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备无患
1210300000022

第22章 面面俱到—展示自我策略(1)

准备一份精美的求职材料是目前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时常用的主要手段。因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初次接触往往是通过书面自荐材料而发生的。用人单位经过对众多求职者的书面材料的比较筛选,才能确定哪些人可以参加面试或面见。求职材料就好比是递给用人单位的一封情书,如何打动其芳心,使之对你情有独钟,这就得看你是否别具一格了。因此,对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制作一份有说服力的求职材料是踏上求职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求职信和简历的区别与联系

许多人把求职信和简历看成是同一个东西,认为简历是求职信的一种演变,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用简历替代求职信。其实,求职信和简历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虽然二者都是求职材料,但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是:

第一,写作格式不同。二者从称谓到标题均不同。求职信在写作上是书信的一种,属于专用书信类,其标题直接用“求职信”或“求职书”。也有人干脆省略标题,直接用一般书信形式来行文,这也是可以的。简历的标题非常简单,就叫“简历”或“个人简历”有些人往往把简历的标题也写成“求职信”,这是不准确的。

求职信开头要有称谓,给不同的收件人,在称谓上要有明确的区分,而简历不必用称呼开头,在标题之下,可以直截了当地填写个人经历和业绩等。

第二,内容侧重点不同。求职信重在阐述求职目标、求职理由、求职条件,而简历重在展示自己能满足某一职位的硬件条件,是对求职信信中提到的求职条件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以此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促进求职愿望的实现。

求职信和简历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又都有求职者求职材料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简历是求职信的补充、佐证材料。当你给用人单位提呈一份求职材料时,应该包括求职信和简历两部分。求职信在前,简历附在其后,以起到立体地展示自己,突出自己优势的效果。如果只有求职信而无简历,就会使用人单位觉得对求职者了解得不够具体,也就难于决定是否录用。如果只有简历而无求职信,使用人单位不了解你的求职目标、求职理由和求职条件,会显得内容不完整。所以,要想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求职材料,文体的完整性是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其次,简历是求职信的硬件条件。在求职信中,求职者对某一职位作了如何适应的描述,但这都是“软”的条件,如果没有简历中所列出的“硬件”条件,所有空头的“适应”之类的表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从这一角度看,简历对求职信具有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

求职信和简历的作用

虽然在我们古代早就有求职信这种文体的出现,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应用文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它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是沟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桥梁

求职信是书信的一种。它首先是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的一种工具。求职者通过求职信表明自己的求职理由、求职态度。通过简历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求职条件、求职优势,以达到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获得职位的目的。用人单位通过求职信及简历,对求职者各方面的情况作一较为详细的了解,以便作出取舍。通过书信传递信息,通过书信双向选择,所以说,求职信件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有利于自我推荐和自我谋职

求职信和简历是谋求职位的信件。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其自我推荐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自我推荐、自谋职业,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以,求职信和简历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求职者在求职信和简历中,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推荐自己,使用人单位了解自己的才能、特长等,以决定是否录用,这也为用人单位招纳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求职信件中,因为主体是“我”,所以求职目的是否能够达到,这就要靠文中的“我”去发挥、去表现、去说服对方。目前,我国通过求职信谋求职位的比例越来越高,求职信和简历在自谋职业的过程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它将是人们谋求职业,谋求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3获得面试机会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进行了解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通过自我推荐材料、他人推荐信(也称引荐信)等对求职者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就是面试。在求职过程中,虽然获得面试机会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被录用,但面试机会的获得,标志着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向成功方向又前进了一步。一般来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求职信和简历感到较为满意,进而对求职者颇感兴趣时,才会向求职者发出面试的信息。因此,求职者能否得到面试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职信和简历的质量高低。这也是求职信和简历的又一重要作用。

4有利于用人单位发现人才,量才而用

随着人才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用人单位在选才上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除了利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供需见面会等选人机会外,还通过发布信息、登报、电视招聘等办法广揽人才,这必然会引来大量的求职者,或登门应试,或通过求职信件求职,这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就求职信和简历来讲,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它发现求职者有什么特长,更适合哪个单位,根据求职者的特长和能力,给予合适的职位,从而可以避免“宝玉而替之以石”“身怀绝技”而不被重用等现象,给真正有才之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 求职信书写技巧

每一封求职信都有投石问路的作用,能否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要看信的水平,看求职者在信中怎样表现自己。一封高水平的求职信,会使你顺利闯过求职的第一关;而一封毫无特色、文字平平的求职信,则会使许多机会与你失之交臂。

写求职信没有统一的规定,基本上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撰写。但要写好一封求职信,也要掌握一些基本要点和写作技巧。

求职信的种类

1毕业生在搜集到招聘信息后,有目的地向某个用人单位做的自我介绍

这种求职信是在求职者已经知道了某单位用人的前提条件下写的,因此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其称呼和内容都要针对特定单位的特定人,或针对该单位的某一具体问题,主要表述求职者的主观愿望和特长,以求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取得面试机会。

这种类型的求职信,主要适用于已经了解用人单位的各种情况的求职者,包括:单位性质和名称、主要经营项目、人员需求概况、主管人姓名、阅读人心态等。

由于这样的求职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写的时候需花费一定的工夫,不过,有的放矢,命中率自然就比较高。

2无具体的求职目标,广泛适用的求职信

因为它不针对具体的求职目标,因此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击中目标的几率相对来说也比较小。

在大学生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毕业生普遍使用的是这一种求职信。这种类型的求职信主题在于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概况,让对方对自己感兴趣。

3以上两种形式的综合

信的主体部分固定不变,只是开头和结尾依据不同的单位而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措辞。

求职信的基本格式

求职信需要具体表达的内容很多,但务必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最好先在写作时列出提纲,把你所申请的职位的具体要求按强弱主次逐项列出。然后,使你的信巧妙地迎合用人单位的兴趣和要求。求职信的基本内容包括标题、称呼、开头、主体、结尾、致敬语、署名、日期和附件。

1标题

标题写在正文正中上方,可直接写“求职信”或“自荐信”,也要在这三个字之前加说明中心意思的定语。

2称呼

即对接收并阅看信件的人的称呼。

如果你采用第一种类型的求职信形式,一般来说,收信人应该是单位里有实权录用你的人。要特别注意此人的姓名和职务,书写要准确,万万马虎不得。假如对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不熟悉,那么在求职信中可以直接称阅信人的职务头衔。如“厦华电子集团公司负责人”“河南省商业银行负责人”“新乡市第一化工厂厂长”。如果能够将用人单位的主要领导或主管人事者的姓名打听到,采用“姓+职务”的称呼形式更妙。例如“尊敬的李总”“尊敬的王主任”,会给对方收信人一个惊喜,让他(她)感到你对他(她)的了解和重视,也表明了你的成熟和精明,一下子缩短了你们间的距离。

如果你采用第二种类型的求职信写法,则称谓多用“尊敬的领导”。

求职信的目的在于求职,因而称谓要求严肃谨慎,要有礼貌。既不能随随便便,又不能过分亲昵以免给人以阿谀、唐突之嫌。

称谓后的问候语一般应为“您好”,而非“你好”,更不能用“您们好”。即便招聘人不是一人,也不能用这样的字样,因为这不仅让人感觉不出你的问候,反而使他们认为你才疏学浅,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另外,一定要注意:称呼之后用冒号,而不能用句号,这是中文书信最基本的要求。

3开头

求职信的开头应开宗明义,自报家门,直截了当地说明求职意图,使信的主旨明确,醒目,引起对方注意。如“我是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想在贵公司找一份工作”,一目了然,但为了增进感情,消除生疏,进入主题,寒暄几句也是必要的。根据人事专家的经验,这种打扰人、占用人家(特别是领导)时间的信件,下面这几种寒暄语一般能获得良好的印象,使人乐意看下去。如“您的时间宝贵,打扰您,很不安”“您很忙,真不好意思麻烦您”或者“占用您几分钟,非常抱歉”。

切忌在开头虚伪与委婉,离题万里给对方留下莫名其妙之感。另外,开头表达力求简洁,并能吸引对方读下去。切忌口罗嗦乏味,让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4主体

这部分是求职信的重点内容。一般写法是先讲自己求职的理由、目标。说明你愿意来所选单位效力的理由,理由要合乎情理,合乎实际,做到充足,可信。目标要具体明确。接着要重点介绍自己应聘、应征或寻求工作的条件。注意要突出自己的重要成绩、特长、优势,要有的放矢,阐明你对该单位的特殊价值,重申简历中已经提到的那些主要成就。在信中,你可以更详细地介绍某一专长和成绩;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也可以多提一下你的具体几个有代表性的工作经历,但要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总之,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主体部分只要做到告知情况,突出重点,言简意赅,语气自然就行了。

5结尾

求职信的结尾主要是进一步强调求职的愿望。就其愿望而言,希望能给予考虑,给予明确答复;或者请求同意,前往面谈;或希望试用,以供单位进一步考察,等等。如可写“我盼望着您能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盼望您的答复”或“敬候佳音”之类的话。无论如何表述,都要注意用语恰当,得体,掌握分寸,以免造成不良印象,或授人以柄,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