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12105500000011

第11章 文化概论(9)

高庙坐北朝南,儒、释、道“三教”合一。主要建筑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层层叠叠,依次增高,辅助建筑位于两侧,均衡对称。建筑物之主与辅之间飞桥相连,极富变化,在仅2000余平方米高台之上,建有300余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殿堂斋房。整个建筑群以其殿宇精巧、檐牙相啄、翼角高翘、曲廊有致而闻名遐迩。高庙被国务院确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载人巨型珍本《中华佛教二千年》典籍。

登临高庙,云蒸霞蔚;极目云天,泼黛浮蓝。大漠绿洲、黄河长城尽收眼底,瀚海驼铃、香岩佛音深沉悦耳,令人叹为观止。

新鼓楼中卫市区曾有鼓楼两处,分别坐落于东西大街。西街为旧鼓楼,为元代由西城门改建,上有黑底白字匾“月军褰来宾”。后因阻碍交通,于20世纪60年代初拆除。东街为新鼓楼,即现在的鼓楼,系市区颇有价值之地标性建筑物,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马鉴《续事始·鼓楼》、清顾张思《土风录四·鼓楼》《重修滑县志》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北齐交州刺史李崇,以地多盗,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处双槌乱击为警,四方诸村同时击鼓相应,顷刻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以后各州县相次推行,自崇始也。又其于城隅上者,亦为报时之用。

新鼓楼位居市区中心地带,始建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庙会不慎失火焚毁,仅存基址。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县艾椿年率典史沈垣与当地士绅一道捐资重建,翌年建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人民政府于1955年拨专款包砖修整;1984年将新鼓楼列作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992年、1997年、2005年、2011年又先后5次拨专款粉饰彩绘,使其面貌一新。是楼,底基呈长方形,南北长为22.4米,东西宽为16.65米,基座正中为“十”字形门洞,高3.75米,分别通四面街道。四门洞交汇为中心穹隆顶,正中有八卦藻井,八卦图周围悬木雕八仙像,4个角嵌有石雕龙首,昂然相对。基座四面门额上有牌匾,按方位反映中卫地理形胜,东曰“锁扼青铜”,南曰“对峙香岩”,西曰“爽挹沙山”,北曰“控制边夷”。北边匾额于1984年修葺时,遵循文物保护原则,改为“控制边陲”。现存门额题字系何家璘手书。

鼓楼通高22米,重楼3层,为四面八方一体式楼型,楼之西南角有一小门可通达楼基上部。基座之上正中为三重檐十字形歇山顶的主楼,每面3开间,3层3檐,每层有12翘角,最上层四面有现景回廊。楼基四角建有小型配楼4座,其内壁刻有始建重建背景、时间、经过及有关事项。楼顶正中竖垒黑色陶球6颗,四周置蟠龙,组成群龙戏珠画面,但从不同角度看均为二龙戏珠。各层之上原有塑像,1951年被拆毁。1992年10月维修复原,上层塑魁星,中层塑文昌,下层四面塑雷祖、财神、火帝真君和观世音菩萨。

登楼远眺,但见烟波浩渺,风光旖旎,山川风物尽收眼底。游人至此,莫不驻足仰首,叹为壮观,万千景象激荡胸怀。

老君台位于常乐镇境内的兴隆山上,三面环山,一台独立,峦旷台幽,素为宁夏最大道教圣地。老君台古称“兴隆山老君台全真观”,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重建时,因将临近的“太清山宏佛寺”一并纳人,按原址原貌重修,故将老君台、宏佛寺合名为“太清山老君台全真观”。

老君台具体创建年代失考。据《乾隆中卫县志》记载老君台山,在古水东,三面山相环抱,旧有老君庙,故云。”古水,即今常乐镇冰沟。地方志书中对老君台是这样描述的:“参差观宇白云隈,翠绕千岩抱野台。柱下元言何处贮,洞中丹灶几时开。古碑字断沉苍藓,野鹤情闲倚碧苔。欲向函关瞻紫气,先从此地问蓬莱。”从“古碑字断沉苍藓”诗句中,可以看出创建年代之久远。1990年重修时,从旧址地基下挖出八卦形摆放的汉唐古币500余枚,或可证实“汉建唐修”之说。

老君台自创建以来,屡遭兵燹火焚地震风侵之灾,殿宇毁坏,文物流损。“文化大革命”时期,庙宇建筑连同观外古塔毁于一旦,成为废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当地群众自发募资捐物,修补台址,复建观院,至90年代初,主体建筑拔起于山巅平台,再现道观昔日之风采。

老君台主体建筑以南天门、太白殿、中楼、三清殿(正殿)为中轴线,两相对称,左右逢源,气势雄伟,浑然一体。由东而人,东山门书“全真观”三个大字,山门联语:“东鲁圣人投向吾门问至道;西域佛子曾来我处悟真空。”过东山门南行即为南天门(正门),为圆穹砖石筑成,象征天圆地方。进了南天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太白殿,巍然而立。太白殿两侧东为文楼、西为武楼。过中楼即人三清殿,殿内壁画为老子八十一化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正殿殿门有一联:

一本宇宙观,奠定华夏传统直觉思维方式,认识昭千秋,九州士子深山幽壑访公庙;

两篇道德论,阐明天地万物起源变化原理,闻中外四海,八方游客白云清风探君台。

与大殿相对的中楼底层为斗姆阁,中楼上层北为观音楼,南为玉皇阁,中楼两侧为东西祠堂和东西配殿。观院的最北端为9间配殿,中间为五老殿,东边为三姆殿,西边为三官殿,中间大殿被映衬得更加雄伟壮观。

老君台于1991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现已成为中卫市“寺庙文化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每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登台四顾,东有丹霞似火,紫气朝来;西顾铁龙越沙,白马拉缰;南见峰峦起伏,沟壑如削;北凭炭山夜照,阡陌如织。现有诗赞曰:“中卫名胜太清山,奇峰如屏秀可餐。青焰缭绕炭山洞,紫气飘指老君台。遥望沙坡飞龙速,俯瞰黄河艇筏繁。最喜牧群漫山出,更有耕机动地来。”

羚羊寺坐落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羚羊村南的一个月牙形山畔。传说,羚羊曾在此戏闹抵角。古籍记载山有羚羊古洞,深不可测,此寺便以此而得名。“羚羊夕照”是明代中卫十景之一,清代更名为“羚羊松风”,位列中卫十二景之内。

羚羊寺占地面积30亩。该寺阶下昔有一松,为卫邑所仅见。相传,林木与寺松之声相和,殊动人潇然出尘之想。大雄宝殿、玉皇阁、配殿、斋房、戏台以及僧塔等,组成一个错落有致、雄伟壮观的古代佛教、道教建筑群。玉皇阁拔地而起,高入云端,雕梁画栋,飞檐勾角,为整个建筑群最高点。此阁沿山势拾级而上,凡三层,气概不凡。大雄宝殿,为该寺的中心建筑。中国佛教建筑审美特点在该寺有充分体现。该殿气势宏伟,殿堂轩昂,两侧陪衬着回廊配殿,加之对面高大的天王殿与之遥相呼应,使之虽高大而不离群,居其中仍极显赫。寺门北向而开,出寺门便是一座高大宽敞的戏台,每逢农历四月二十日、七月十五日盛大庙会,民间艺人争相登台献艺。山门外两株挺拔的新疆古杨,恰似卫士一般日夜守护,使羚羊寺极显肃穆庄严。出寺门向北200步之外,是该寺历代僧人的葬塔。塔身呈圆锥形,虽不高大但有气势,至新中国成立时保存完好者仍有3座。塔旁有深井一口,井水清凉甘洌。寺内各殿以及玉皇阁均有雕塑。无论是天王、罗汉、菩萨,还是佛陀、玉皇,均各具特色,生动逼真。群塑中尤以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坐像突出,丈八金身,伟岸慈祥。各殿堂绘有彩色壁画,内容取自三国、西游,而更多则是佛教本生故事,画面生动,人物鲜活。这些雕塑壁画,虽出自民间无名氏之手,却也深得中国传统雕塑绘画的要领。

羚羊寺依山傍水,羚羊寿渠、羚羊角渠与之相距不远。黄河离寺约2.5公里,奔腾呼啸,东流而去。羚羊寺所在的月牙形大湾,恰似前伸弯曲的巨大双臂,梨杨枣杏园林相望。清尹光宗诗云:“春郊选胜过羚羊,谡谡松涛叠韵长。满目园林皆画景,绿阴闲憩傲羲皇。”住在这几百亩绿色大园里的羚羊人,家家门前飞蝶,户户中堂飘香。明人有诗曰:“羚羊山势壮边州,每到斜阳翠欲流。偏使幽人频注目,抛书携酒独登楼。”的确,羚羊寺的景色着实迷人。农历四月二十日庙会,恰是枣花盛开之时,十里花香,人不醉山醉;两条大渠,水不流人流。羚羊抵角的美丽传说,浸透在古刹胜境的夕照松风之中。

羚羊古寺,毁于明代万历年间,后为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现在寺内的一口大铁钟铸文:羚羊寺住持僧明月及徒真圣、真江、真成、如江、如海、性空,管堡百户冯进、生监万秉全等,请泾阳县金火匠陈加奎,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铸钟两口。这样看来,羚羊寺铸钟之前僧众已不少,寺院已有相当规模。尔后,几经修复扩建,至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上述景况。

400年来,羚羊寺的佛会香火延绵不断,羚羊古洞的传说、羚羊夕照、羚羊松风的胜景,闻名遐迩。以此命名的渠有:羚羊寿渠、羚羊角渠、羚羊夹渠;以此命名的学校有:羚羊学校;以此命名的地方有羚羊村。然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民生凋敝,羚羊寺一度濒于倒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极为重视民族宗教,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关部门先后选派大禅、法定、乘慧、湛元等沙门,常住羚羊寺,保护古迹,延伸佛理。因而,羚羊寺的晨钟暮鼓一直鸣响不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经有关部门批准,羚羊寺确定为佛教活动场所。1986年春开始,在包福等人主持下,用4年多时间,募集资金20多万元,在旧址扩建起一座崭新的羚羊寺。

新羚羊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门楼、戏台南北走向,沿一条中轴线渐次展开,既保持着原寺风貌、框架结构、总体布局,又有新的突破。它随山势而建,门楼殿堂步步登高,一座比一座轩昂。寺门北向而开,门外是一宽阔的广场,广场尽北头是潺潺的羚羊渠。仿古大戏台建在羚羊渠畔,坐北向南,与寺门楼相对而立。越广场拾级而上,便是羚羊寺砖木结构的古式门楼,门楼左右护持着对称的钟鼓楼。走进门楼,是该寺的第一进大院,院内青砖铺地,四角飞檐,南北敞通的天王殿,既是第一进院的后卫,也是第二进院的前导。穿天王殿而过,迎面便是气势宏阔的大雄宝殿。该殿前有卷棚,侧有配殿、斋房,组成了寺的中心点。寺内各殿,塑像生动逼真,加上里外墙壁的绘画,使得两进殿院神圣而肃穆。

目睹新建羚羊寺,回顾它几百年曲折坎坷的历程,让人百感交集。现辑录本籍文化名流谢保国先生于新羚羊寺破土动工时所撰长联一副,以纪胜略:

南青山北黄河,莽苍苍一川碧波,居中领胜,总揽风骚,月牙湾四季飘香美画中,悠悠然,人心醉天地自醉,妙在自然界;

前四朝后百代,忽闪闪转瞬即逝,兴衰际遇,饱经沧桑,羚羊洞再现夕照真福地,壮壮哉,水长流树木常绿,功成群众手。

水车系古老提水灌溉工具。在本市沙坡头区境内,自黑山峡至常乐镇的黄河沿岸河湾,共建有10余架水车,其中尤以常乐镇河湾水车规模最大且驰名。常乐镇的张家营子以“水车”而得村名,临黄河建有水车6架,其中4个车的叫张家水车,2个车的叫李家水车,均建于清代,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水车直径12米,有碗口粗细的12对木撑,周边等距装有48个矩形水斗,凭借水流冲力而转动,升高时舀水人斗,下降时水泻人槽,接引渠道,灌溉稼穑。

水车是农耕文明的见证,黄河文化的符号。中卫民谣云车轮滚滚,车水淙淙……过去,你流出的是泪,饱含着庄稼人的艰辛;如今,你流出的是乳汁,哺育着美丽的新农村。”水车作为传统生产工具,虽已失去了往日提水灌溉功用,但随着旅游产业兴起,遂成黄河岸边一道人文风景。目前,在中卫市区香山湖、沙坡头旅游景区新建水车数架,直径为8米左右,河流车转,轮动水泻,美雅壮观。

寺口子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南20公里处,南依香山,北临卫宁平原,拥有面积10平方公里,经由农民企业家吴自升倾注十年之功创办,现已建成集险、幽、奇、绝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寺口子古称“北海”,重嶂叠黛,山道奇险,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存有“苏武牧羊”遗迹。历史上,因其所处地理屏障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如今,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皆备,加之人文典故、历史传说,致使寺口子成为中国3A级旅游胜地、全民健身基地。

皮影戏中卫人把皮影戏称作“牛皮灯影子”。关于皮影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相传春秋时,孔子率门下弟子周游列国,欲通过讲学布道传播礼仪,怎奈时运不济,不为重视,被困于陈国达七天七夜,食尽水竭,人困马乏,濒临危境。当时有弟子劝以卖字谋生,孔子无奈只得依计而行之,然以读书人身份行此事终感羞愧,便以纸遮面,令师徒脱困,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帐后灯下模仿此举,逐渐演化成后来之皮影戏,且诞生了“隔纸卖文”典故。

起初的皮影戏谓之“影戏”,以素纸、厚纸、纸板之类材料制成人物及相关剪影,人于帐后借灯光照映操作表演。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有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风格类似民间剪纸。清代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影戏序》称:“剪纸为之,透机械于小窗上,夜演一剧,亦有生致。”后渐演化成用驴、牛、羊皮刻剪制作。在众多制作材料中,以牛皮为最佳,因牛皮剪影在灯光下晶莹透亮而又富于立体感,且多选用母牛皮,此乃取母性“传宗接代”之说,祈“牛羊满圈”之愿。

皮影的制作需经过以下几道工序。一是泡醒。将牛皮用芒硝加水脱毛浆净,在水中浸泡数日后取出,此时牛皮膨胀,厚度可达1厘米,俗称为“泡醒”。二是刮净。脱毛、浸泡后的牛皮上仍残存有肉屑、细毛,需要用刀刮去。三是绷展。用木椽4根将牛皮四面撑开绷紧,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四是做样。按所需图样的大小裁开牛皮,剪凿并用,雕刻出图样影片,人物之头、手、腿等部位单独成型,再用线于关节处连缀,以便于表演。五是出汗。在温炕上铺白纸数层,将皮影置上,再盖白纸,然后以棉被捂盖。此时皮影色泽晶莹,平展透明。六是彩绘。用不同的油彩在皮影各部分进行填色,最后在皮影表面涂上一层桐油,清漆亦可。这样一幅成龙配套的戏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道具刻片一应倶全。

皮影在制作表现手法上,常常以相貌俊丑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善恶忠奸,忠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之丑貌,类似京剧脸谱。制作刀马人物、生活用具时,精工细刻,造型生动优美,尤其是人物造型刻剪更为精到,生动灵巧,立体感强,突出个性。人物造型借鉴传统戏剧,分生、旦、净、丑等类型,其中,“生”的造型有老生、小生、胡子生之分,“旦”的造型有老旦、小旦、刀马旦之别,“净”的造型有火净、黑头、三花脸之异,“丑”的造型有丑旦、丑角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