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的护照
1209700000021

第21章 终身教育的成功启示(4)

凡尔纳一本最有预见性、但读过的人最少的小说是《一个美国记者在公元2890年的日记》。书中的纽约名叫环球城,公路宽100码,两边都是1 000尺高的摩天大楼,气候由人工控制,庄稼在北极生长。广告放映在云端上。书中主人公编的《地球先驱报》,拥有8 000万读者。《先驱报》的记者将新闻从木星、火星、金星上转播回来,人们坐在自己家中的起居室里就可看到各地发生的大事。

简直不能想像这是凡尔纳在100年前写的书。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字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人们激动不已。他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儒勒·凡尔纳死于1905年。全世界都来参加他的葬礼,包括那些过去看不起他、背后议论他的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外交使节团和许多国王及总统的特派代表。

当时一家巴黎报纸的报道中有这样两句话,可能会为凡尔纳所最欣赏:“这位讲故事的老人死去了,这就和飞驰而过的圣诞老人一样。” 教皇这样评价凡尔纳:“我并不是不知道他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尽管儒勒·凡尔纳是一位科幻小说巨匠,但其有一句名言确实发人深省——科学总有一天会走在幻想的前头。

自学成才的牛顿

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此后一直身体羸弱。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过了3年,他的母亲再嫁,把孩子留在他祖母身边抚养,直到8年后后夫去世她才重返郡沃尔斯索浦。因家庭环境的影响,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

少年时代的牛顿喜欢摆弄机械。他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然而很幸运地,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喜欢沉思。他对自然现象特别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和四季的移动,等等。他还分门别类地记读书心得笔记,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

1656年,14岁的牛顿辍学,帮助母亲经营家业和耕种农田。他虽然辍学在家,但仍不愿放弃自己的学业,继续坚持学习,不断地思考和探究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天,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舅舅艾丝考夫牧师看到了,以为他不好好干活,想过去说几句,不料走近一看,牛顿正在读数学书。舅舅感到十分惊讶,认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于是建议牛顿的妈妈让他继续读书。[KG)]

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的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

1660年秋天,牛顿回到金格斯中学学习。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地学习,很快就获得优秀学生的称号。在中学校长和他的叔父的鼓励下,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入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自学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1665~1666年这短短两年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轶事。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被选为三一学院的院士。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1672年起牛顿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其逝世。

牛顿的一生勤于学习和探索,他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理论。他对科学界的贡献主要是数学上微积分的创立、物理学上光学及力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现。这些成就无不以数学为基础,而数学却是牛顿在自学状态下完成的。

微积分的创立。

牛顿数学生涯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而微积分的创立是牛顿最卓越的数学成就。

牛顿为解决运动问题,才创立了这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并称之为“流数术"。实际上,它所处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在牛顿之前已经得到了研究。但牛顿超越了前人,他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对以往分散的努力加以综合,将自古希腊以来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技巧统一为两类普通的算法——微分和积分,并确立了这两类运算的互逆关系,从而完成了微积分发明中最关键的一步,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1707年,牛顿的代数讲义经整理后出版,定名为《普遍算术》。这本书中关于代数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的陈述和对方程的根及其性质的深入探讨,是牛顿在代数方面的突出成就;1736年出版的《解析几何》是牛顿在解析几何及综合几何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此外他还于1704年发表了《三次曲线枚举》。他的数学研究工作还涉及数值分析、概率论和初等数论等众多领域。

光学的三大贡献。

反射定律是人们很早就认识的光学定律之一。牛顿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牛顿为了验证这个发现,设法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颜色之谜。

牛顿不但擅长数学计算,而且能够自己动手制造各种试验设备并进行实验。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他的“微粒说"与后来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构筑力学大厦。

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1686年底,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在1687年出版。这是一部力学的经典著作。牛顿在这部书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数学工具,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确立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这部著作是牛顿自学成果中的集大成者。

一生爱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其超凡的谋略和智慧与毛泽东的一生的爱好——读书密不可分。读书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一日不读"。

嗜书如命,书以伴行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修身课"教材《伦理学原理》只有约10万字,但毛泽东却在这本书中写下了2万多字的批注。

毛泽东“嗜书如命,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据R·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中介绍,毛泽东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们封了我许多头衔,这个‘家'、那个‘家'的,我只承认两个。一个是‘导师',因为我年轻时是个教书的,再一个是‘先生',我是‘孔夫子搬家——全是书'。"毛泽东每次外出前都要开书目,专列上要带十几箱书,有时二十几箱还不够,还要向当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去借。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

几十年来,毛泽东工作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部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种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1975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卧室里休息,他指着桌子上的《资治通鉴》对护士说,这部书他读了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说这话的时候,毛泽东已是82岁高龄。继而,毛泽东像老师辅导学生一样十分认真地对护士说,读书不是讲毅力,而是要有兴趣。因为有了兴趣,读书就不会感到累了,就会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轻松,像休息一样。

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要提出反对意见。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但光读不行,读了书不敢怀疑,不能提出不同看法,算是白读了。学英语——一种特殊的休息

学英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部分。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并主张把学习本国语言和学习外国语言,学习现代汉语和学习古代汉语结合起来。

据埃德加·斯诺写过的书中介绍,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他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全国解放以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英语成为他的一种爱好。

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英译本时,毛泽东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因为这些经典著作英译本的文字比一般政论文章的英文要艰深,生字也多。但是,毛泽东不畏困难。1959年1月,一位外宾问他学习英文的情况时,他说:“在一字一字地学。若问我问题,我勉强答得上几个字。我要定五年计划,再学五年英文,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