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挑战、完成使命的经历,可以使人的个性特长进一步得到加强,比如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沟通技巧、逻辑思维能力、赞扬他人以及学习能力等。敬业者都有一个相同的理想:投身于社会,为个人、企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使命具有两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自我实现的同时,促成其他人、组织目的的实现。所以敬业者的生活也具有两重性,既要获得个人事业的成功,又要拥有对成功团队、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成为一个州议员、政治家、科学家,进而成为美国开国元勋的人生历程,除用富兰克林本身具有的强烈使命感解释外,别无其他解释。正是他领悟和实践着他神圣的使命感,才使他从不停止对工作的勤奋、对知识的渴求、对公共事务的热衷、对人类正义的不懈追求,正是事业上的强烈使命感,成就了富兰克林。
当一个人视自己的职业如自己的生命一般神圣,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某一工作中去,可以说没有什么做不成功的事。
张艺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诚挚热爱和忘我投入。正如传记作家王斌所说的那样:“超常的智慧和敏捷固然是张艺谋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惊人的勤奋和刻苦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拍《红高粱》的时候,为了表现剧情的氛围,他能带人亲自去种出一块100多亩的高粱地;为了“颠轿”一场戏中轿夫们颠着轿子踏得山道尘土飞扬的镜头,张艺谋硬是让大卡车拉来十几车黄土,用筛子筛细了,撒在路上;在拍《菊豆》中杨金山溺死在大染池一场戏时,为了给摄影机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更是为了照顾演员的身体,张艺谋自告奋勇地跳进染池充当“替身”,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摄影师满意为止。
敬业不仅意味着不畏辛劳、全身心地投入,更意味着一种献身的热情与勇气。如果一个人为了事业,可以不顾惜身体,甚至不顾惜生命,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没有谁能与之匹敌。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二话没说就搬到农村去了。
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他与当地乡亲同吃同住,每天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曝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制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影片中那不足一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
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受罪。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疼;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垂死前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张艺谋因此而荣获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第1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8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导演吴天明这样评价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演员都能下艺谋这样的苦功,我国银幕上虚假的表演不是可以大大减少吗?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都能像艺谋那样全身心地扑到事业上,中国电影还愁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吗?”吴天明的这段话,对于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是很好的诘问。
从张艺谋的身上,我们不难读出敬业精神的内涵。在他这里,工作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凝结着心血和梦想的艺术品,一件用生命执行的事。试想,当我们对一项工作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时,最终会一无所成吗?敬业,无疑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大要素。
人需要在工作中寻找其归宿和价值,实现其理想。人总需要某种寄托,能够把工作同理想、兴趣、爱好融合起来的人是幸福的。
乐队指挥鲍勃·克劳斯贝的儿子,曾被问到他父亲和他的叔叔平·克劳斯贝每天的生活情形,他回答:“他们永远都在愉快地工作。”
“那你长大之后希望怎样呢?”好奇的人又问他。
“也是愉快地工作。”小克劳斯贝毫不迟疑地回答。
人不能不工作,这个道理连孩童都懂,因为人能形成工作的习惯。有了这种工作习惯,人就会习惯任何工作,不管那到底是什么工作。最后,哪怕是不需要工作的时候,人也会渴望工作,这是人的升华。
无限接近完美
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完美。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以平庸的表现自满,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必然都会全力以赴。
无论是个人的生活层面还是职业生涯上的表现,我们随时都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够有望变得杰出。我们的努力会随着人生阶段的改变而翻新,在每一个阶段,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尽我所能,做到极致,就是完美。
纳迪亚·科马内奇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赢得满分的体操选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完美无瑕的表现,令全世界为之疯狂。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纳迪亚·科马内奇谈到她为自己所设定的标准以及如何维持这样的高标准时说:“我总是告诉自己‘我能够做得更好’,不断鞭策自己更上一层楼,要拿下奥运金牌,你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而且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对我而言,做个正常人意味着必须过得很无聊,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我有自创的人生哲学:‘别指望一帆风顺的生命历程,而是应该期盼成为坚强的人。’”
一般人认为还可以接受的水准,对于像纳迪亚·科马内奇这样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却是无法接受的低标准,他们会努力超越其他人的期望。
在这样的追求过程当中,只要不是出类拔萃的表现,都不可能让人获得满足、心安理得。
每一个敬业的人都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标准,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而且非常注意细节的部分,愿意不断地鞭策自己摆脱平庸的桎梏。
米查尔·安格鲁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有一天,安格鲁在他的工作室中向一位参观者解释为什么自这位参观者上次参观以来他一直忙于一个雕塑的创作。他说:“我在这个地方做了润色,使那儿变得更加光彩些,使面部表情更柔和了些,使那块肌肉更显得强健有力。然后,使嘴唇更富有表情,使全身更显得有力度。”
那位参观者听了不禁说道:“但这些都是些琐碎之处,不大引人注目啊!”
雕塑家回答道:“情形也许如此,但你要知道,正是这些细小之处使整个作品趋于完美,而让一件作品完美的细小之处可不是件小事情啊!”
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物总是在不断追求着完美地工作,即使是使整个工作完美的细小之处也绝不放过。日积月累,才能渐入佳境,出神入画。
能让工作变得完美的人,需要极高的品质。高品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偶然,这是人们坚持高标准的追求、诚心诚意地努力、投入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后所得到的结果。它代表的是众多选择当中的明智抉择,因此,你做出抉择之后,就会倾注全力达到这样的标准。
这时,才能、环境、幸运、遗传以及个性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打算凭借着自己的所有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
亨利·谢拉德是底特律中学的希腊语教员,他所拥有的财产足以使他可以不干任何事情而不必为生活发愁,他从事这一行只是因为喜欢。在工作中,谢拉德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总是跟教育部门和其他教师过不去,因为他不肯妥协。在教育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些理想的方式。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也想走自己的路。
当查里和他的同学们决定学习希腊语时,他们去找这位老师。谢拉德严肃地注视了他们很长时间。然后,他用极温和的语调说:“这么说,你们想学希腊语了?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个不满足于一般好的人。我不喜欢好的学生,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
就这样,查里开始了一生中有决定意义的两年学习生活。有时,为了纠正一个重音上的错误,查里写满一黑板句子后,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写一遍,别人被迫写10遍的东西,查里却要写20遍。在回家路上,查里常常在许多包装纸上抄满希腊语句子!
谢拉德用蓝铅笔改正查里和他的同学们每天交上去的卷子,在出现严重错误的地方写上十分不客气的评语。他从不忽略一行,查里想像不出他是怎样做到这些的。然而,年复一年,他毫不犹豫地一直这样做。
当查里把作业做得无可挑剔的时候,谢拉德并没有表扬他,而是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学了希腊语后,查里决定学写作。在学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社会学时,查里都努力用这种方法学,并严格按谢拉德的要求做事。
谢拉德离开校园后,查里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直到半个世纪过后,查里还是根据谢拉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衡量别人,他说:“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完美。”
无论是个人的生活层面还是职业生涯上的表现,我们随时都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够有望杰出。光是投入89%、93%,甚至98%,都无法令人惊叹,顶多只能够做到差强人意而已。
仅仅完成工作中规定的任务,并不是一个能够激励人心的目标。如果你想要别人注意到你的努力,那你可得努力超越自己,达到令大家惊叹的地步才行。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罗素·H·康威尔说,“成功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
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以平庸的表现自满,而且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必然都会全力以赴。
齐格勒说:“成功是能力极致的发挥。”
约翰·伍登也有类似的名言:“成功,就是知道自己已经倾注全力,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极致的境界。”
能把这些都做好的人,将是幸运的,这是工作对他们的最大赏赐!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工作”,正如没有人是完美的一样,所有的工作都有缺点。
对于完美工作的定义,我们很自然联想到薪水高、职位好、休假多等这些条件。但随着你的年纪愈长、工作经验愈多,你愈会发现,薪水高、职位好、休假多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表象,一个人若不认真思考工作对生命的意义,即使再多优厚的条件,并没有相对带来更多的快乐,人生依旧有很多遗憾与不满足。
没有完美的工作,但也不必因此气馁。在《重整行囊》这本书中有一段很深刻的话:“完美的工作不是生活的标准,而是心灵的状态,完美的工作就是处在一个能配合你个性及价值观的工作环境中,将你的才华运用到你最愿意付出热情的兴趣上。”
正因为没有完美的工作,所以才需要你的努力让它完美。我们的努力会随着人生阶段的改变而翻新,在每一个阶段,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尽己所能,做到极致,就是完美。
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汽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一件事情未做好,而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对某一单位、某个人产生100%的影响。
国内某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曾回忆道:“1987年,一个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外资公司的工程师,为了拍项目的全景,本来在楼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两公里爬到一座山上,连周围的景观都拍得很到位。当时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回答了一句:‘回去后董事会成员会向我提问,我要把这整个项目的情况告诉他们才算完成任务,不然就是工作没有做到完美。’”
这位工程师的个人信条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不会让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完美才是合格。”
人类选择生存空间的权力是很有限的,但是却有着改造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即由改变心态与转变观念做起。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让这个世界更完美的意识,将意识转变为观念,这便是境界的提升。当你的心态、观念改变了,你会发现,渐渐地,从主观感受到外在环境都真正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工作中,无限接近完美;即使完美是无法企及的状态,但它如头顶星辰,永远指引你追求的方向。完美之星的光芒会陪伴着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