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销售女神董明珠:铿锵玫瑰书写商界传奇
12104100000023

第23章 缔造格力文化(4)

在董明珠的理念中,人员管理的目的不是让员工听话,而是给员工自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你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听你摆布的木偶,而是一个能够用他的聪明才智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人”。董明珠表示自己可以允许和原谅员工犯错误,前提是这个错误是全新的、从没发生过的,并且事前谁也不能肯定它是错误的。对于那些前期已经看到苗头的错误,自己会马上制止;而对于已经发生过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它发生第二次。

有媒体曾经问过董明珠:“你用这样的方式培养了人才,但无法回避的是,人才总有离开的时候,万一以后他们到了其他的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公司成为骨干,对你岂不是很不利?”董明珠则认为,这些离开格力的人如果能够把格力优秀的工作作风带到其他企业,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只靠格力一家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企业规范发展才行。

当上总裁后,有人曾经有过质疑,董明珠是一个做销售的,当不了总裁,尤其是在格力这种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董明珠用事实给了大家一个完美的答案。无论空调市场如何硝烟弥漫,格力的销售额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而董明珠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当上总裁后,使用了各种人才。可以说,董明珠不但是一个将才,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帅才。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人们喜欢把商场比作战场。但董明珠倡导的是寻找共同成长、双赢、多赢的游戏规则。她不担心竞争对手“偷师”,而是无私地把自己踏进格力到执掌格力经销权中的“秘诀”毫无保留的记载在她的新书《行棋无悔》中,让更多商界人士分享她的营销心得和经验;同时,乐于把事业中取得的成果分与受助群体。她每得到一个奖项或领取到稿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回报社会。

董明珠在《行棋无悔》中告诉悲观主义者,在这个价值观动荡的多元社会里,企业之道与做人之道并无二致,唯有坚持正道!CCTV年度经济人物给她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要照亮中国经济,需要有超越利润和个人利益之上的艰苦探索,这是责任!这就是董明珠!”

强调责任感,董明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她却是由始至终坚持的一个。

面对价格战,董明珠誓不降价,是因为她要对消费者负责。降价固然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但因此而导致的偷工减料,是对社会、对消费者的严重不负责。所以她不降价。

刚当上经营部长,她就开除了一个据说有着深厚的背景,没有领导敢动的员工,是因为她不但要对经营部负责,还要对公司负责。

为了应对海外市场的变化,格力减少了贴牌产品的生产,加大自主品牌出口的力度。董明珠认为,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出口可以让国外的市场更加了解“中国制造”,而不是停留在“低质低价”的印象上,优秀的国内企业应该承担起这种责任。

为摆脱“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附加值低的状况,董明珠认为中国民族企业必须拿出新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来源在于技术革新。国内企业要摆脱从单品中获得利润的想法,利润空间要用规模扛起来,要从技术革新中去争取,更要从内部成本控制中去获得。

2008年北京奥运的媒体村安装的都是格力空调,那是两万多个记者居住的地方,来自不同国家,需要根据他们的习惯和反应去个性化调整。格力以出众的高端产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美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在奥运期间达到“零投诉”的高标准,得到了包括奥组委在内的各方赞扬。

董明珠还说过一句话:“企业不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还要做国家栋梁。”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缴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格力电器已连续8年位列家电企业纳税榜首位,累计纳税超过52.15亿元。

除了纳税外,格力还十分关注员工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但和大多数前任不同的是,在董明珠看来,公司赚取高额利润的方式不应该是靠廉价劳动力。她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格力最基层的员工,也要达到年薪3万元。这一目标与董明珠的经营思维有关。董明珠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某几个人的功劳。如果把成绩都算到几个人的头上,那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公平。所以她认为应该让所有人都享受到收获的成果。格力投资两亿元建造占地10万平方米的员工生活区。此外,董明珠还给自己定下一个指标,那就是让格力电器的80%以上的一线产业工人拿到大专文凭。“这样的话,他们哪怕以后离开格力,在别的地方也有发展空间。”董明珠不但考虑到了员工的现在,还想到了他们的未来。

真正优秀的企业,要有国家意识,只有事事与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才会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如今的格力,不仅是中国空调行业的老大,也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企业。“走出去”,是格力的全球化战略。而以什么形象走出去,不仅关乎自身,还关乎国家的形象。“走出去要对得起国家形象”,董明珠一直强调这一点。

格力电器对“走出去”一直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国际化战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在合适的地区建立基地。除了不盲目冒进外,格力的另外一个原则是走中高端路线。董明珠认为,中国企业家有必要改变世人认为的“中国是世界廉价商品制造基地”的成见。

“中国企业走出去,就代表着国家形象,我们格力电器要对得起国家形象。”她反复强调国家利益、国家形象。

与一些中国企业依靠低价走市场的做法不同,格力空调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一直坚持自主品牌出口为主的发展战略和高品质产品、优质服务的市场定位。目前“格力”牌空调已经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巴西、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格力”是当地的第二大空调品牌。

不断地技术创新,研发核心技术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广泛需求;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就国家栋梁;在国际上竖立良好的信誉,提升国家形象……对于家电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而格力走过的每一步都在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

格力电器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社会的称赞与尊重。在经济观察报问卷调查的“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入围名单中,格力榜上有名,在一百家榜上有名的企业中位居第38位。而在经济观察报接着举办的“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颁奖典礼”的企业名单中,又从这100家企业中选出25家,格力电器再次入选,成为这25家企业之一。这一切,都离不开董明珠的努力。如她所说,没有格力就没有她,没有她也不会有格力的今天。

格力电器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强调围绕顾客需求进行品牌塑造、技术和营销的创新。格力电器多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发展壮大,就是通过实施精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四位一体的管理思想,实施格力营销的三大准则,加强了经销商对公司的凝聚力,有效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保证了公司和顾客、经销商、供应商的“正和博弈”。

格力电器坚持“双赢”的原则,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规模和技术优势带动了配套产业的发展,实施技术和管理输出,协助供应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联合采购、集中采购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工艺的创新降低综合成本;以产品双向供应达成现实紧密的伙伴合作关系,及时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当前经济形势下,以稳定的订单量支持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确保供应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加强与供应商合作,进行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与推广,尊重并保护各种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推动科技进步。

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回馈消费者,格力电器在行业内率先向消费者作出“家用空调整机包修六年”的郑重承诺。此项服务政策远远超出目前国家“整机一年、主要部件三年”的三包法规要求,赢得广大用户一致赞誉。

在对消费者负责的同时,格力电器更积极承担社会与行业责任。

针对因市场竞争部分空调厂家倒闭退市,所售空调无人问津,成为“孤儿空调”,消费者失去“三包”权益的情况,格力电器陆续在四川、湖南、江西、广东、厦门等多个省市成立“退市空调救助中心”,对退市空调品牌进行义务集中救助;格力电器与汶川地震灾区人民携手同心重建家园,针对因地震造成的空调损坏、松动、倾斜等安全隐患,开展了“震区空调免费安全大检测”活动,确保灾区人民度过一个舒适的凉夏。

董明珠时刻关注着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状况。在2007年全国人代会上,董明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两个议案,其中有一条就是关注留守儿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企业家,在大家都在围绕着自身企业的利益提案的时候,董明珠却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弱势群体上。

在提案中,针对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董明珠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积极落实中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少了,留守儿童也就自然少了。

第二,必须改变现有的户籍和教育制度,因为这些制度的存在让留守儿童无法在城市里享受教育等公共资源。只有从制度上逐步消除这些障碍,农村孩子才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同时,还应尽最大可能为有条件到城市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提供方便。不要用歧视的眼光和心态对待进城的农村孩子,以免给他们的幼小心灵带来不应有的压力。

第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是靠几个组织、几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董明珠提议,应该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并在全社会系统地推广。各有关部门包括妇联、共青团、学校、村委会等要重视留守儿童问题,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社会各界也要关心留守儿童,企业更是责无旁贷。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工兄弟,促使其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为农民工子女就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总之,只有让留守儿童生活在爱的环境中,即使他们远离父母之爱,也要用社会的爱来温暖他们。

无论是户籍制度还是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关心的话题,也是民众很不满意的两个焦点。政府对此也非常头痛。董明珠提出这三条建议,是对民众心声的直接表达。

格力电器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董明珠常说的一句话。“国不富则民不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董明珠认为,作为制造企业,生产优质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是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而慈善和社会公益则是企业回馈社会的另一种形式。多年来,董明珠热心于公益事业,以自身的力量帮助社会贫困人群感受到爱的温暖。

董明珠每年都会以个人的名义参与一些捐助活动,帮助那些受灾的群众、失学的儿童、患病的弱势群体。在抗洪救灾、抗击SARS、援助印度洋海啸等活动中,她都多次捐款捐物。

2005年5月,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国贸系大二学生庞梦晨患上了白血病,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后,得到了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社会各界共捐资40多万元为她治病。其中,董明珠代表格力电器捐助了10万元,而且格力空调广州公司表示其在五一节期间每卖出一台空调,就捐出5元为庞梦晨治病。这一承诺,很快得到了实现。五一节期间,格力空调卖出的1万台空调不久就为庞梦晨又带来了5万元的捐款。

2006年8月,董明珠百忙之中赶到了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平浪镇小学。在这里,她把自己写自传《棋行天下》所得的30万元稿费捐了出来,希望能够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006年6月,董明珠为女高中生林延妮捐赠8万元治疗白血病。

2006年8月,董明珠通过广州红十字会为白血病女孩陈秋歧捐赠5万元治疗费。

2007年5月,董明珠通过清远红十字会捐赠16万元帮助30名特困农村白内障老人做手术及为一名年仅6岁的白血病患者小群治疗。

2007年6月,董明珠向安徽希望工程捐献《行棋无悔》稿酬30万元,用于兴建潜山青楼中心希望小学,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

……

作为企业家,董明珠的财产不算最多。截至目前,她也从未上过“富豪榜”,但她认为这样做值得!她说:“其实我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我只是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唤起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爱护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健康。这是我的真心话!”

在董明珠的倡导下,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从不忘回馈社会,注重考虑社区利益,构建和谐、友善的公共关系,在兼顾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到2003年的“非典”再到印度洋海啸,从青藏高原的少儿活动中心到广西百色的希望小学再到“2004·中国特困大学生关爱行动”,从禁毒事业到支持教育强市再到“碧利斯”台风,都留下了格力电器无私援助的身影。

2008年春,南方地区遭受冰雪灾害,格力捐款1200万元用于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2008年5月,格力为四川地震灾捐赠1600万元。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6000多万人受灾,2200多万群众饮水困难。为帮助灾区群众早日渡过难关,格力电器捐助680万元爱心款,主要用于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使十几万同胞失去家园,备受磨难。这场灾难深深地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13亿人民感同身受,社会各界源源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其中,空调龙头老大格力电器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这是继向西南旱灾捐出680万元之后,格力向社会捐助的又一笔善款。

这一次次的爱心行动,都表现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格力在支持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各界对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上所作出的努力。一个被人尊敬的企业家,肯定是一个对社会充满关爱的企业家。他之所以受人尊敬,并不是他比别人有钱,而是因为他为社会做了不少的好事。

有人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他在人生旅途上所能达到的高度。这句话从董明珠身上得到了印证。董明珠常说自己只想在退休后得到一个好的口碑,这就是她的追求。可以说,格力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董明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