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1209600000036

第36章 从《论语》中解读身心健康之道(2)

(8)心力交瘁。当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时,心里就会觉得痛苦、沮丧和无力,因为这时那些事对你来说已失去了积极的意义,生活尽被那些你无法控制的人、事、物所影响,自己似乎毫无改变的能力,最后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大,直到你承受不了为止。

当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时,就得好好检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对你最重要。你之所以会心力交瘁,是因为想一下子就处理很多事情,想在一夜之间就来个改头换面。在各种情绪中,没有哪个比心力交瘁更伤害人的了。

(9)孤独感。这种情绪使人有种与其他人疏离、隔绝的感觉,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我相信每个人在其人生中都必然有过。

当你有了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你得多多跟人接触了,特别是在心灵上要与人契合,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朋友,仍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能够做到心理平衡的便是一个智慧的人。一个聪明人灵活通透,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因为他已经把这些看透了,看透了一切也就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想不开,因此他才会“乐”。

仁者的性格像大山一样宁静安详,也像大山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一个人胸怀博大就会仁慈,对许多事便不会吹毛求疵,便会很宽容。生活中那些长寿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很豁达的人,没有事情是他需要斤斤计较,长久放于心头的,所以“仁者寿”。

员工思索

1 你认为自己离“智者”与“仁者”还有多远?

2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心理平衡吗?

孔子的长寿秘诀之二:营养搭配合理

典籍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

经典导读

《论语·乡党》中描述孔子的生活很详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一段话: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也许我们今天看来,孔子对于生活也太讲究了,很多项我们都做不到。但是起码有一点是能做到的,那就是不吃已经腐败的食物,蔬菜要吃时令的,而且越新鲜越好。有的人饮食不注意合于时令,只随自己的口味,这样做很不好。比如,夏天的时候你吃西瓜就很好,因为正是西瓜上市的时候,但是到了冬天你依然去吃西瓜,那么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有害处。

另外,或许大多数上班族过的都是这样的生活:早饭能对付一下就已经很满足,不吃早饭更是家常便饭;中午还坐在办公室里忙碌,没有时间安慰我们的胃,随意定了一份快餐就算把午饭的问题解决;终于等到晚上了,好好吃一顿大餐,找三五好友,边吃边喝。

忙碌也许是你经常吃不好饭的理由,但是这个借口没有说服力。每天我们只需要稍微体贴一下自己的身体,便能为以后抵抗“疾病”的能力做好准备。有一首健康歌,歌曲是这样唱的:“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对照一下,也许你的一日三餐没有一顿符合标准。健康长寿其实很容易,除了快乐的心态之外,我们只需要稍微注意饮食就可以了。不要过分放纵自己的惰性,年轻的时候不为自己的身体加油,等到老的时候难道眼看着你的身体过早地把油漏光?

我们除了保证正确饮食,一日三餐之外,还要注意一下营养搭配。虽然不能像孔子那样精致,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标准来给自己拟一个健康营养食谱。

有许多人认为食物搭配是一件复杂的事,其实那并不难,只要记得某些食物是不宜与其他食物共食的。因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消化方式,而人体内所有的消化酶又不是可以共存的。

例如,你是否常吃肉类佐以薯条呢?有没有过乳酪配面包,牛奶配谷类,鱼配米饭的经验呢?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样的搭配会破坏你体内系统的平衡,耗去你的精力,你相信吗?事实上,不同种类的食物,有不同的消化方式。淀粉类(米食、面食、马铃薯等)的消化,得借助于口中的唾液酶;而蛋白质类(肉品、奶制品、核果、种子等)的消化,就得借助于胃中的胃液酶。前者是属碱性消化,后者是酸性消化。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则,两种相反的酵素(酸与碱)是不能起共存共生效应的,因为双方会相互中和。如果你把蛋白质类和淀粉类一同就食,消化过程就会破坏而缓慢。像这类互斥的食物搭配,会在体内产生某种物质,不仅削弱精力,而且有可能使人得病。那种物质会使血液过酸,因而变浓,造成循环减慢,氧气吸收不足。

当你清晨醒来,即使是睡了七八个小时,仍会觉得很困,往往是因为你虽在睡眠,身体却仍在加班工作,以消化那些在胃里的互斥食物,造成精力的损耗。所以食物搭配不当时,消化过程往往会延长到8至14个小时;反之,若搭配得当,消化器官便能有效工作,只要三四个小时便可消化完毕。对许多人而言,消化是最耗精力的体内活动,如能消化顺利,岂不就是储备精力吗?

员工思索

1 你的日常饮食规律、正常吗?

2如何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

孔子的长寿秘诀之三:人生三戒

典籍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经典导读

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划分一下,只有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槛就不尽相同。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要警惕:年轻时,精力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阶段,血气正旺,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候,精力衰退,要警惕贪得无厌。”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正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是以财富多寡论英雄。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们从孔子那里传承修身的思想,在《论语》里汲取生命的养分。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风雨,“雨雪风霜严相逼”,但生活总是要向前看,不回头。我们看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是如何警示世人成功迈过这三道坎的。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注意不能因男女关系而玩物丧志,或因感情问题的变故而导致人生走向不稳定。有不少青少年,因为谈了朋友而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一个男(女)朋友,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会跳楼自杀。这种事大家肯定屡见不鲜。

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人在中年,血气方刚,事业、家庭都很稳定。个人为了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定会与人“大打出手”,所以孔子说“戒之在斗”。与他人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还不如和自己较劲。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一晃眼到了老年,那么到晚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人多半性情温和,像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汇入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经验,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还和年轻时一样拼命,你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心理也同样承受不了。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里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抉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逛超市,年轻人见到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先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经常听到三五个老年人一起抱怨:生个儿女是还债!那么辛苦将他们养大成人,结果娶了媳妇忘了娘!哪里还有老爸老妈的位置?如果不停地抱怨,只会让自己生活在没有太阳的愁苦、阴冷中。这时就需要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远离了烦恼。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对心灵的自我释放与抚慰。只有大度、洒脱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修养不够的小人是不会理解这深意的。因为小人总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少一份豁达,就少一份平常心,当然,快乐就少了很多。人烦恼一多就爱生病,人生理的许多毛病都是由心理毛病引起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其实,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在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礼”约束,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关口,健康长寿。

员工思索

1 面对人生的前两个关口,你曾经遇到过什么问题?

2 你认为人的一生中还有哪些关口应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