何处,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它是全面的,无论它在哪里停止,它都是充分和完整的。而舞蹈或者异常戏剧却会因为有某种东西打断它,而使整个活动不完整。

这就是意志的自由。

只要意志自由了,就能获得心灵的解脱,获得生命的超越,达到自由的大境界。

庄子曾经就意志自由有一个很动感的词来表达:坐驰。怎样才能坐驰呢?坐在那里,身子不动,心灵在宇宙之间自由飞翔驰骋。一个人的肉体是可以被羁绊的,但是一定不要给你的心灵戴上枷锁。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飞翔驰骋,那他在人间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无论如何,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否则,就只能拾人牙慧,成为别人的精神附庸,永远活不出真实的自己,又何谈自由?

成长故事苑

有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后,后生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什么使你这样惊讶啊?”。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一下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哲理背囊: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渴望获得自由,而要想获得人生的自由,必须摆脱外力的牵连,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如果有人企图夺走你的自由意志使你偏离自己的正道,那你要提防两件事情:一是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和行为的稳定性,二是要和善地对待那些企图夺走你自由意志的人。因为如果因为他们而烦恼,也是一种软弱。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体的意志自由与社会的利益之间必然会有冲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庄子替我们做了回答: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这两句话如何理解呢?

“外化而内不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外表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坚守不变。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然会被社会上的各种规则、各种法度所制约,在这时,一个人需要遵守这些外在的东西,这就做到了庄子所说的外化。但同时,一个人之所以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必然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时一个人需要见识自己的独特个性,坚守自己的内心禀赋,这就是庄子所谓的内不化。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个社会之中做到“外化而内不化”,就能体验到生命操之在我的快感了,也就能体验到真正的人生大自由。

和善宽厚的人更有力量、精力,更勇敢,更有男子气概

和善宽厚由于使人性更欣悦的,他们却更有男子气概,那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也拥有力量、精力和勇敢。

《沉思录》中的沉思

自古表现大丈夫情怀的诗数不胜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人读来,仍然气冲霄汉,令人激动不已。

古人尝言,大丈夫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创不世之基业,立不世之奇功!这是真正的大丈夫,但其标准之高,也让当今之人望而却步。其实人性中最伟大的,最能体现男子气概的就要属和善宽厚的人。和善宽厚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一种气质。这样的人才更有力量,更有精力,而且更加勇敢。

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说得好:“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真正的大丈夫能做到以“仁义”为先,是一个注重道义的人,讲究的是要有骨、有气,要挺起胸膛,正直无私,具有顶天立地的骨气。正是:玉可碎,而不可以改其坚;兰可移,而不可以减其馨。

过去的药铺里经常有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句话包含的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是很让人感动的。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能与其所蕴涵的至高境界的道德品质相匹敌的当属孔子的一句话,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啊!

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颗宽厚无私、品行高尚的心灵,那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

成长故事苑

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出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楚庄王并没有动怒,反而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国。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理性的行动

《菜根谭》说得好:“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退一步与人行。”

通晓经史百家的林逋在《省心录》 文中讲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讲的就是和善宽厚之道。

和善宽厚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和善宽厚,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人情往来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的气度。和善宽厚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的悲悯与博爱。

面对人生的苦难与命运的多舛,抑或面对他人无心的伤害,应该选择和善宽厚,这丝毫无损于自己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和善宽厚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

概括起来,和善宽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容人之长

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相反,有的人却十分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同事和部属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

2容人之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共事。

3容人个性

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异。因此容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门艺术。从历史上看,许多领袖人物,都是善于团结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共同工作的典范。

4容人之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

5容人之功

别人有功劳,本应该感到高兴,但有的人心胸狭窄,生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只有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做到容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