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特效秘方
12181300000029

第29章 冬季养生老偏方(6)

应该强调的是,凡阴虚火旺、体质偏热者不宜服用。儿童“脾常不足”,脾主运化,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不足则运化不好,进而肺卫功能差,即呼吸道和皮肤外表抵抗力弱,容易发生感冒。专家建议用太子参6~10克、瘦肉100克,加水煮半小时,给孩子喝汤吃肉,能大大提高抵抗力;还可用独脚金5~10克,加水煮半小时,去药渣后再把独脚金水和鸡肾50克一起煮20分钟,给孩子喝汤,能起到健脾、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另外,食疗进补固然好,但若吃进去的营养得不到很好的吸收,体内的垃圾不能顺畅排出体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运动能促进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同时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肺的“吐故纳新”、大肠蠕动及皮肤毛孔排汗,这些都是人体排泄的重要管道,运动后管道通畅,排泄加快,体内垃圾排出体外就越快越多。此外,运动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身体保持平衡的状态。

手脚冰凉,适量补铁很关键

症状:手脚冰凉

老偏方: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透即可。

药理: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造血功能减弱,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发凉,手脚发红或发白,严重的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现代医学认为,手脚冰凉是因为血液中的铁含量减少,猪肝和瘦肉中含有大量的铁,人体吸收后会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可有效治疗手脚冰凉的症状。

穿很多衣服,喝很多热水,哪怕是抱着热水袋,但是在这个气温骤降的冬季,还是有那么一群人会感到手脚冰凉,“寒从脚下起”,手脚的冰凉又会导致全身发冷。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脚冰凉几乎已经是一种“常态”。人体基础代谢率较低、血液储备能力降低、神经末梢循环不好、体温调节不佳等都可能让人感到手脚冰凉,这些情况在老年人及中青年女性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而且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出现手脚冰凉症状。只要保持心情愉快、做好保暖、适当运动、注意饮食调养,手脚冰凉就能得到改善。

“养树护根,养人护脚”,脚底有无数神经末梢与人体各部位相连。要想消除手脚冰凉,既懒得运动,又不想吃吃补补,最省力的办法就是坚持热水泡脚。每晚睡前可以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水中加入生姜、甘菊、迷迭香等精油,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一边泡脚,一边按摩脚底,效果会更好,直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为止。

此外,对于手脚冰凉特别严重的,可以在泡完脚后穿上袜子睡觉,这样整个身体都暖暖的,不仅能很快入睡,还能整晚有个好睡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泡脚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头晕的,应暂时停止,躺下休息。

手脚冰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锻炼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不妨每天早起做做运动,甩甩胳膊,跑跑楼梯,原地跳跃,舒展筋骨。只要每天花上20~30分钟的时间做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气血运行,全身就会变得暖乎乎,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冬季推荐的运动有慢跑、跳舞、跳绳、打太极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运动过度,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大量出汗,反而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当然,还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不要穿太紧的衣服,以免阻碍血液循环。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蓄积阴精。另外,按揉手背手腕上的阳池穴、足部的涌泉穴等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对于非疾病原因的手脚冰凉,要从日常生活各方面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澡、按摩……自然会四肢温暖、面色红润,让冬天不再寒冷。美丽“冻”

人要不得。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尤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关节保护不好容易使凉气进入,易得风湿病。不要穿太紧的衣服,以免阻碍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另外长期手脚冰凉会导致手脚被冻伤,还会引发风湿病,造成诸多身体不适。如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寒性体质的人群,日常应多摄取含维生素E、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来提高机体耐寒力,如坚果类的核桃仁、芝麻等;蔬菜类的韭菜、胡萝卜、菠菜等;水果类的杏、桃、木瓜等,其他如牛肉、羊肉、糯米、黄豆、红枣、红糖等也都属于温热性食物。此外,冬天喝人参茶、桂圆茶等不仅能让身子变暖,达到滋补的效果,也能让手脚不再冰凉。

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缺铁会怕冷。贫血的女性体温较正常血色素的女性低0.7℃,产热量少13%。贫血者当增加铁的摄入后,耐寒能力会明显增强。因此,怕冷的女性可增加对含铁高食物的摄入量,如多吃点动物肝脏、瘦肉、菠菜、蛋黄等。当然,补铁也不能盲目,还要重视让血液更好地循环流动,身体才会产生更多热量,这同样可以通过饮食来完成。多吃清淡的食物,蔬菜以绿叶菜为主,多吃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以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另外,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适当吃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进血液循环。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面包,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

中医的老姜米酒泡脚法对脚凉有非常好的疗效。人体共有12条经络,每晚沐足熏染透过温暖脚部,便能带动气血运行,经过连接的经络,从而温暖全身。

方法如下:第一天,先用老姜500克榨汁,20°米酒2400毫升,盐100毫升,调和后泡脚20分钟,再加开水泡20分钟;第二天,继续使用第一天的水加开水泡20分钟;第三天,继续使用第二天的水再加开水泡20分钟;第四天,换水,依次按照上面步骤进行。

冬季气候干燥,不妨喝点冬蜜

症状:冬季流感、咽喉肿痛、皮肤干燥

老偏方:食用冬蜜。冬季食用蜂蜜的最简单方法是直接冲服,每天两次,每次30~50毫升;用金银花、菊花和鸡蛋花等清热解毒祛湿的花茶冲服,对预防流感效果特佳;长期用红、绿茶水冲蜂蜜饮用,对慢性咽炎有很好的辅助疗效;老人和体弱者,冬季多饮蜂蜜可大大减少疾病发生。另外,由于天气干燥,浑身痕痒不止的中老年人,若在温水中加入50毫升冬蜜洗澡,痕痒立止,不妨一试。

药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蜂蜜补中益气,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益寿”等记载。在冬季常食冬蜜,除了对冬季流感、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之外,还十分有益于身体健康。

冬蜜顾名思义就是冬季收获的蜂蜜。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粉花蜜,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混合物,主要含果糖、葡萄糖、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多种酶类等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牛磺酸。

冬蜜由于含水量少、浓度高、香味浓郁,特别适于保健、药用及贮存。

冬季天气寒冷而干燥,人们很容易患流感、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痕痒不止等病。此时进食蜂蜜对增强抵抗力、强体健身意义更大。食用蜂蜜时,要选用纯正的蜂蜜,才能达到预期的祛病强身目的,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目前市场上制造假蜂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糖浆加入小量蜂蜜装入瓶中制成;二是用白糖加酸或酶经转化后,再加入香精和色素制成。这些假蜜含99%以上蔗糖或转化糖,不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重要的营养物质,也不符合质量标准及卫生要求,人们食用这些假劣蜂蜜,百害而无一益。纯正蜂蜜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如鸭脚木蜜有一股鸭脚木特有的令人愉快的清香,桂花蜜则有人所共知的桂花芳香,荔枝蜜则是荔枝的幽香,桉树蜜则有桉树叶的特殊气味……而假蜜则没有这些香味或香味很淡。另外,直接用白糖浆配制的假蜜,不仅有一股白糖水特有的气味,且黏稠度很低,摇动瓶子,糖浆挂壁时间短,且十分清澈透明……至于用蔗糖转化方法造假的蜂蜜,还得借助化学检测方法,方能验明其正身。

另外,在饮料市场,凡是以“蜂蜜饮料”名称出售的商品,都不是纯正蜂蜜。要警惕唯利是图的商人挖空心思蒙骗顾客,如在商品标签上将蜂蜜饮料这个商品名称分开两截来表达:把“蜂蜜”两字印得又大又醒目,而“饮料”两字却颜色很浅或模糊不清。只有在商品标签上清楚地标明:执行GH/T1001GB14963标准为检测依据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

寒冷冬天小心冬季缺氧症

症状:冬季缺氧症

老偏方:一旦出现“冬季缺氧症”的临床症状,应立即打开窗门通风换气,并作深长呼吸,以呼出体内积聚的二氧化碳,吸入新鲜空气(氧气)。但在这之前,最好先解开围巾、领带以及衣领纽扣等,以免上述东西压迫气管,妨碍呼吸道通畅,影响通风换气效果,以及避免上述东西压迫颈动脉,影响大脑供血。北方高寒地区的患者,通风换气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被冻伤。

药理:冬季缺氧症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室外活动少,而且紧闭窗门,室内开放空调、暖气或生火取暖等,以致室内空气流通不良、空气污染所致。

进入冬季,由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开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感觉到呼吸有压力或者感冒次数增多,还有人出现了嗜睡、反应力迟钝等现象。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固然跟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待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加长,氧气供给不足造成的。一些专家特别指出,如果缺氧时间过久,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冬天应该特别警惕缺氧综合征。

随着气温的下降,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人们也大大减少了室外活动的机会。

孰不知,这样一来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密闭条件下,导致了身体的缺氧,尤其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使大脑长期缺氧,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冬天,大家图暖和,不开门窗,室内空气一整天都得不到更换和补充,很容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缺氧会让人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医学专家提醒:缺氧严重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现象,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我国很多地区的居民还有冬天生煤炉或炭火取暖的习惯,这更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不仅会带来各种疾病,最严重的会危害生命安全。所以,每年冬季都是缺氧症的高发期,也是人们最应该注意健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