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1213000000065

第65章 陈潭秋—不达成功誓不休

【英雄档案】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籍贯:湖北黄冈。

英雄历程: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参与创办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与恽代英、董必武等创办《武汉星期评论》;

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年7月,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组织部长;

1927年4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27年后,历任江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

1930年9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组织部长;

1933年,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等职;

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六大;

1937年,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2年,被国民党逮捕;

1943年9月27日,被国民党杀害。

【英雄荣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立志终生为民众办事的才子

陈潭秋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是同学眼中的“才子”,他不仅酷爱文学,还精通英语,同时也以校内运动健将,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五四运动”中,他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

大学毕业后,陈潭秋担任了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他以教师身份掩护革命活动,发动学生反对封建式的管教。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人在武昌抚院街寓所里秘密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组。陈潭秋决定全力以赴走上革命道路,并立下誓言:“我定要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终生!”

“二七”大罢工后,陈潭秋遭通缉,转赴安源从事职工教育。他不顾自己安危,在电源煤矿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还以诗的形式鼓动矿工。他所写的《五一纪念歌》曾在当地矿工和小学生中广为传唱:五一节,真壮烈,世界工人大团结!发起芝加哥,响应全世界。西欧东亚与美洲,年年溅满劳工血!不达成功誓不休,望大家,齐努力,切莫辜负五一节!

1939年9月,陈潭秋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陈潭秋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逼迫他声明“脱党”。他始终坚贞不屈,痛斥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正气凛然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伤痕是他的勋章

陈潭秋出身书生但没有迂腐之气,家境优裕却无纨绔作风,愿与穷工人交朋友,敢持枪上火线。他是有记者、党务干部、战士几重身份的开天辟地者,让人无不由衷地表示敬佩。

在1935年从闽西突围的途中,面对国民党军围追堵截,陈潭秋以游击战与国民党周旋。有一次,陈潭秋带着一个加强营翻越武夷山西进,路上连遭敌正规军和民兵团的截击。在指挥战斗中,陈潭秋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耳,滚下悬崖时又摔伤了头部,因无法及时治疗,陈潭秋的右耳从此缺损了一块。

此后,陈潭秋无论走到上海、莫斯科、新疆,与他见面的人都会发现其右耳缺损了一块。在血与火的年代里,人称“伤痕是战士最光荣的勋章”。很多人与陈潭秋第一次见面,看到他头部的伤残便马上肃然起敬,知道这是一位弹雨中冲杀出来的老战士。

陈潭秋临危不惧的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42年,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一起,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盛世才公开投靠蒋介石后,陈潭秋向党中央建议将在新疆工作的干部调回延安,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他组织在新疆的共产党员整风学习,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共产党员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随时可能被捕,要坚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意志。

在狱中,国民党特务和打手连续数十天对陈潭秋进行拷打,使用压杠子、灌辣椒水等酷刑,遍体鳞伤人的陈潭秋始终不叫一声痛。每一处伤痕就代表着他对革命事业所做的功绩。

【英雄无悔】

陈潭秋曾寄语新疆青年“以骆驼的负重任、任劳任怨的精神为模范,锻炼成百折不挠,刚强无匹的战士”。他自己就是一只负重前行的革命的“骆驼”。他出身书生但没有迂腐之气,家境优裕却无纨绔作风。在残酷的斗争岁月里,为革命操劳奔波,与穷工人交朋友;持枪上火线身负重伤;他身陷囹圄,不卑不亢,从容应对;他有着铁一般的意志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