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12105500000059

第59章 人文聚焦(6)

中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诸多令人景仰的文明遗迹。纵观中卫文明史,一路流淌而来的游牧与农耕文明,在这里长期碰撞、融汇、积淀,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构成了地方文化的独特秉赋与个性,犹如中卫方言、民俗礼仪所展现的品牌文化,具有浓郁特色并丰富了地方文库。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繁荣地方文学艺术事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能不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时逢中卫市成立五周年,“魅力新中卫”文艺精品工程系列丛书《黄河古城韵》《浪漫沙都魂》《花儿杞乡情》《激情交响曲》的隆重推出,潜润着文化人的执着、灵动、心智和社会责任,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新的作为向新中卫献上的一份厚礼,实感欣慰。

中卫建市以来,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不平凡的岁月,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强烈的时空冲击、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空前的创作热情。投入火热而雄壮的现实生活,深刻感受、切身体悟、悉心领略时代变迁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运用文艺的形式记录时代的脉搏,奏响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凯歌,文艺工作者使命神圣,功不可没。

“魅力新中卫”系列丛书,系全市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谓地方文化建设中绽放出的一枝奇葩。翻阅这部大型文艺作品集子,无论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不管舞台作品还是音乐作品,立意高远,宏纤皆备,内涵丰满,编排精致,它无不令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火热的现实生活。家乡的深情如丝如缕,美好的憧憬蕴含其中,人性的善良与精神的追求如浪花飞溅,一路奔腾,同时也充分张扬着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i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进步的文学艺术一直高扬着民族精神的旗帜,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在潜移默化着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以文化特有的“软实力”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

古人云:文以载道。不同的时代,无不需要一种时代精神。文艺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社会道德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离不开文艺。因此,我们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工作方针,把握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现实的原则,顺应时代潮流,担当起社会重任。伟大时代需要多彩的文艺,飞速发展的中卫需要文艺的滋润。中卫这片热土具有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的品位和风韵,使我们感受到文艺成果凸现的欣喜。这正是文艺工作者对故乡的无私奉献,必将为社会各界所尊崇!可以看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扬“中卫精神”,以实际行动更加自觉地服从于文艺事业,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妙用各自的大彻大悟,将人文情怀的内涵予以理性延伸、艺术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形象、立体的生活景象、强烈的时代特征,不断鼓舞着我们昂扬向上、探索创新、执着追求。

文艺是文化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遗余力地抓好文艺人才的发现培养和队伍建设,满腔热忱地抓好文艺创作,用精品力作引领风尚,开拓新猷。事实上,尽管中卫的文化底蕴深厚,可我们没有理由妄自尊大,因为它是先辈们为我们争得的荣誉;虽然中卫建市刚有五年,一切都需要倍加努力,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因为,我们有浓郁清亮的人文风脉,有一支以范学灵同志为代表的甘于奉献、默默耕耘的文艺家队伍。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地方文化之树将会根深叶茂、硕果丰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将文艺创作自觉融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为中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三中卫之行

从中卫市回到固原家中几天了,然而,在中卫市的所见所闻却常在心头萦绕,今日闲暇无事,把它记录下来。碰巧中卫市文联主席范学灵又电话催促我把中卫所拍的几幅风光照从电子邮箱发过去,他们要在《沙坡头》刊物上用一下,并希望我最好抽时间写篇文章,一同刊用。朋友之邀,盛情难却。范学灵1984年7月宁夏农学院毕业后,曾分配到隆德县科委工作,不久我们便熟悉了,既是同事,又为朋友,我很喜欢他的才气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后来,他被提拔为县科委副主任,再后来,调回了家乡中卫县工作。现在,他已经是新成立的中卫市文联主席了。

听说中卫设市之后发展变化很大,久有看一看的想法。2008年10月上旬,应中卫市邀请,我来到了黄河之滨的新兴城市——中卫。

车从固原出发,奔上高速公路。两小时后,从永康过黄河大桥,沿着平坦宽阔的滨河大道,驶入中卫新区。晚上,下榻于黄河之畔的红宝酒店。徐力群市长、王兴德副主任挤出时间,同我这位当年在固原市共过事的老朋友叙谈了中卫建市以来的巨大变化和今后发展蓝图。同老朋友段振国常委也见了面。在中卫短短三天时间,去沙坡头,奔寺口子,观沙坡头机场,看美利工业区,游香山公园,还驱车40多公里到达香山腹地,有幸目睹了砸砂瓜的规模,甚至还很幸运地在瓜农家中买到了几个又圆又大、储存完好、据说可以放到春节吃的砸砂瓜。

对于中卫,我其实并不陌生。早在1964年8月底,前往宁夏大学上学时,因固原直去银川的道路受阻,曾和同学绕道兰州乘火车前往银川。车过甘塘后,一望无际的大漠便呈现在车窗外,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铁路两侧的沙丘上,在麦草扎成的棋盘状格子中央,或长着几棵沙柳,或长着几株茅草,它们在蒙蒙细雨中显得分外青翠,在茫茫的戈壁中却又是那么的珍贵和可爱。到大学后才从中卫籍同学口中得知,这一切都是为了固沙而创造的,不过当时的规模还比较小。此后,又曾多次来到中卫县,或出差,或开会。1993年任彭阳县委书记期间,我曾带领乡镇负责人到中卫县考察学习,过后还选派了6名乡镇干部到中卫几个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挂职培训半年。这对山区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帮助不少。来到中卫,如果不去沙坡头,不参观高庙、鼓楼,那就等于没到中卫。这些沉积着中卫历史文化精华的地方,自然去过多次。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4月28日中卫市挂牌之际,时任固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我,应邀参加了隆重的中卫市成立大会。时隔4年半,再次来到中卫,矗立在黄河之滨、香山脚下的中卫市,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展示于世人面前了。

翻阅范学灵同志送给我的新编《中卫县志》,得知中卫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常言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从古至今,黄河之利利在宁夏,而其首利则在中卫。但是,要说中卫真正的变化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尤其是建市以来的4年多,这里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表述。

从中卫返回固原后,认真思考了在中卫的见闻,深感中卫市有几篇文章做得好。

一是大做沙漠文章。腾格里大沙漠的不断东移南扩,世世代代危害着中卫,如今治服沙漠,创造出了已让世界瞠目的人工治沙工程,拦沙东进,造福于民。今日,大力推出的沙坡头旅游产业,把沙漠这篇文章做大做活了。还有美利纸业,向荒漠开战,营造木材原料基地,数十万亩绿洲出现在大漠之中。沙漠腹地栽杨树,废水处理后再浇树,真是一举多赢。

二是大做工业文章。尤其在北部沉睡千年的荒山秃岭上建设的45平方公里美利工业区,其景象令人耳目一新,它是中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必将从根本上打破制约地方工业经济面上做大做强的瓶颈,从而有效构筑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招商引资营造了更为宽广的舞台,无不彰显着本地工业发展史上整体扩规提质的里程碑意义。

三是大做水的文章。在沙坡头的黄河中流,古代就建有分流设施,被人称为“中卫的都江堰”,引黄河水自流浇灌农田。今天,包括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在内的现代化提灌工程,引黄河水浇灌更多的农田。“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千年古语,今日其内涵更实在,更丰富了。对无法引水的干旱山区则打井打窖,蓄天上雨水以备人畜之用。做好水的文章,还体现在香山公园、景观水道的规划与建设上,这里凝聚着当政者的心血与智慧。黄河之滨的沼泽与湿地,历来是蚊蝇滋生之地,如今已变成了湖光粼粼、碧波荡漾的休闲公园,人们漫步于彩珠铺就的公园甬道,徜徉于景观水道两岸,在鸟语花香之中谈情说爱、颐养天年,其乐融融。

四是大做硒砂瓜文章。“石头缝里长出的大西瓜”,已成为中卫市的名片。来到南山台子,走进香山深处,满目起伏不平的石头山,外来人只能感叹:这适合人类生存吗?但是,石头缝里实实在在地长出了大西瓜。笔者随便问了一位老者,他说,今年砸砂瓜收入二三万元。这种瓜原来人们叫它“压砂瓜”,如今根据其富含砸元素的特点又更名为“硒砂瓜”。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来中卫视察期间,还在南山台子亲手栽了几株砸砂瓜。近几年,砸砂瓜畅销大江南北,成为大中城市居民餐桌上难得的佳品。中卫人在做大这篇文章的同时,还高瞻远瞩,考虑到了后续产业的发展。当地人们常说,压砂地是“苦死老子,富死儿子,穷死孙子”。这样的历史悲剧今后不能重演,他们在大力发展压砂瓜种植的同时,还在瓜地里套栽了枣树。这种富在当代、惠及后世的思路值得推崇。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井蛙之见,中卫市的巨变远不止于这“四篇文章”能够做完的,其他诸如市政建设、新区崛起、机场提前通航、“西气东输”工程、太中银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建设,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一一一去描述了。

从中卫返回固原,一家人欣喜地坐在一起品尝又甜又凉的砸砂瓜,听我叙说着中卫市的新变化,从数码相机上观看了一幅幅展现中卫新貌的照片。愿中卫的明天更美好!

十四仰望恩师

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最尊敬的称呼。这不仅缘于我曾经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我学习的生涯中留下难以磨灭痕迹的一个个活生生的老师形象。正是他们撑起了我知识的天空,也为我树立了做人的表率。

在我求学过程中,有一位叫谭学荣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改变了我以及同学们的人生轨迹。

谭老师是1958年“反右”补课,从上海遭批判下放的“右派”。据说是上海三所知名小学之一的西成小学的教务主任、上海速成师范学校语文教材教法教师、上海历史教学参考资料副主编,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我想,他的下放和被批判可能与他的教学严格、对学生严厉、工作一丝不苟有关吧。因为,下放后他的这些特点依然没改。

谭老师是属于那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类型。肥胖的身材,硕大的脑袋,头上没几根头发,一口标准的上海普通话。背起手来站在那儿一脸的威严,而笑起来却开心如孩童般,每根眉毛和头发都充满了笑意。高中几年中,有几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永远不能忘怀。

20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的学生比例很低,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基本上是仍然在家。对于农村来说,只不过是多了个识字的劳动力罢了。

父亲打小不识字,一辈子只知道劳动能挣饭吃。母亲上过初小,知道知识对于一个人的作用,常说不识字就是睁眼瞎。

那是在我上高二时,由于家里农活忙,父亲不让我上学了,希望参加劳动挣工分,补贴家用,而母亲则支持我继续学习,为此两人没少吵架。尽管我是多么渴望继续学习,最终由于父亲的坚持,在第二学期开学时没能去报名。两天后,谭老师知道了我的情况,步行到我家做我父亲的工作。学校离我家大约8公里路。那时的农村不通公交车,家境好的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学,而我是一直步行上学的。由于胖,谭老师既不会骑自行车,别人自行车也捎不动他。星期天上午十一点多,当他胖胖的身影满头大汗地出现在我家院子里时,激起村上许多孩子的好奇,也引起我及父母的极大震动。一个多小时的劝解说服和讲道理,母亲更坚定了让我上学的信念。而父亲只是沉默着,只是不再说不让我上学的话了。也许是老师最后的话给了父亲希望:“这孩子学习不错的,只要继续用功,好好坚持,明年会考上大学,将来能为你们冯家光宗耀祖的。”“光宗耀祖”是不识字的父亲喜欢听的。第二天,当我背上书包出门时,父亲没再说什么。他只是似乎更加沉默了,更加早出晚归地做地里的事情了。夏天的天气是闷热的,在一个多小时的劝说中,只记得谭老师不停地擦着汗,喝了两大碗凉水。农村农忙时中午吃饭较晚,大约在两点。当要留谭老师在家吃中午饭时,也许是看着家里贫寒的样子,谭老师坚辞不受,执意要走。叮嘱了我几句“明天一定要去报名,不要辜负了老师、父母的期望”之类的话就匆匆出门了。望着头顶的烈日,望着谭老师光光的脑门上细细的汗珠,望着他匆匆离去胖胖的身影,我的眼里涌起了潮润……

谭老师被下放到中卫,好在是继续从事他喜欢的教育事业,因而一直是精神矍铄的。

当时的农村虽然对教育也不很重视,但没有像大城市那么多的批判和斗争。而谭老师也依然改不了他严格认真负责的教学秉性。

我上高中时已经是恢复高考几年了,但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把学习和高考当作人生重要的事情,学校也时常组织学生到村里劳动。谭老师带的我们班则不同,不管另班怎样的松散,怎样的上午劳动了下午就不来了等等,我们班则必须是规规矩矩认真按时到校上课和作业的。学校规定每天七点半到校,八点差十分开始跑早操,而谭老师给我们班定的时间表则要提早一个小时。当别班的学生还在稀稀拉拉走在上学的路上,快八点了开始慢腾腾地出来跑早操时,我们班已经跑完早操在教室自习了。我们班明亮的灯光,朗朗的读书声是学校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