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霸乾坤
1224600000158

第158章

贾母心安理得是等着新皇的嘉奖,先皇后之死娘娘会全扣在宸妃头上,黛玉那孩子心善,这次贾府帮了他夫君的忙,以往的不痛快也可以一笔勾销了。

水溶、黛玉进城得到了全城百姓的热烈欢迎,在他们心中北静王爷和王妃就是无冕的帝王和王后。

“娘,他们为什么这么欢迎爹爹呢。”鸿儿看车外乌压压跪着的一城人十分不解。

“鸿儿,你爹爹心怀天下苍生,默默无闻地为老百姓做了好些好事,你长大了也要向你爹爹学习,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一定要心系天下苍生。”黛玉不忘趁此机会对鸿儿进行教育。

鸿儿眨着大眼睛十分坚定地点了点头,小手还向窗外的百姓挥着。

“溶儿,你打算怎么做?”林如海和韩锐一左一右贴在水溶身边,冯紫英和牛博骑马后边跟着。

“师傅、师叔,天下兴亡百姓苦,力求平安过渡。”水溶现在还不确定,水熙会不会像宝玉推断的那样主动放弃皇位。

韩锐爱怜地拍拍徒弟的肩头,这几年溶儿夙兴夜寐,将奉天百分之八十的地方官都换成了他的人,水熙的金殿不过就是个摆设而矣,溶儿没用朝廷的一分税收,就达到了天下大治,他虚怀若谷爱民如子,韩锐和林如海心里都很安慰。

水溶、黛玉直奔北静王府,王府内外上万人围守,进了王府夫妻二人发现北静王府里外一新,和当年水溶娶黛玉时的装扮一般无二,原定为新房的大床上还放站当年水溶的龙袍和黛玉的凤袍。

“溶哥哥,这是何意?”黛玉摸着凤袍上的金线往事历历在目。

“看来师叔的猜测是对的。”

水溶等人刚刚落座,水熙下旨请水溶金殿议事,特旨吩咐水溶不需跪接旨意,另外北静王爷可带一干随从上殿。

“溶哥哥小心!”黛玉叮嘱,她也将水熙的心思猜到了几分,心里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妹妹放心,此次万无一失。”宝玉笑着安慰着,感谢佛祖水熙放下屠刀,他的功德无量。

林如海、韩锐和凌霄留下保护黛玉母子安全。

水溶的亲信已将柳府团团围过,包围贾府的都是郎启手下,大可不必担心。皇宫四门聚集溶精锐的便装人马,京城四门守卫已都换成了郎启的心腹。

安排好一切,叔侄二人带着冯家父子、牛家父母同上金殿。

金殿上侍立的众臣,自动让开一条道路,眼含敬畏着看气势盖天的水溶。北静王爷走路带风,身上散发着王者的霸气已与先皇当年无二,群臣中水溶的心腹悄悄抹着眼泪,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户部主事钱运达,邢部堂官史明青,吏部总管姚跃看到水溶脸笑得都变了形,

众臣看到光头的宝玉的时候都惊呆了,难道贾府生了孪生子?又见牛家和冯家父子平安归来更是瞪大了眼睛。

“给北静王爷和贾府宝玉赐座。”水熙命令内侍之人金殿设座,金殿设座这可是奉天王朝金殿之上头一次有的恩遇。

水溶和宝玉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坦然入座。水溶星眸聚焦在水熙的脸上,手里轻轻握着父皇的传位诏书。

“各位臣工,水熙才浅德薄,好在苍天庇佑先皇死因察明,还我王弟清白之身。朕谕,宸太妃虽是无心这过,但先皇之死她难辞其咎,贬宸妃为庶人其死后不得入皇陵。”水熙咬着牙将宸妃之事做了断。

“柳太师乃先皇肱骨之臣,先皇离世北静王爷遭受不白之冤,柳太师有负先皇恩宠,着即罢官免职,打入天牢。”柳太师表情怪异眼睛一直凝视着水熙,水熙的眼角有泪滴出。

水溶和宝玉一直面容平静地坐着,对水熙举动并不感动吃惊。群臣们的心这一早上已经是百经摧残,这会都有了免疫力了。

水熙冲水溶微微点头,眼神中饱含着谢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胁,水熙的软胁就是他的出身,水溶给他留了余地,他可以笑着踏上不归路了。

“想必大家已经看到,这位才是贾府真正的宝玉,贾家身为皇亲贵戚为了一己之私,私藏罪臣之后,又曾多次谋害当年的金黛郡主,查有实证。特旨,将太后元妃、敏妃囚在寝宫。”此旨一下,金殿之上又是一片哗然,吏部、户部、刑部听命于太后的三人可都傻了眼。

姚跃心眼来得快,急忙走出队列。“各们同僚,水熙实是我奉天的耻辱,徐太医,太后所交待之事……”没等姚跃说完,水溶已飞身到了其眼前同,右手双指扣在姚跃脖子上,“找死”水溶咬碎钢牙,姚跃身子渐渐倒在大殿之上。在众人目瞪口呆之时,水溶已优雅落座,神色平静。

姚跃横尸金殿,钱运达,史明青吓得腿肚子转筋还哪再敢放屁,把头缩回肩膀,眼神闪烁躲在众臣身后,水家兄弟俩不知道在这唱得是哪一出。

水熙一手压着肚子,继续说道:“冉妃当年曾设计谋害金黛郡主,将其困,困在冉凤宫,待,待发落。”豆大的汗珠已顺着他的额头鬓角淌了下来。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恕。”水溶的脑海里浮现宝玉这两天常常对他说的话来。

水熙双手颤抖着摘下皇冠轻放在龙书案上。

“各们卿家,水熙身体行将就木苟延残喘至今,等得就是皇弟水溶还朝。”水熙双手托着皇冠一步一步走下汉白玉的台阶,来到水溶面前双膝跪地将皇冠呈上。“皇弟,水氏的江山还给你了。”

水溶接过皇冠,郎启已将龙袍加在水溶身上。

这瞬间的变革,让群臣错愕惊呆。

“叩拜新皇。”水熙用尽浑身的力气高喊着,带头跪在水溶面前,群臣们晕晕淘淘地随着水熙跪拜新君。

皇宫内外的兵丁们也将手中长刀高高举起,又重重砸在地上齐呼新君万岁。水溶心里百味掺杂,不到刀兵解决了奉天的大问题,这是奉天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