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1212500000004

第4章 目标引导你摘取成功的桂冠(3)

“把我拉上去吧!”她对一直随行在她旁边的小艇上的人说。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只剩一英里远了。”大家都在鼓励她。

“别骗我。如果只剩一英里,我就应该能看到海岸。我已经受不了,快,把我拉上去!”

于是,冷得发抖的她被拉上了小艇。

小艇开足马力向前驶去。就在她裹紧毛毯喝了一杯热咖啡的工夫,海岸线从眼前的浓雾中显现出来,她甚至都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滩上欢呼着等待她的人群。

此时她才知道,大家并没有骗她,她距离创造世界纪录确确实实只有一英里!她后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故事感悟:

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他们并不缺少远大的理想和向目标前进的动力与热情,可到了最后却依然与成功无缘。这是为什么?明明他们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却还是失败了,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坚持到最后。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是他们本身不够坚定,自己先动摇了,放弃了,到最后成功也就放弃了他们。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一点,却偏又做不到,这真的是人生的悲哀。

盲人的药方

当人们为自己找到了梦想,开始向终极目标前进时,却往往忽略了一路上的风景:明媚的阳光,路边的小草,站在枝头唧唧喳喳的小鸟,还有那向着太阳开放的朵朵鲜花。

——兰道尔

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因病双目失明。后来,他跟随一个盲人师父学说书。正式拜师前,师父严肃地对他说:“我有一祖传秘方可以治愈你的眼睛,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你。”从此,他就怀着复明的希望跟着师父四处流浪。后来,师父老了,临死的时候对他说:“我已将复明的药方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1 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他才是20岁的小青年,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闯荡社会的生活,他尽心尽力地说书,弹断了一根又一根琴弦。后来,他也收了一个盲人徒弟。

时间过得真快,他弹断了999根琴弦。有一天,他正在给大家说书。突然一声脆响——手中的琴弦断了!他心头一阵狂喜,甚至顾不上向来听他弹琴的乡亲们说声抱歉,留下茫然的徒弟,一个人朝城里的药铺跌跌撞撞地狂跑。

当他满怀希望地把药方递给掌柜的时,掌柜的却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心顿时跌入冰窖,头嗡地响了一下,努力抓住柜台的护栏。他曾经因为有这个复明药方的召唤,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在谋生中,说书弹琴,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在生存的快乐中他早忘记自己是个盲人——他其实早已于那些劳碌的时刻复明了。

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弟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 000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

“是真的吗?师父!”徒弟像当年的他一样满腔希望地问他。

“是的!”他坚定不移地说。这时他才真正懂得瞎了一辈子的师父的良苦用心。可惜,他的徒弟看不见他那一双如枯井般的眼眶中涌出来的滚滚热泪。

故事感悟:

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成功,尽管你有目标和梦想,你一直在为目标和梦想的实现而努力。这时,请你记住这一点: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只要你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你的人生就是充实的,因为你用另外一种方式更为精彩地阐述了成功的真正内涵。

他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朱棣

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警察,精明强干,美好的人生正在前面等待着他。可惜,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凶手用枪射中了左眼和右腿膝盖。三个月后,从医院里出来时,他完全变了个样:一个英俊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他曾经深爱着的姑娘也离开了他。

这时,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他,问他以后将如何面对现在遭受到的厄运。面对镜头,他一板一眼地说:“我只知道凶手直到现在仍然逍遥法外,我一定要亲手抓住他!”记者看到,他那只完好的右眼上透射出一种令人震撼的坚定。

从那以后,他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凶手的无数次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条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非洲。

十年后,那个凶手终于被抓获了。他立下了头等功。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许多媒体称赞他是全美最坚强、最勇敢的英雄。

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开枪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他对人们这样说:“这些年来,支撑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凶手被判刑了,任务也完成了,我前面的目标也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因为我再也不知道自己该为什么而活了……”

故事感悟:

追求是无止境的,成功的乐趣就在于超越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激情,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享受到人生的乐趣。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你不能满足于眼前的一切。如果沉醉于目前的成就,那么你又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再也没有目标来为你指引前途了。

关注一个个小目标

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中。

——毕因士腓特

25岁的时候,万尼亚失业了,面临饥饿的威胁。他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巴黎、罗马,都曾尝过挨饿的滋味。但在这个纽约城,处处充溢着富贵气息,尤其使他觉得失业的可耻。

万尼亚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

他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他白天在马路上东奔西走,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躲避房东。

一天,万尼亚在42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高个子。万尼亚当即认出他是俄国的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万尼亚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在观众的行列中间,等待许久之后,才购到一张票,去欣赏这位先生的艺术。后来万尼亚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曾经去访问过他,万尼亚以为他是不会认识自己的,然而他却还记得万尼亚的名字。

“很忙吧?”他问万尼亚。万尼亚含糊地回答了他。万尼亚想:他已一眼就明白了我的境遇。

“我的旅馆在第103号街,百老汇路转角,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他问万尼亚。

走过去?当时是中午,万尼亚已经走了五小时了。

“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60条马路口,不近呢。”

“谁说的?”他毫不含糊地说,“只有五条马路口。”

“五条马路口?”万尼亚觉得很诧异。

“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有些答非所问,但万尼亚却顺从地跟着他走。一会儿就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着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现在,”夏里宾说,“只有11条横马路了。”万尼亚摇摇头。

不多一会儿,走到卡纳奇大戏院,夏里宾说:“我要看看那些购买戏票的观众究竟是什么样子。”几分钟之后,他们重又前进。

“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5条横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一个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瞻仰那只猩猩。”

又走了12条横路口,已经来到百老汇路,他们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来。橱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夏里宾奉医生之嘱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这东西不坏呢,”他说,“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万尼亚走了许多路,原该筋疲力尽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断断续续地走着,走到夏里宾旅馆的时候,他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我们吃中饭吧。”

在那顿满意的午餐之前,主人向万尼亚解释了走这许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位大音乐家严肃地说,“这是生活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五条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于未来24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

19年过去了,夏里宾已长辞人世。在值得纪念的那一天他们所走的马路,大都已改变了样子。可是到现在为止,夏里宾的走路哲学,已经好多次解决了万尼亚的困难。

故事感悟:

一个大而遥远的目标往往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如果把它分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实现,就会发现并不困难。

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

——特罗耶波尔斯基

迈克出生时,大夫告诉他母亲:“趁现在还来得及,最好还是舍弃这个孩子吧。”父母没有那么做,但家里却为此吃尽了苦头。快3岁时,他才摇摇晃晃地会走第一步。那个冬天,他的两个哥哥带他坐在一面大镜子前,手点着他的鼻子问他:“这是什么?”他回答是嘴巴。更为不幸的是,包括他父母亲在内,没几个人能听懂他说的话。

5岁那年,他被送往“肯尼迪儿童中心”学习。在那儿,他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

7岁时的一个下午,他翻出一本旧相册,里面有他的两个哥哥幼年时在电视广告中的剧照。他一下被迷住了,痴痴地一再嚷道:“我要……我也要上电视!”他的父亲摇了摇头劝道:“我实在看不出有这种可能性!”

迈克却没忘记他的梦。一有空,他便一遍遍地借助着录像带练习唱歌和跳舞。五年后他终于迎来了一个机会,他在学校的圣诞晚会上扮演一个牧羊人,唯一的一句台词是:“嗨,真有意思!”为这句话,他反复练习了十多天,连在梦中也念叨不已。演出的那天,观众席上的一位来自好莱坞的导演听说了这件事。

又过了十年,这位好莱坞导演准备推出一部肥皂剧的时候,发现还少个跑龙套的角色。他抓起电话:“嗨,小伙子,对好莱坞还有兴趣吗?”“好莱坞?太棒了,要知道我没有一天不想它的!”迈克热情洋溢地回答。

于是,22岁那年,迈克第一次来到好莱坞,和那些大明星在一起,他感到无比高兴和激动,说话也变得流畅自然了。电视剧原定于1988年9月播出,然而全美电视网联播公司拒绝购买播映权。迈克的梦幻破灭了,他又回到原先工作的单位。一年之后,他已有了令人羡慕的固定的薪水。他的家人和一些朋友都为之欣慰,他们一再对他说:“你必须忘掉那些关于好莱坞的陈词滥调,那扇门不会再向你打开的!”

但迈克深信,门会开的,好莱坞也没忘记他。不少人都说:“让这个执著的小伙子离开银幕太可惜了,何不再安排一次机会让他碰碰运气呢?”

于是,一个编剧特意为他写了一部家庭伦理片。剧中父子两人——儿子像迈克一样,患有先天性残疾——相依为命,共度艰难人生。

正式开拍那天,迈克站在摄影机前,感慨万分,泪流满面。他想起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想起了父母亲过早花白的头发,想起了无数帮助过自己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更想起了那些身患疾病孤苦无助的同龄人。他泣不成声地对“父亲”说道:“天真黑!爸爸,拉我一把。你的手会给我温暖和勇气。让我们手拉手,共同走过这条人生泥泞的短暂的隧道……”

迈克成功了。

所有的评论都说:“这部影片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肯定是最感人的。”一夜间,迈克成了人们的偶像,信件铺天盖地般涌来。一个中学生来信说:“我今年16岁,和你一样,我也患有严重的残疾。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不是英雄,”迈克告诉他,“我只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也许,生活也因此一天天地变得更美好。”

故事感悟:

一帆风顺固然值得羡慕,但天赐的幸运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可靠的是自己心中要有一枚指南针。无论你绕了多远,无论你被阻挡得多么严密,只要你不忘记你的方向,你就有达到目标的一天。有时我们要感谢失败,因为挫折可以检验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的心灵。

找准人生的坐标

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波德曼

一个落魄的青年出身贫寒,家境穷困潦倒。几经努力,他在一家酒店谋得一份服务生的职业,干的就是替客人搬行李、擦车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