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情绪的主人
12314200000018

第18章 驱除恐惧,提升自我的潜能(3)

同样,人在高度心理压力和恐惧状态下生活也会导致健康的恶化。据报道,有两名胃部长肿瘤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忙乱中医生将诊断书张冠李戴了。胃癌患者被确诊为良性肿瘤,而良性瘤患者被诊为胃癌。结果,半年后,前者竟康复了,而后者却死去了。无疑杀死他的凶手,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情绪。

因此说保护良好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古时候就有“内伤七情”之说,这种看法认为: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过伤时,会导致人的生理疾病。

从前,有一个人怀疑自己误吞了一枚针,于是他就觉得特别不舒服,甚至感到喉咙已经肿了。后来,他在无意中发现了遗失的那枚针,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吞针,满腔的疑虑终于解除了,一切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消失了。

以上的几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消耗人的生命力。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则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后果。通常,我们大家说:“心理作用在起作用”,实际上,这心理作用指的就是情绪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有些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与精神状态不佳,情绪异常有关。以高血压为例,如果情绪反应接踵而来,不断发生,首先产生间隙性的高血压,之后就转为顽固性的高血压。再以癌症为例,虽然目前离彻底揭开致癌的秘密还很远,但据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体验与癌症有关。一些充满心理矛盾、压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人容易患癌症。这样的人,由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减弱了人的免疫能力,所以容易致癌。

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即将来临、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的,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一词同义;后者是潜意识中矛盾的结果。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有较大影响。

有些学习理论家或行为主义者认为,焦虑是一种获得性行为,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并与某些情境形成联系的结果。例如,当儿童不高兴时偶然遇见一只狗,这种初次及以后见到狗时出现的回避行为,将会使儿童失去重新认识该情境的机会,并使其焦虑、恐惧情绪得到强化。其后,儿童不但对真实的狗,而且对与狗有联系的客体或情境也会因泛化作用而引起焦虑反应。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式,后来他又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能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其一致性的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的焦虑时,可见肌张力增高,出现刻板动作,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对客观上具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焦虑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可以增强信心或懂得如何战胜它而获得解脱。缺乏明显的客观原因而内心却极度不安,并伴有大祸临头、惶恐紧张的焦虑,是适应性不良的病态行为。

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除有上述表现外,还有注意力集中困难、联想和记忆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和性行为能力减退等。病态性焦虑多见于各种焦虑症,焦虑反应多见于更年期忧郁症,也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焦虑还可由非病理心理情况引起,例如维生素B的严重缺乏、低血糖综合征和边缘叶病变等引起

“有压力觉得累,没压力觉得可怕”,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安居乐业不是现代人的梦想,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时时争得上游”才是到达幸福彼岸的唯一途径。

然而,残酷的竞争无时无处不在。人们工作透支、情感透支,出现了学业与就业、工作与家庭、物质与精神收获诸多矛盾,以致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缺乏判断,觉得自己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不住瞬息万变的社会,完全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对自己要求过高,又因为达不到要求而充满自责。人们天天疲于奔命,却依然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于是,他们开始担心事业失败,担心失业随时可能降临,担心失恋,担心发生交通事故,担心自己会生癌症或别的什么重病,担心自己没有购房能力或是将来涨价了更买不起……这种担心不是一般的担忧,而是毫无理由的杞人忧天。渐渐地,人们走进了总是过度担忧威胁性事件的“怪圈”,开始了这场和焦虑症的持续博弈。

更可怕的是,患上焦虑症后,患者会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这种不合情理的担忧会严重降低其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这种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会使人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你开始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如果你感到周身乏力,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连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都没办法胜任,还时常伴有失眠、早醒或梦魇等睡眠障碍,就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焦虑了。

警惕“成功焦虑”的来袭

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增加痛苦。

——富兰克林

事业有成是令人羡慕的好事,但是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却被成功所累,患上抑郁症,痛苦得不能自拔,甚至想以死来解脱。

在某外企工作的陈女士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一直深得领导赏识。前不久,陈女士凭借自己的实力被提拔为分公司总经理,让同事们羡慕不已。但对陈女士来说,这竟成了噩梦的开始。坐上高位的陈女士压力极大,她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工作完成得不够出色,领导不满意,又怕工作中一旦出错,下属会嘲笑。这些担忧使她的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睡眠质量日益变差,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整天感到头晕、疲乏,精力大不如前,服用药物也无法减轻痛苦,最后不得不回家休息。陈女士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想通过自杀来解脱,幸被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升迁压力过大,对自己信心不足。白领人士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快,以及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如果心理素质较差或不善于自我疏解则更易罹患心理疾病。

要忙里偷闲,暂时丢掉一切工作和困扰,彻底放松身心,让精力得到恢复。此外,要保持正常的感情生活。事实表明,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遇到冲突、挫折和过度的精神压力时,要善于自我疏解,如参加文体、社交、旅游活动等,借此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李小姐每天都花大量时间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但她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因此常常失眠,食欲也不断下降。李小姐的现象并非个别,这类人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精神、生理上的反应,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由于工作的快节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这部分人都习惯于从网络、电视、电子读物上获取信息。若对网络、电子读物过分依赖,则会发展成为病态心理,严重时可能转化成强迫症。

无论个人对信息的掌握多么全面,遗漏总是难免的。况且很多时候,信息也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因此,平时感到很累的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不必整天想着信息的事情。

焦虑是一种情绪体验,一般是指人们对自身需要或未来发展、稳定性、安全性不能满足时的一种负性情绪。一定程度的焦虑既是进取心的表现,又可以激发和保持进取心。但长期的、深度的焦虑却是人格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虽然临睡前虽然喝过一杯冷饮,可上床之后,李强仍然感到心里窝着一团火,堵在胸口十分难受。他侧身取过床头的一本小说,翻了翻,却一个字也读不进去。于是熄灯,在黑暗里数数,仍然无济于事。他重新打开灯,拿出许久不曾用过的随身听,将耳塞塞入双耳,但无论是激越的还是悠扬的音乐,都无法让他心境平和。在辗转难眠的时刻,李强拨通了我的电话。电话里,他的声音显得疲倦、沮丧和不安,与以前意气风发的他判若两人。

李强毕业于北方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三年前到北京某部机关工作。开始,他满怀一腔雄心壮志,像鼓满风帆的航船那样试图急切地驶向成功的彼岸。三年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几乎不看电视不读报,更不要说参与消遣性娱乐,连学生时代最喜爱的篮球运动也停下了。虽然离家不远,可他很少与家人团聚,许多夜晚都是在办公室里独自加班,而后就凑合着搭铺过夜。但他日益感觉到,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并不在纯粹的技术领域。他一面照常上班,一面暗中寻觅调整工作的机遇。前不久,部里进行人事变动,李强是上级部门考察的对象之一。他决心抓住这次机会,并为此做了精心准备。然而事与愿违,他最终落选了。

当天夜里,他在电话里茫然地问我:“我是不是选错了路?难道我就只能平庸过一生吗?”我安慰他道:“不要太在乎结果,这不会是唯一的机会。”“但对我来说,好机会并不会有很多。”他不无郁闷地说道:“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总是心绪不宁,烦躁不安,什么事都不想做。我觉得自己都要崩溃了。我也不知道接下去该做些什么?面对失败,我才发现自己显得多么无能为力……”很显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和由此而来的焦虑。当这种对于成功过于执著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时,人们就应该多多警惕了。因为此时的我们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现代人在追求成功的竞争中取得的每一步都必须以巨大的心智、努力来换取和保持。只有掌握更多求生本领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竞争的胜利者。因此,“本领恐慌”也就随之出现。现代人要成功、要出人头地、要出类拔萃的愿望十分强烈,很难做到保持一颗平常心。长此以往,就逐渐让人失去了体味生命乐趣的能力,使思维迟钝,精神萎靡,内心紧张不安。这已成为现代人产生过度焦虑的重要根源。“成功焦虑”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遭受挫折后的自卑感。

有些人急于成功,而心理耐受力不足,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未见明显成效,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两次小挫折,就怀疑自身能力不行,从而产生放弃既定目标的念头。有的人甚至刻意从性别、文凭、长相、成长环境等方面去发现自己的劣势,以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更严重地挫伤了自信。

2.急于求成后的浮躁感。

有些人看见同龄人各有建树时,就会产生一种心浮气躁的感觉。他们急于求成,夸大、渲染自身业绩以期获得社会认同。有一位爱好写作的朋友,看见别的文友出版了著作,便将自己的习作勉强编成一册,然后四处借贷,欲自费出版。我真诚地提醒了一句:“西瓜应当成熟了才卖。”但他不以为然。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的兴趣爱好,总觉得现在的职业阻碍了自己的成功;或者与领导、同事意见不合,便认为这样的人际环境压抑了自己的创造才能。因此,他们总想着调动工作,盼望到新环境去实现成功。当期望不能实现时,他们的内心便充满了焦虑。

3.迷失目标后的茫然感。

有些人渴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却无法确认一个目标;或是目标远大,找不到通往目标的途径,感到无从下手。一位青年科员在咨询来信中写道:“我希望自己有所成就,或是功成名就,或是腰缠万贯。但目前的状况却令我悲观失望:想脱产学习没有指标;想自学考试又觉得专业不好;想跳槽不太可能;想赚钱又不得法;爱好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却学而无用……”

4.异常忙碌后的疲倦感。

对成功怀有深度焦虑的人,一方面总是感觉时间不够,常常因此疏远了亲人朋友,有时甚至与他们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持续紧张,难于松弛,并有记忆力下降、敏感多疑、易怒、失眠等症状。

毫无疑问,“成功焦虑”不但无助于成功,反而让成功成为遥不可及的梦。那么,如何摆脱“成功焦虑”的陷阱呢?

1.改变成功理念。

改变自己对于成功的不合理看法。应当明白:成功是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而人生的价值在于一个人能为他人、为社会创造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往往享有较高的名望、处于较高的地位、拥有支配较多金钱的权力,但它们只是成功的附属品,而不是成功本身。因此,越是在乎名望、地位和金钱的人,就越难成功。常见的例证是棋牌比赛中的情景:越在乎输赢的人,越难获胜。

2.学会耐心等待。

一个“耐”字意味深长。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学会忍耐,忍耐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学会忍耐却能促进事业的成功。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的道路上常有曲折与坎坷。任何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对各种困境的坚忍。面对挫折时应保持冷静豁达的心境,再将人生大目标分解成许多个小目标,使之与现实接近。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能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鼓舞我们追求成功的信心。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恰是针对于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而言的。

3.重新定位自我。

有些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高过重,认为自己就是一切,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与自负。这种精神可贺但不可取。应该客观地认识个人的能力,给自己重新定位,因为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有一天蓦然回首,历史的车轮已经匆匆驶过。

4.适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