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1209600000017

第17章 《论语》中的责任之道(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典籍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论语·子路》

经典导读

子路有一次来问他的老师孔子怎样从政,孔子说 :“先之,劳之。”中国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勇猛精进的,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便出现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以天下为公的责任是一种“大责任”,境界之高、气魄之大,在其他诸子百家中很少见。

从对责任的理解而言,责任大到天下,小到工作中。工作中的责任之道,也许不为天下人负责,但是需要我们为自己负责,为工作负责,为公司负责。

这就是后来范仲淹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虽然今天的人们不需要都为天下人负责,但要为自己所投身的某个工作领域负责,对工作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只求敷衍了事,那么你就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

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谋士是一国之君的幸福,一个企业拥有一批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是老总的幸运,只有这样,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才能得以发展。

一位咨询公司的顾问谈起了他曾经服务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老板精力旺盛,而且对流行趋势的反应极其敏锐。他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对下属总是颐指气使,从不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连主管也不例外。

这种作风几乎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多数员工一有机会便聚集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不但言之有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只可惜他们光说不练,把上司的缺失作为自己工作不力的借口。

一位主管说:“你绝对不会相信。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指示一番。就凭一句话,把我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再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

然而,有一位叫志强的主管却不愿意加入抱怨者的行列。他并非不了解领导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领导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下属的压力,又设法配合领导的长处,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能够着力的范围内。

受差遣时,他总尽量多做一步,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需要与心意。如果奉命提供资料,他就附上资料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有一天,老板出差了。半夜里,保安紧急通知几位主管,公司前不久因违纪开除的三名员工纠集外面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打进厂里来了,并打伤了数名保安和员工,砸坏了写字楼玻璃门。其他几位主管因为对老板心怀不满又不愿担负责任,就装作不知道。而当志强接到通知后,立刻赶赴现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接着又请求治安员火速增援。为控制局面,他用喇叭喊话,同对方谈判,稳住对方,直到民警和治安队员赶来将这帮肇事者依法处置。

这件事情过后,志强赢得了其他部门主管的敬佩与认可,老板也对他极为倚重,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

由上可知,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企业的管理也不可能滴水不漏,一个老板的才能也不可能没有欠缺。一个勇于负责的员工在老板需要的时刻能挺身而出,为老板分担风险,这样的员工必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和老板的器重。而那些善于转移风险、逃避责任的员工,永远都不会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和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生中,遇到种种问题时,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等待他人的意见,而要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勇敢地承担责任,要让问题止于自己。只有解决问题,你才能迎向新的契机。让工作中的我们在无倦的态度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为公司之忧而忧,为自己的未来之忧而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人责任观的反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品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向历代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学习,汲取其精神滋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各种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刻记住且慢行乐,切勿忘忧,更不能为一己之乐,造成企业之忧、国家之忧。

员工思索

1 你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2 你是怎样看待“责任感”的?

“文过饰非”的怯懦表现

典籍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经典导读

孔子的学生子夏(荀子就出自子夏这一流派)在《论语·子张》中曾这样说:“小人之过必也文”,意思是一个小人如果犯了错误必定不敢承担责任,反而会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开脱。后来我们的文学作品中的“文过饰非”出处就在此。

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南京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被人问到“一个男人的最佳魅力是什么”时,他这样回答学生:“责任。”“比责任更高的是什么?”“是社会责任。”“比社会责任更高的是什么?”“是人文责任。”这是一个男人对魅力的定义,也是对 “人”的一种宣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逃避自己责任的人是怯懦的,不论他逃避的是哪一种责任都是如此。

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深深的责任感。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责任构建的社会中,亲情缔造的责任让我们感动,友情链接的责任让我们幸福,爱情构筑的责任让我们忠诚。所以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意味着伤害了我们的至亲至爱。

企业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它的兴衰成败也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之上。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论你的职位是高还是低。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责任是每个人的事,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职位卑微的小职员,都应当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起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无足轻重而轻率对待。一个逃避责任、没有责任意识的员工,不仅会在工作中为企业带来损失,而且还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损害。相反,一个有较强责任感的员工,不仅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同时也会为自己的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李森和彭宇是速递公司的两名职员。他们俩是工作搭档,工作一直都很认真,也很

卖力。领导对这两名员工很满意,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李森和彭宇负责把一件很贵重的瓷器送到码头。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

没想到,送货车开到半路却坏了。

彭宇说:“我出门之前怎么不把车检查一下,如果不按规定时间送到,我们要被扣奖金的。”

可李森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凭着自己的力气大背起邮件,一路小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码头。这时,彭宇说:“我来背吧,你去叫货主。”他心里暗想,如果客户能把这件事告诉老板,说不定还会给我加奖金呢。他只顾想,当李森把邮件递给他的时候,他却没接住,

邮包掉在了地上,“哗啦”一声,瓷器碎了。

“你怎么搞的,我没接你就放手。”彭宇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递给你,是你没接住。”李森辩解道。

他俩都知道,瓷器打碎了意味着什么。没了工作不说,可能还要背上沉重的债务。果然,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老板,不是我的错,是李森不小心弄坏的。”彭宇趁着李森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彭宇,我知道了。”

于是,老板把李森叫到了办公室。李森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李森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另外,彭宇的家境不太好,如果可能的话,他的责任我也来承担。我一定会弥补上我们的损失的。”

李森和彭宇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一天老板把他俩叫到了办公室。老板对他俩说:“公司一直对你们俩很器重,想从你们俩当中选择一个担任客户部经理,没想到却出了这样一件事,不过也好,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哪一个人是合适的人选。”

“我们决定请李森担任公司的客户部经理,因为,一个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彭宇,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老板,为什么?”彭宇问。

“其实,瓷器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送瓷器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老板最后说。

也许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护自身利益。

人生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很多时候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大可不必逃避。在世界上,没有什么缺失比责任缺失更可怕。

责任缺失把人世间所有本该美好的关系统统汇集到担忧与提心吊胆般的焦虑中;责任缺失没有赢家,即使暂时的赢取也必将以更大的损失去填充,这是一种高利贷式的报复,以链式反应让社会的每个成员被迫埋单。这是一个令人诅咒的黑色人文生态,我们为逃避责任的付出已经触目惊心,但还有很多的人没有责任意识!他们的迷失需要有人带头登高呼唤,呼唤责任,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责任意识。

员工思索

1 反思一下,你在工作中有没有推卸责任的时候?

2 员工“勇于承担”和“逃避、推卸责任”的举动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影响?

伟大的代价是责任

典籍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论语·卫灵公》

经典导读

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们做了别人下级的,或者将来想谋个一官半职的,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关于怎么样才算一个称职的下属。服侍一个国君(领导)你们首先要对他负责,要懂得为他分忧,而不是先想到自己的衣食问题。” 孔子的这一段话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一次演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肯尼迪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不要问美国给了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

《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论断,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靠半部《论语》帮太祖打天下,又是靠半部《论语》帮太宗治天下,足见《论语》中博大的思想对于古人的点拨作用。如今,在物质生活极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还用不用从它的“只言片语”中汲取智慧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肯尼迪的那句话激起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潮,每个人都在想积极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或许这就是对责任的解释,当你为荣誉而战的时候你必须准备好要为它负责任。正如伟大的总统林肯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这样的自信:别人能负的责任我们也一定能负;别人不能负的责任我们照样能承担得起。”

有一家生产日化用品的公司,由于厂房地势较低,每年都要进行抗洪抢险。一天,老板要出差,出差之前,他叮嘱几位负责人要时刻注意天气。

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有雨,老板担心厂房被淹。于是就给几位负责人打电话。当时,厂房所在地已经下雨了,可能由于天气关系,老板一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打不通,最后打到了财务经理的家里,让他立即到公司查看一下。

“嗯,我马上处理,请放心!”接完电话,财务经理并没有到公司去,他心里想: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该我这个财务经理去处理,何况我的家离公司还有好长一段路,去一趟也费事。于是,他给安全部经理打了一个电话,提醒他去公司看一下。

安全部经理接到电话时有些不愉快,心里想:“我安全部的事情,凭什么听你的。”他也没有去公司,当时他正在看电视,连电话也没有打一下,他心里说:“反正有安全科长在,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