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人生全集
1209800000044

第44章 感悟压力:至简生活,背负越少走得越远(1)

在疲惫之前就休息,才能重新扬帆启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已经60多岁了,却能够每天工作16小时,一年一年地指挥英国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秘诀在哪里?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很重要的会议。吃过午饭以后,再上床去睡一个小时。到了晚上,在8点吃晚饭以前,他再上床去睡两个钟点。他并不是要消除疲劳,因为他根本不必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

约翰·洛克菲勒也创了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也活到98岁。他如何做到这两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家里的人都很长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养成了休息的习惯,他每天在办公室里睡半小时午觉。他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在睡午觉的时候,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在一本名叫《为什么要疲倦》的好书里,丹尼尔·何西林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棒球名将康黎·马克说,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不睡一个午觉,到第5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可是如果他睡午觉的话,哪怕只睡五分钟,也能够赛完全场,一点也不感到疲劳。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休息时间多的话,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佛德瑞克·泰勒在贝德汉钢铁公司担任科学管理工程师的时候,他曾仔细观察过,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货车上装大约12吨半的生铁,而通常他们中午时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对所有产生疲劳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学研究,认为这些工人不应该每天只能装12吨半的生铁,而应该能装运47吨。照他的计算,他们应该可以做到目前成绩的4倍,而且不会疲劳,只是必须要加以证明。

于是,泰勒选了一位施密德先生,让他按照秒表的规定时间来工作。有一个人站在一边拿着一只秒表来指挥施密德:“现在请拿起一块生铁,走……下面坐下休息……现在走……现在休息。”

结果怎样呢?别人每天最多只能装运20吨半的生铁,而施密德每天却能装运到40吨生铁。而当佛德瑞克·泰勒在贝德汉钢铁公司工作的那3年里,施密德的工作能力从来没有减低过,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在疲劳之前就有时间休息:每个小时他大约工作26分钟,休息34分钟。他休息的时间要比他工作时间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绩却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

人生箴言:

我们的身体是一台组合精密的仪器,在它忙碌的运转时,我们要学会让它停下来休息一下。但休息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最有效的处方,原来是放下包袱

有一个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当地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去。

那群土著的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行李,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土著停下来等候他。

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一偿平生的夙愿,好好地来研究一下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

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着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领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探险家的问题,他说:“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心中深深地认为,这是他这一趟探险当中,最大的一项收获。

人生箴言:

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的身体跟着它高速运转。适当的时候,还是应当关心一下我们的心灵,询问它是否能适应这一切。

知道得越多,压力越大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得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成为“数学王子”的高斯。

人生箴言:

人类的好奇心有时会给我们带来致命一击,知道的东西越多未必是件好事,有时这会演变成内心的重压。“眼不见为净”,不如不知道,反而可以做得更好。

荣誉就像玩具,只可以玩玩

居里夫人因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而天下闻名,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多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她对此都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访,忽然发现她的小女儿正在玩一枚金质奖章,而那枚金质奖章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给她的,她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够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美国妇女为了表示崇拜之情,主动捐赠1克镭给她,要知道,1克镭的价值是在百万美元以上的。

这是她急需的。虽然她是镭的母亲——发明者和所有者(但她放弃为此而申请专利),但她买不起昂贵的镭。

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的字样时,她不高兴了。

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修改。美国人民赠送给我的这1克镭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了我的私人财产,这怎么行呢?”

主办者在惊愕之余,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大科学家的高尚人品,马上请来一位律师,把证书修改后,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字。

人生箴言:

荣誉是一种肯定,但你若总关注于它本身,那只会感觉到它的沉重。有时把荣誉变为包袱与压力,还不如把这些身外之物看淡些。

太能算计者,快乐与他绝缘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根据多年的实践,列出了500个测试题,测试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者”。这些测试题很有意思。比如,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跑的冤枉路太长了?……

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测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者”。

威廉认为,凡是对金钱利益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的人。在这些方面,他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

第五,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人生箴言:

难得糊涂是一种生活智慧与生存哲学。洒脱大方的人会给他人带来欢笑,同时也给自己赢得愉悦的感受。

不要太在意你的着装,尝试过一种随性的生活

爱因斯坦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科学家之后,经常有来自各地的邀约请他去演讲。他贤惠的妻子总是替他打点行李,把整个行程要穿的衣服一一准备好。奇怪的是,每次爱因斯坦回来,箱子里的衣服都折叠得整整齐齐,连摆放的次序都没有变动。在妻子追问下,爱因斯坦才承认,他根本没有打开过皮箱,他从头到尾都是穿着那套皱得不成样子的旅行装,就上台演讲了。

有一回,他要在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议上演讲,几乎所有与会者都穿着正式的晚礼服,主办单位负责的女士问他需不需要换正式服装,爱因斯坦回答,他不打算换衣服,如果她想要让所有人更尊敬他,他可以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套衣服刚刚刷过。

人生箴言:

必要的时候不妨把衣服穿得马虎一点,不必时刻都保持绅士、淑女的派头,这样容易让人觉得生活的辛劳,不能很好享受它的轻松、舒适。但无论服装怎样,心灵都需要保持整洁。

抱怨压力过大的人,也许可以学习南瓜的哲学

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

最后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并且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试图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根部甚至延展超过8万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人生箴言:

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我们的心灵承受力大大超过我们自身的估量。

放慢脚步,才能欣赏到沿途的风景

一位年轻的总裁,以较快的车速,开着他的新车经过住宅区的巷道。他必须小心游戏中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所以当他觉得小孩子快跑出来时,就要减慢车速,就在他的车经过一群小朋友的时候,他的车门还是被一个小朋友丢的一块砖头扫到了,他很生气地踩了刹车并后退到砖头丢出来的地方。

他走出车外,抓住那个小孩,把他顶在车门一旁说:“你知道你刚刚做了什么吗?”接着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赔多少钱来修理这辆新车?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孩哀求着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办,我丢砖块是因为没

有人停下来。”小孩一边说一边流着眼泪。

他接着说:“因为我哥哥从轮椅上掉下来,我没办法把他抬回去。”那男孩啜泣着说,“您可以帮我把他抬回去吗?他受伤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动。”

这位年轻的总裁听到这些话后深受感动,他决定帮这个小男孩的哥哥一把,于是他抱起男孩受伤的哥哥,帮他坐回轮椅上,并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伤口。

那个小男孩感激地说:“谢谢您,先生,上帝保佑您。”然后男孩推着他哥哥离开了。年轻的总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车上,他决定不修它了。他要让那个凹洞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等周围的人丢砖块过来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脚步已走得太快。

人生箴言:

生命这场奇妙的人生之旅,我们大可不必步履匆匆,完全可以放慢脚步,否则错过沿途的风景太可惜——它不会给你第二次回首的机会。

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不会再有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