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1212900000040

第40章 别说你没有出路,奋斗要有新思路 (2)

1950年,28岁的皮尔·卡丹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当时的巴黎,大型时装公司非常多,要在这样的强有力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得另辟蹊径。当时,各大服装公司,特别是那些高级时装公司,都把目光集中在人群中属于少数人的达官贵族、名门显宦、富豪巨商及其太太、小姐们身上,所谓高级时装公司,主要服务于这些人。皮尔·卡丹却破天荒地在法国提出了“时装大众化”的响亮口号。而且当时的一些拥有名牌商标的商人,为了防止自己的名牌“砸锅”,严格、谨慎地使用自己的商标。而皮尔·卡丹却出售、转让自己的商标和品牌,从中得到利润。这种营销方式,一方面扩大了皮尔·卡丹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皮尔·卡丹将高级时装平民化在法国社会引起了各种议论。多少年来,服装是身份的标志,是地位和等级的象征,尤其是那些贵夫人、小姐、太太们只希望时装成为她们孤芳自赏的奢侈品,不希望成为更多的社会中下层女性的日用品。此外,那些一直甘愿为所谓上层社会女士服务的服装设计师们也对皮尔·卡丹的做法非常反感,认为他是离经叛道,甚至认为他的举动有伤风化。巴黎服装业的保护组织竟因为这件事,把皮尔·卡丹开除出这个组织。但这仅仅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波折。具有标新立异的个性的皮尔·卡丹非但没有受到损伤,反而使他进一步思考,准备进军更加新颖的领域。

法国的传统一直认为,服装是女人的领地,传统的观念一直是:服装是女人体现价值、体现美丽和魅力、取悦于男人、供男人欣赏的“外包装”。涉足男装领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皮尔·卡丹不把各种陈规陋习放在眼里,推出了与女装一同争奇斗艳、同样丰富多彩的男式服装系列。

皮尔·卡丹又一次在法国时装界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在那些往日曾经是女装一统天下的服装橱窗里,男式服装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地盘”越来越大。

在皮尔·卡丹的事业红红火火、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斥资150万法郎,买下了位于巴黎闹市区的有着悠久历史的“马克西姆”餐厅。他的这一举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佩服皮尔·卡丹的胆量和勇气,也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因为当时的“马克西姆”餐厅严重亏损。

今天的皮尔·卡丹不仅是服装业的巨头,而且还是餐饮业的巨头。他曾经自信地宣称:“我将把法兰西文明的两大牛耳——服装与饮食,完全操纵在自己的手中。”皮尔·卡丹没有虚夸海口,他名下的“马克西姆”餐厅和皮尔·卡丹时装一样遍及世界各地,一样名扬天下。有人说,法国共有4个名字在全世界最响亮:埃菲尔铁塔、戴高乐、皮尔·卡丹和“马克西姆”餐厅。而这4个最响亮的名字当中,竟然有两个与皮尔·卡丹联系在一起。

服装与饮食,两个听起来截然不同的领域,皮尔·卡丹却凭借他的勇气和智慧,一一付诸行动,并都取得了绝佳的效果。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有一条,每条道路都通向一个新的领域,多多开辟有可能成功的道路,就能扩展你成功的疆土。在变通中开创未来,掌握成功的多个方法,成功必然属于你。

总有一把钥匙能开启问题之锁

面对一把铁锁、刀劈、棍橇都没有用,拼命用力,那锁还是不动分毫,这时就要动动脑筋,变通方法,去找到和这把锁匹配的钥匙,那样问题就简单得多了。所以,世界上没有无解的问题,只有无解的头脑。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变通,总会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法。

松下集团最开始是生产电插头的,但是由于插头的性能不好,产品的销路大受影响,这让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一筹莫展。

一天,他身心俱疲地独自走在路上。临街的一个窗口里,一对姐弟正在争吵。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那时候的插头只有一个,用它烫衣服就不能开灯,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弟弟吵着说:“姐姐,您不快一点开灯,叫我怎么看书呀?”姐姐哄着他说:“好了,好了,我就快烫好了。”“老是说快烫好了,已经过了30分钟了。”姐姐和弟弟为了用电,一直吵个不停。

松下幸之助想:“只有一根电线,有人烫衣服,就无法开灯看书,反过来说,有人看书,就无法烫衣服,这不是太不方便了吗?何不想出同时可以两用的插头呢?”

他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之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是供不应求。他只好增加工人,并扩建了工厂。松下幸之助的事业,从此步入正轨,逐年发展,利润大增。

松下幸之助的两用插头,解决了用电共享问题,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松下公司的亏损问题。

无论任何事情,总会有方法解决。对于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来说,它正如一把尚待开启的锁,需找到与之匹配的钥匙,才能将之轻松开启。

积极思考,将事业做到最完美

阿基米得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并非虚妄之谈,而是饱含着深刻的力学原理。成功不是靠蛮干,而是有其方法的,要开创一番事业,我们就不能固守某方法或原则,而是需要思想变通,找到合适的方法,找到一个能撬起你事业地球的支点。

普洛斯特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美国俄亥俄州小商店的售货员。单身汉普洛斯特到了休息日经常去他的好朋友盖姆家喝咖啡聊天,一天晚上,两个好朋友在院子里乘凉,盖姆的妻子在一旁洗衣服。突然普洛斯特愤怒地叫了起来:“那些肥皂制造商真混账,怎么造了这么恶心的肥皂!”说着,盯着盖姆夫人手上的一块又黑又粗的肥皂。盖姆夫人是个美人,尤其是皮肤洁白细嫩,在灯光的照射下,与手中那块黑肥皂形成鲜明对比,这令普洛斯特深感不协调。

“你脑筋一向好使,又难得有这份怜香惜玉之心,为什么不在肥皂上下点工夫,造福我的妻子和天下的妇女呢?”盖姆打趣着说。谁知普洛斯特却很认真,并试探性地询问盖姆夫人:“你不觉得手上那块黑东西令你恶心吗?”“是啊,还难闻死了!可有什么办法呢?”盖姆夫人叹道。普洛斯特问:“如果有一种又白又美观,还有香味的肥皂,当然功用不比黑肥皂差,你会选哪种呢?”“还用问吗?当然是前者!”盖姆发现他的朋友似乎是对肥皂有了点兴趣,于是试探性问道:“你真的想做肥皂?”“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普洛斯特回答。“伙计,如果你想干我能帮忙,造肥皂的原料、场地都没问题。”“那我们合伙干,怎样?”普洛斯特建议到,盖姆沉思了一下,欣然同意了。接着双方达成各出资一半参股的协议,并高薪聘请了普洛斯特的哥哥威廉姆专门研制肥皂——他曾在肥皂厂当过工人。很快两个好朋友为公司取了名,“P&G公司”,“P”代表普洛斯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同样“G”为盖姆名字头一个字母,意即“普洛斯特和盖姆的公司”。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宝洁公司。

公司成立了,经过1年的艰苦研制,威廉姆果然不负众望,研制出了洁白的肥皂,其功用比别的厂家的肥皂更容易被顾客接受。

但是,为肥皂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普洛斯特陪他的朋友去教堂做礼拜。礼堂里非常肃静,只有神父朗诵《圣经》的低沉的声音,久久回荡……“你来自象牙似的宫殿,你所有的衣物沾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这句圣诗突然令普洛斯特眼前一亮,猛然地,他惊喜得出了神,“对,象牙肥皂!”象牙洁白无瑕,又在《圣经》中被引用,更增添洁净宜人的想象。

接着P&G公司开始为“象牙肥皂”设计外形了。传统的肥皂制造商并不刻意设计其外形,大多是一幅呆板的正方形蛋糕状。为了与众不同,P&G公司一改传统,把造型改为椭圆形。这样,既便于把握使用又增添美感。为防止别人模仿,维护其独一无二的“相貌”,P&G公司为其外形申请了专利。

“象牙肥皂”的优点在于色白、形美,明显比别的肥皂优越,如果没有“广而告之”,又有谁知道呢?1882年,在盖姆等人的反对声中,普洛斯特在杂志上登了一幅有许多人在使用“象牙肥皂”的广告,广告引起了轰动。一经面市,人们纷纷放弃传统的肥皂,抢购又白又漂亮的“象牙肥皂”,特别是那些爱美的妇女,更是喜爱至极。

就这样,P&G公司逐步打开了局面,日渐发展,今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

世界上,成功者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却有一条是相同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中,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因而造就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再回过来反思,在同样的发展空间中,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有些人却会变通方法,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成功道路,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才智的作用,将事业做到最完美。

有一句话叫“方法为王”,在做事情时,我们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行动前积极思考,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方法,撬动自己的事业地球。

突破思维局限,穷人也有财富

是什么造就了穷人的“穷”?从物质上来说,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

但穷人更加匮乏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因为贫穷使他们受到精神上的损害。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这就是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计,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前途。

但是仔细揣摩,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穷途末路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沈阳有个以收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沈阳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000~18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因此,他决定回收易拉罐,进行熔炼后卖材料。

从收易拉罐到熔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

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2.5吨。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匠”一跃而为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收,还要改造收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那600元的化验费,得收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一般的拾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拾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他难道会永远是穷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