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敬业胜于能力
1210500000010

第10章 敬业:内心职业道德的呼唤(4)

戴尔是一家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的人事主管,他在谈到员工录用与晋升方面的尺度时说:“在我们公司,录用一名员工时,很注重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诚信程度。假如一个人在这方面有不良记录,我们公司是不会录用他的。其实,很多公司也跟我们一样,也很注重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以此作为晋升和任用的标准。假如他在这一方面出现了污点,即使他工作经验丰富,条件优越,大部分公司也不会聘用他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失去了诚信,毁约背信,说明他人格上有缺陷,是一个品质不健全的人,不值得录用。其次,一个人一旦不守诺言,毁约背信,会让公司遭受重大的名誉损失。另外,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不能信守诺言,就会打乱工作中的秩序,为公司的管理带来隐患。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会在工作岗位上玩忽职守,而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戴尔所说的用人标准,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人品行的证明,也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敬业的尺子。所以说,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们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赖,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我们不要忘了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美国企业家到英国一所有名的高等学府参加演讲。一位普通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他见面谈一谈。这位企业家答应演讲完了与他见面,时间大约是两点半,那位小商人在这所大学礼堂外面等候。

演讲的时间到了,这位企业家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知不觉,时间已超过了与那位小商人约定的见面时间。显然,他已经忘记了与别人的约定。

正当他情绪高昂地演讲时,他的秘书悄悄走上了讲台,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先生,您下午两点半有约。”

企业家一下子想起了与小商人的约会,但他又立即陷入矛盾之中,一边是需要他启发并且向他们表达自己企业思想的大学生们;而另一边,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小商人,但是他们事先已经约好。这位企业家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演讲!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但是,我还有一个约会,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运。”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这位企业家走出了礼堂,在外面找到了那位小商人,向他表示了歉意。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成功,本来约定谈半个小时,他们竟然一直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来,这位小商人也成为了一名大商人,经过他的牵线,促成了许多企业主与那位企业家的合作。

人们都喜欢和诚信的人来往,一个人具备了诚信的品质后,就为自己奠定了强大的亲和力基础,在工作和事业上会吸引一大批朋友和支持者。纵然在某些时刻会遭遇一些困境,也会有人为他消除障碍,帮他走出困境,踏上坦途。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把“诚信”一词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

全心全意,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职业人士获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这样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时,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职业人士获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专心致志做事的人,是惟一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人。

一份英国报纸刊登了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工作很轻松,但要全心全意。”

事实上,不仅教师如此,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全心全意才能做好。而这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没有了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就会获得经济自由。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艾森豪威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想要跟一位老农买一头牛,因此过去拜访这位农民,并且问他这头牛的血统,不过他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接着问他这头牛的奶制品产量,他说他完全不知道。最后,我们问他知不知道这头牛每天能够生产多少牛奶,这位农民还是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不过她是个诚实的老奶牛,她有多少牛奶就会给你多少。”

艾森豪威尔被老农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奶牛的这种奉献非常单纯,那就是毫不保留,有多少奶就献出多少奶。听到这样的话,你会觉得像被针刺了一下,会愣一愣,想一想吗?有些人,他们因麻木怠惰而平庸,而另一些人则是那样的生气勃勃,热情而快乐。

毫不保留,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正是全心全意的表现。不论你的工作报酬是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由专注、创造所带来的深深的喜悦。

全心全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做到了,也就离完美更近了一步。

什么是全心全意?这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整个灵魂与所从事的工作全部融合的境界。

有一个少儿刊物的编辑说过:“我的工作,是要反映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成长中小小的坎坷与悲欢。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一种境界是蹲下来和孩子们平等交流对话,另一种是要自己再和他们重新成长一次,再来做一回孩子。只有做到这个层次,工作才是一种乐趣。和读者共同成长,一起面对,像海绵浸在水里,你的每一个毛孔都沉浸在工作中,而不是像油花浮在水面上,工作是工作,你是你。那样游离的状态不是全心全意,你也就无法体会到全心全意时与工作水乳交融的乐趣。”

当一个人集中精力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时,就会减轻其工作压力,做事不会觉得令其生厌,也不再风风火火和毛躁。由于工作的专注,还能激发一个人更加热爱公司,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安吉拉是个挺好看的女孩,而且勤奋、忠诚、热情、努力,有着远大的梦想。但是,她工作七八年了,工资越挣越低,换了很多家公司,都是干不了多久就被解雇了。上班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工作条件不好,客户信誉不好,行业不景气,老板不认真,自己多么倒霉……好友拜托的事别忘记了,晚上去赴宴穿什么衣服……她被自己折磨得又累又烦,什么都不能全心去做好。她越来越不快乐了,越来越抱怨、忧郁、惊恐、不安。

想一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并不是那种人品不好的人,但是工作就是没有成效,因为他们的心不能踏踏实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好高骛远,心思飘忽、烦躁、不安,又乱又忙。

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脑子还在挂念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着昨天夜晚的狂欢,甚至考虑着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那你就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岗敬业好谈,也更不可能有“专与精”了,你只会在混乱和无助中了结自己的职业生涯。

看看那些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不仅养成了一心一意工作的习惯,还把一心一意的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使命。很多企业都是将做事是否专注用来衡量一个人敬业态度的标准之一,一些企业文化里面所提倡的“干一行,专一行”就是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一心一意地、全身心地投入,这也是员工务实和敬业精神的主要体现。

只有把一心一意当作工作的使命去努力完成,并逐步养成一心一意工作的好习惯,你的工作才会出效率,也会变得更加富有乐趣。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职业人士获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这样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时,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我们着手某一项工作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千万不要三心二意,如果你能认真到忘我的程度,就会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就能克服困难,达到他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并获得相应的回报。

做一件事就要做好这一件事,下面这段摘自名叫《觉者的生涯》的书中的对话,或许能更好地解释这种状态。

释迦牟尼说道:“我一时专注于一件事。当我用斋时,我用斋;当我睡觉时,我睡觉;当我谈话时,我谈话;当我坐禅时,我入定。这就是我的实践。”

“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一时也只做一件事。”释科达那马上反驳道。

“不。先生,你和我在谈话,但你却怒气冲冲,你憎恨、恼怒,你使你自己激动不安。不要这样,安静下来吧,心平气和地和我谈话。”释迦牟尼说道。

在工作时,请工作。不要用抱怨、挑剔、计较、叫苦来折磨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心无旁逸,专心致志,一时只关心一个话题——工作,你的心会很安定。这就是中国禅宗的平常心,也是儒家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国道家讲的“止于至善”也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一心一意。前面提到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企业家乃至所有努力追求完美工作的人,都是全心全意与一心一意的实践者。当乔丹在场上漂亮地投篮时他不会想到金牌,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的理论时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罗丹雕塑时想的不是批评家的赞美……他们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只想到把他们当前的问题解决好,精纯无杂。

虽然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全心全意地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我们也会因此离完美越来越近。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

24岁的海军军官卡特,应召去见海曼·李特弗将军。在谈话中,将军非常特别地让他挑选任何他愿意谈的题目。

当他好好发挥完之后,将军就总问他一些问题,结果每每将他问得直冒冷汗。终于他开始明白:自己认为懂得很多的那些东西,其实懂得很少。

结束谈话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学习成绩怎样。他立即自豪地说:“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59名。”

将军皱了皱眉头,问:“你竭尽全力了吗?”

“没有。”他坦率地说:“我并不总是竭尽全力的。”

“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呢?”将军大声质问。

此话如当头棒喝,给卡特以终生的影响。此后,他事事竭尽全力,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有人问一家餐馆老板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得益于在一家欧洲大饭店的厨房工作的经历。在那里,他学到了成功的关键是全心全意地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不管是复杂的主菜,还是简单的附餐。他说:“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条,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条。”对于这种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是能创造出最大价值的人,因为他们“竭尽全力”。

在工作的时候做到一心一意,每个员工都可以做到。

做事一心一意,是一个敬业的员工纵横职场的良好品格,一个人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在现在的社会中,想必没有哪个企业会喜欢做事三心二意的员工,没有哪个老板,会重用这样的员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心一意工作的敬业的人,就能更好地把握工作中的机会,才能受到老板的器重和提拔。

盖尔克是西门子公司中国区的第一任销售总经理,他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子产品占领中国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因此赢得赞誉。当有记者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时,他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秘诀谈不上,我从1983年开始在西门子工作,至今已经干了19年。我始终有一个座右铭,即工作要一心一意,要在从事的工作中寻找乐趣,要有改变现状的决心,要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要有实际的行动。近20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我在西门子的市场部和产品销售部都工作过,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都应该努力专注于当前正在处理的事情,如果注意力分散,头脑不是在考虑当前的事情,而是想着其他事情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地进行,做完一件事就了结一件事情。全心全意地处理好正在做的事情后,再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情,着手进行下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