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冒牌皇妃好调皮
12409500000113

第113章 倒霉的夏张氏

于是古小香甜甜一笑,看看一旁与初一正在商量事情的傅无眠道:“我们家七公子长得好看,性子又最是温厚善良,日常做的好事多了去了,眼下这点小事而已,大嫂不必在意!”

古小香虽然穿的是丫鬟的服色,但是那妇人也是见过好东西的,早就看出古小香和婉婉用的衣料比县城里有钱人家小姐穿得还好。见古小香愿意与她说话,连忙攀谈道:“我姓张,到不是我非得跟公子和姑娘道谢,只是之前见到你们招惹了那些拦路索财的人,有的事想要提醒你们一下。”

“原来是张大嫂!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到马车上说可好?”古小香眼睛笑得月牙一样,表情放得更是柔和,眼底却有十足的精明。

这个妇人之前在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看在眼里却一言不发,一直忍到拿到了赈济的东西才开口,看来也是心有城府的人。古小香很是好奇她要告诉自己什么。

那妇人果然没有推辞,跟着古小香上了马车,那妇人似有些犹豫地看看古小香,见她期待的样子,似终于拿定主意一般地咬了咬干裂的唇瓣,开口道:“原本我一个要靠乞讨为食的妇道人家,这些事情我不便说的。但是姑娘家公子给的这些钱财米粮,或许能救我孩儿性命。这样说来,公子对我和我的孩儿就有活命之恩,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要把我知道的事告诉你们。”

古小香只是迎合地点头,她知道妇人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她就只需要听着就行了。那妇人见古小香的态度果然安心,便将一切娓娓道来。

原来妇人姓张,丈夫姓夏,排行第九。这个夏老九家里过去是杀猪的,颇为积存了一些银钱,也不知道那位老夏屠夫是怎么想的,大约是觉得自己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便希望自家子孙能够从文考个功名。夏老九就是夏屠夫几个儿子中唯一一个能读书的,要说他虽然也不是十分厉害,但是终究是考了个秀才回来,在这小县城倒也算数得上的。

夏张氏家里父亲也是读书人,因夏家的聘礼大方,又见夏老九是秀才,就将她嫁了过去,夏屠夫又出钱给捐了个官,正是管这依兰县的粮仓。

夏老九这个活儿其实是个肥差,朝廷每年调新粮,粮仓就要出旧粮。如果完全按照朝廷的规矩,换出来的虽然是陈米,但不过是陈了一年的米,非但不会不好吃,用来做米粉或者是米豆腐之类的食物却是极好的。

所以这些陈米虽然价格不比当年新米,但也是很大一笔钱。这些出仓米自然是要卖给粮商的,进米是国家规定的税米,而出米则是按照市价,出去的米也要分等,夏老九就决定了这些陈米的等级。只要报低两等,商人们自然从省的钱里拿出回扣给夏老九。

夏老九虽然不怎么贪,一贯很有节制,但是官仓米粮何其之多,只要一点就很是足够,所以这家人的日子过得一直很是滋润。

然而从三年前开始情况就变了,夏老九带回家的钱变多了,但他的人却也变得沉默了,还开始酗酒。

夏张氏一度以为是自己男人看不住在外面有了相好,还找了自家兄弟盯着,结果没想到这一盯到被她盯出个好的来。原来夏老九身边并没有别的女人,但兄弟们却跟姐姐夏张氏报告了一点异常,那就是夏老九看管的官仓总是有马车进进出出,似乎在运送粮食。

夏张氏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因为家中也勉强算得上是书香世家,和大家小姐比较,小家碧玉若是会一些琴棋书画,自然谈婚论嫁的时候更有底气。所以这个夏张氏是识文断字的不说,家中父母兄弟也经常会说一些普通常识给她知道。所以夏张氏一听之下,就知道大事不好,夫君的活儿肯定是出了问题。

为什么她这么拿得稳呢?因为麒麟国的官仓什么时候封,什么时候开,这个是有定数的。一般要开始收粮之前一两个月放陈米出去给商户,等仓库出清之后,正好就存放当年运送来的新米。

之前也说过了,这个夏老九是要贪墨一点钱的,这不是大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这个最多算得上改善生活到当地小康水平吧!反正每年是什么时间夏老九会拿一笔银子回来,夏张氏管理账目啊,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新米收好了以后,朝廷就要让人来验看然后贴封条了。这之后就谈不上什么大笔的额外收入,基本就是夏老九的那些俸禄和手下人的年节孝敬。

米就放到第二年再卖了,中途自然没有道理打开仓库贩卖的。所以夏张氏只能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家夫君他倒卖官仓粮食。这下她可就坐如针毡了,那里面的粮食是国家用来应急的,被朝廷知道了她丈夫夏老九必须只有死路一条。

夏张氏当即给几个兄弟塞了封口费,等夏老九回来她就逼问了一番,夏老九一看好吗?媳妇已经知道了,这也没有什么好瞒的了,就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夏张氏。

夏张氏听完就蒙了,因为事情还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本来她以为估计是夏老九沾染到什么不好的习惯,或者短处给人拿住了,倒卖粮食拿银子填补上,结果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夏老九的确卖了仓粮,但并不是他自己想卖,而是某个大人物需要这笔钱,逼着他们不得不卖。

夏老九也是个读书人出身,虽然日子过得油滑了,但是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还是清楚的,如今依兰县的仓库已经差不多被搬空,他也是每天惴惴不安,跟自家娘子说起来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但是两夫妻也不能怎么办,虽然不知道那位大人物具体是谁,但是这件事其实依兰县上上下下都是知情人,也就是说夏老九的行为是众人都默许了的。于是两夫妻也不知应该怎么是好,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后来夏老九不堪折磨,自己把仓库上的事儿辞了。

本来想着是走了干净不受折磨了,可谁知道夏老九对仓库的情形很清楚,这一点就让人容不得他。某天夏老九应邀出门就没有再回来,后来被人从县城的河里捞出来, 泡得一个人有一头猪那么大。

虽然有人证明夏老九是在桥上躲奔马掉到水里淹死的,但是夏张氏心中非常明白,自己相公的死必有蹊跷。她也清楚自己不能与那些人为敌,也只能将丈夫安葬了以后默默地带着刚出生的儿子过日子。

然而夏老九一死,就有人打上了他家产的主意,一来二去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夏张氏存的银钱给掏空了,还把他们家的房子都搞了过去。张家不服便替她出头,然而夏家不知怎么走通了官府的关系,最后夏张氏被撇在一间小破房里带着儿子过得十分凄惨。

见此情形,张家便想让夏张氏另嫁,但是一旦那样她必然不能再养活自己儿子,得找人送掉,其次她觉得家产的事恐怕也是背后黑手在出力,心中不忿之外,也为了可怜的儿子而咬牙强忍。

结果正好今年依兰县招灾,朝廷的救济命令倒是到了,但是粮仓根本拿不出米粮赈济,夏张氏便只好跟着其他人一起去讨粮。也就是这样正好遇到了傅无眠跟古小香。

“这县城中衙门的人,因为我家那死鬼,我倒也认识了个七七八八。你们之前开罪的那几个人正是县衙的捕快,尤其那个用鞭子的瘦子,名叫牛六,听说是京城什么武馆当家人的徒儿。他们是真的遵命在这收买路财,因为赈济的事情抹不平,县太爷着忙才会这样。你们落了他们的脸面,恐怕马上就会招来报复!”

夏张氏眼带恨意地提醒古小香,古小香嫣然一笑,让婉婉拿了一小锭银子过来放到夏张氏手中,说是感谢她给的消息,又说彼此有缘,问了她住所之后才让她走了。

婉婉在一旁看着,好奇道:“主子是真可怜她吗?我看是挺可怜的,因为这样主子才问她家在哪儿吗?”

“当然不是!”古小香笑了笑,婉婉的武功是不错,而且也是个倾诉心情的好对象。但是就是成天脑子里想着跟师父和她报恩的事,对凡尘俗世太不了解了一些。

知道这是因为婉婉在山上长大造成的局限性,古小香再一次有耐心地解释道:“这个妇人的丈夫虽然死了,但是她却是个很精明的人,你看她有耐心等到最后才跟我说这些,而且一说就说得这么多,十有八九是因为她察觉了我们的身份不同,所以豁出去跟我说这些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能查清她丈夫死亡的真相。”

“呃,她就这么有信心?”婉婉看看古小香身上的变装,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古小香看出婉婉的疑惑,笑道:“她不是只从外表来看出来的,主要是从我们的做法上感觉到的。一般人光是听到官府两个字都腿软,哪里像我们这样敢于直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