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1213000000034

第34章 江上青—矢志不渝的抗日烈士

【英雄档案】

江上青(1911~1939),原名江世侯,中国革命烈士。

籍贯:江苏省江都县。

英雄历程: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学运骨干分子为名逮捕入狱;

1929年6月,出狱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冬,在上海再次被捕;

1931年,创作《前进曲——东三省事件》的长诗;

1938年,先后任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第五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任中共皖东北特委委员;

1939年7月29日,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壮烈牺牲。

【英雄荣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两次坐牢,救国志向不移

江上青的父亲江石溪是一位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的人士,早年行医,后在轮船公司任职,在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时,曾撰写小曲到处教唱。上青自幼受父亲影响,在上中学期间,积极参加反对列强和军阀的学生运动。

江上青在上海艺术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课余深入学生和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为了革命,江上青先后在扬州、上海两次被捕,被关押在苏州监狱和上海提篮桥西牢。

1928年,年仅17岁的江上青因在学校搞“赤化宣传”而被捕。出狱后,家人怕他受了挫折想不开,同学也安慰他。他对家人和前来看望的同学说:“没什么,我还庆幸自己在17岁就能为救国坐牢呢。如果说爱国有罪,这样的罪名我还引以为荣呢。”

为了表示自己坚定地走革命的道路,他将自己的名字江世侯改为江上青,取古人钱起诗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意,其不屈不挠、继续革命的独特品格尽在其中。

1929年12月,江上青参加江苏省委召开的学校党组织联席会议时,为掩护省委领导脱险,在上海又一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两次陪斩,始终坚贞不屈,志如钢铁。他对前来狱中探望的战友说:“坐牢没什么,放出去再干!”后来,经过党组织多方营救,他才得到释放。两次坐牢的苦难经历并未从未动摇江上青的革命意志,反而让他逐步形成一种辽远雄浑的英雄气概,坐牢杀头也不可挫其锐,遇凶险磨难而更加豪情迸发。

秋风里陨落的一颗大星

1938年8月,江上青以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盛子谨秘书的身份,前往安徽大别山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江上青有了合法身份,迅速地展开了抗日宣传工作。江上青等人以办理培训班、建立抗日武装部等形式,发动群众,培训抗日干部,打击敌伪装力和土匪恶霸。很快,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在抗日热潮高涨的形势下,当地的地主豪绅异常恐惧,纷纷投靠以许志远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许志远和素有民族气节的国民党将领盛子谨之间的摩擦也日渐增加。

鉴于形势的变化,江上青专员盛子谨建议和在津浦路一侧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动靠拢,借以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外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内拒国民党顽固派许志远。盛子谨接受了的建议,并当即秘密派员前往中共豫鲁皖省委与新四军负责人彭雪枫、张爱萍取得联系。

八路军将领张爱萍出于团结抗日的诚意,邀请盛、许二人在灵北张大路我军驻地进行调解。经过三方协商妥当,盛子瑾在江上青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灵璧赴会。

经过调解,许志远表面上答应团结抗日,暗地里却在策划阴谋。7月29日,盛子瑾与江上青在率队返回司令部的路上,遭到地主反动武装袭击,江上青不幸身中数弹,遇难殉国。消息传来,当时正在皖东北工作的抗敌演剧第六队在追悼会上谱唱了一曲动人的挽歌:秋风里,陨落一颗大星, 陨落一颗大星,你去了, 带着音响,划过长空。 在封建余孽手里, 溅了你的热血,让几十里的弱流,亲吻你的尸身…..

【英雄无悔】

江上青救国图存的信念矢志不移,最终献身于革命事业,令人肃然起敬。回首再看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这些时代先锋,他们之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矢志不移者,事竟成。人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考验,只有对自己的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