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1213000000046

第46章 旷继勋—以大局为重,不计得失

【英雄档案】

旷继勋(1895~1933),原名大勋,号集成。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

籍贯:贵州省思南县。

英雄历程:

1911年,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

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

192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任第七混成旅旅长;

1929年6月29日,自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部”;

1929年冬,再次组织3个团加入红军;

1930年1月,任新成立的红六军军长;

1931年,先后任红四军军长、红十三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

1932年7月7日,因于霍邱战斗失守安徽霍邱,被免职;

1933年6月7日,在肃反中被杀害;

1937年,给予平反。

【英雄荣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宠辱不惊,不计个人得失

1916年,旷继勋应召入伍,由于他刻苦学习军事技术,作战机智勇敢,不久便得到晋升。当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时,旷继勋在部队接受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他曾几次被免降职,但他坚持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继续进行革命工作。

1931年4月,旷继勋在鄂豫皖根据地开展工作。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为了控制各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权,把张国焘派到了鄂豫皖,张国焘对旷继勋等百般挑剔,无理否定根据地的成就,强行执行各项“左”倾政策。旷继勋坚持党性原则,与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不因受错误打击而放松革命工作,遭到了张国焘的打击报复,被撤销军长职务,调任红十三师师长。

1932年7月,敌军大部队围攻霍邱县城。旷继勋根据霍邱宜攻不宜守的战略特点和红军的作战原则及敌强我弱的不利情况,向鄂豫皖根据地负责人张国焘提出了主动退出霍邱县城,张国焘却强令旷继勋坚守县城。

旷继勋指挥红军和地方部队,冒着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血战五昼夜,终因敌众我寡,伤亡惨重,县城陷入敌手。张国焘不追究自己的错误决策,反而以霍邱战败之罪名撤销了旷继勋红二十五军军长的职务。

红四方面军转移至川陕苏区后,旷继勋出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仍坚持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和军阀主义作风进行坚决的斗争,迫使张国焘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张国焘佯装接受旷继勋等提出的批评,暗中却怀恨在心,并伺机对旷继勋等进行迫害。很快,旷继勋又被降职。

爆破攻城,数次报捷

1930年12月,旷继勋任红四军军长。他坚决贯彻执行中共鄂豫皖特委“有阵地的向敌人进攻,在巩固的基础上发展根据地”的方针,寻找敌人弱点,调动和歼灭敌人,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在新集战斗中,他制定了开挖地道、用炸药炸开城墙的方案,指挥所部攻克了敌人这个顽固堡垒,拔除了鄂豫皖根据地中间的一颗钉子,使得根据地连成一片,新集自此以后成为根据地的政治中心。

1931年3月,旷继勋率领红四军发起双桥镇战斗,仅用7个小时歼灭敌人1个师,俘敌师长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6000余支、迫击炮14门,取得了空前大捷。随后,旷继勋等指挥红四军主力,在全区军民的大力支援下,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接下来,旷继勋又率部参加商潢、苏家埠等战役,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进一步扩大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旷继勋积极筹备成立工农民主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建立统战关系,旷继勋写信给川军旅长谢德堪等原在军阀部队里的同事和朋友,开导他们拥护红军,争取起义或保持中立,但信却落在张国焘手中。张国焘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的罪名,逮捕了旷继勋,并于1933年6月,于通江县洪口场将他秘密处死。

【英雄无悔】

旷继勋虽遭错误处分,但仍胸怀大局,不计地位的高低和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保卫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旷继勋遭到排斥和打击,受到错误处理,虽身处逆境,但他并不妥协消沉。成功的人大多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以大局为重,你才不会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乱了阵脚,无助哀叹;以大局为重,能够让你在奋斗的路上多一份坚韧,多一些从容。苦难,可以折磨人,更可以锻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