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柯岩文集(第六卷)
12279300000106

第106章 为什么老师喜欢撒谎的孩子?

敬爱的柯岩奶奶姨:

您好!看到您给那些小朋友的回信,我想了很久,决定也给您写信。大家都说我是一个爱问、活泼的孩子,也是一个爱把事情刨根问底的人。

我有一件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老师喜欢撒谎的孩子?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今年学校让我们寒假扫雪,一共扫了三场雪。当时有许多同学都没有参加(我也没有)。开学的时候老师说:“没参加的同学要补罚劳动。”那时候班里的几名“好”同学就说他们每场雪都扫了。可我明明知道他们有一两次没来。老师连问都不问,就罚我们扫除、值日、扫雪。累得我们天天腰酸背疼。可那些撒谎的孩子什么都不干。为什么老师不把扫雪的名单核对一下,让那些撒谎的孩子也干点活儿?那些孩子平时就是班上的“好学生”,老师对他们一向言听计从,可他们这次明明撒了谎,老师为什么还偏向他们?柯岩奶奶姨,您能帮我们让那些撒谎的孩子也干点活儿吗?

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女孩

亲爱的柯岩奶奶姨:

信发走之后,我一想:不好,我可能没把话说清楚,赶紧再写一封信给您。我的意思决不是说我们不该受到惩罚,我想不明白的只是:为什么老师喜欢撒谎的孩子?您不会认为我太爱钻牛角尖而不回答我吧?等着您的回信,谢谢您了。

还是那个女孩小琳

欢“撒谎的孩子?……我想结论只能产生在调查研究的结尾,而不是它的开头。而不论是哪一种结果,你都应该试着找老师谈谈,像你后来给我寄来的那封信一样。首先,承认自己没参加班集体扫雪活动是不对的,接受惩罚是应该的。然后,再试探地提出自己听到的信息,供老师参考。如果你在谈问题时心平气和、态度客观、消息又是准确的,我想老师是会接受的。因为,一般说来,没有人就是喜欢撒谎的孩子的。退一万步说,天下真有那么一个专门喜欢撒谎孩子的老师,偏偏又被你碰上了,那我倒要祝贺你了,因为这是难能可贵的机会呢,要解决这样比较特殊的问题需要做更多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更为复杂和细致深入的思考,制订更为巧妙和稳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自然也就培养和锻炼了你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处理实际与复杂事物的能力。这样做的结果,如果那些”’好‘同学“真是撒了谎,他们就必然会受到惩处,老师也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结果证明是你错听了传言,做错了判断,那就马上从”牛角尖“里退出来,并且牢牢记住”刨根问底“和”钻牛角尖“的区别。这样,你还有什么可苦恼的呢?是不是?亲爱的小琳,我写这封信给你,也同时是写给所有我的小”巨人“朋友们:

让我们从小就努力学习哥白尼和牛顿”刨根问底“的科学态度,长大为人类作出贡献,而别去做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终生给自己和世界都带来苦恼。

奶奶姨

亲爱的小琳:

你真是一个认真的女孩,为这件事竟一连写了两封信,想必它实在是令你苦恼,这就不容我不赶紧作答了。

认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刨根问底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古时的愚公为了要搬走门前碍事的大山,带领子孙,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上帝,派大力神帮他移走了大山。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怀疑西方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刨根问底、潜心研究,创立了”日心说“,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奇怪苹果熟了以后,为什么一定是从树上落下地,而不是前后左右乱跑?刨根问底、苦苦思索,从而发现了地心引力学说。再进一步地刨根问底,他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体系……我为你小小年纪就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而高兴,更为你不怕被人误会是”爱钻牛角尖“而坚持刨根问底,对你多了一分尊重。

你问:“您不会认为我太爱钻牛角尖而不回答我吧?”可见你已经感到“爱刨根问底”和“爱钻牛角尖”是有不同之处的。那么,两者的不同之处何在呢?我以为“爱刨根问底”是想通过科学的认识方法去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爱钻牛角尖”则是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不做调查研究就主观地做出结论,并往往因坚持认定而苦恼。不知你以为对否?

如果你能接受我的这个观点,就让我们试着一起来分析一下使你苦恼的问题:你们班有一些“’好‘同学”没有参加寒假扫雪,或没有完全参加,但在老师询问时,却说他们每场雪都扫了,而你明明知道他们至少有一场没参加。于是你认为他们是撒谎。不明白:①老师为什么不核实名单?②老师为什么喜欢撒谎的孩子?③如何才能让他们也得到应得的惩罚?

让咱们首先做一点调查:①你既然没参加扫雪,怎么会明明知道他们没参加?是听人说的吗?这消息是否可靠?②扫雪时是否有过确切的名单?

③“’好‘同学”根本不是好学生,过去他们就在欺骗老师,是吗?如果这几点咱们还不能绝对肯定的话,那咱们是不是也就不能得出“老师就是喜欢撒谎的孩子”的结论?

可不可能因为这些“好学生”过去确实在班上表现出色,从没欺骗过老师,这样偶然地一次(当然也不对),老师没想到,已习惯成自然地相信了他们?到底有没有扫雪的名单,或是并不精确的名单?如果有,老师到底只是粗略一看、一时疏忽,或是习惯性地信任“好学生”而根本没看,还是看了之后就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