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出身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塔塔尔市)一个工厂主家庭。先后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和爱北斐特中学。1837年,在父亲逼迫下,辍学经商。在不来梅供职时,接近激进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为报刊撰写一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文章。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利用空闲时间到柏林大学听课,学习哲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1842年服役期满后,到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同别人合营的企业任职。同宪章运动活动家来往,同时为《莱茵报》和其他报刊撰稿。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表明他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同年在巴黎会见马克思,开始同他进行伟大的合作。与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年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一次说明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是能够争取自身最终解放的阶级。1846年初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组织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团体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和马克思一起领导该同盟。之后为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了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随后又与马克思一起合写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着作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
1883年3月14日下午,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房间时,发现马克思坐在安乐椅上,已经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全世界无产者为之悲痛。3月17日,马克思生前的亲密战友、学生及亲属来到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把他和夫人燕妮合葬在一起,为他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葬礼。在葬礼上,恩格斯以极其悲痛和崇敬的心情发表了这篇演讲。
讲词精要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这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密切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成果引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妙语佳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演讲技巧
这篇凭吊演讲情感深沉、真挚,追悼马克思生平业绩,评价准确,恰如其分,心情悲痛惋惜,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激励性。讲述马克思生平业绩时,在语言表达方面,形象、生动、感人。
演讲开始,恩格斯不是直接而简单地报告马克思的去世,而是使用了一段描述性的语言,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场所、神态、情境概括地描绘出来,造成了非常鲜明的视觉形象。在这一段演讲中,恩格斯没有用一个字诉说内心的沉痛与悲哀,但却没有一个字不饱含深情,悲哀和崇敬之情借助于形象化的演讲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演讲善于运用比较手法,以增强其感信度。如在说明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伟大意义时,演讲就采用了形象化的对比方法。剩余价值的发现使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豁然开朗”,而先前人们为此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通过两个形象的有力对比,鲜明地衬托了剩余价值发现的伟大意义。又如在讲到马克思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嫉恨和诬蔑,而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时,恩格斯用了一个比喻,“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淡淡几语,就将马克思的博大胸怀、无所畏惧的战斗者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演讲结构谨严,概括性极高,给人思索的空间大。一般来说,在葬礼这种场合发表的演讲不可能过长,对一个人的评价和赞美也不可能像写回忆文章那样具体详尽。但是对像马克思这样的一位巨人,仅用三言两语对其伟大风范和无私品德作概括性极强的评述,又难以表达人们的真情实感。在这种时候,采用形象化的手法当有事半功倍之效。借用形象的描绘,既可避免文字的冗长,又能恰切地传达出人们的内心感受,而且又富有感染力。特别是在举行葬礼之际,形象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比那些干巴巴的讲述、评价更易打动听众。
演讲详略得当,评说得体,重点突出。在论述马克思两个最伟大发现时,使用了比较多的文字,而对马克思的其他发现仅是顺带一提,或者干脆就用概括性极强的语言予以指代,并未具体点出。这样就突出了重点,避免了因平均用力而出现的零落分散之感。但在具体论述时,恩格斯的语言是层层递进式的,如“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这样一个发现,这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这种递进式的语言,在突出重点时,又并未忽略一般,而是以“点”带“面”,用“面”烘托“点”,具有绿叶扶红花、相互反衬的效果。再比如,演说论述马克思在理论上卓越贡献后并未止步,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是一个关注现实,并以实际行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家,在指出马克思有过许多敌人后,又接着指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随着演讲的层层推进,马克思功盖天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有力揭示和表现。
逸闻故事
1843年,恩格斯来到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的公司里工作。不久,就认识了爱尔兰青年女工玛丽·白恩士。
玛丽出身于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个染色工人,她本人在曼彻斯特的一个棉纺织厂做工。比恩格斯小一岁的玛丽作风淳朴,性格爽朗,举止大方,有着用诗人维尔特的话来说“野蔷薇”
般的美丽和“黑亮勇敢的目光”。恩格斯爱上了玛丽。
恩格斯的父亲是有名的工厂主,颇有钱财,恩格斯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酷爱音乐,知书识礼。在他们看来,长子恩格斯的这门亲事大大违反“门当户对”的陈规,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但是,恩格斯爱玛丽的人品,他同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实行了彻底的决裂,不顾家庭的反对和世人的讥讽,毅然和玛丽开始了共同生活。从1843年到1863年玛丽去世,他们在一起幸福地度过了二十个春秋。
恩格斯在晚年写的一封信(1888年10月17日)中这样说道:“根据我自己家里的经验,父母很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公正地对待违背他们的意愿而进入家门的女婿或媳妇。不管父母怎样相信自己的意图是最好的,但是这些最好的意图多半只会造成家庭新成员的痛苦,而且间接给自己的儿子或女儿造成痛苦。”
1868年的一段时间,马克思十三岁的小女儿爱琳娜在曼彻斯特恩格斯家中做客。恩格斯很喜欢爱琳娜,给她画了一张素描。但为了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并且不让孩子知道作者是谁,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把素描寄到伦敦马克思那里,请他再把素描用信封转寄给爱琳娜,信封要用别的笔体书写。
马克思很乐意地充当了恩格斯的同谋,忠实地完成了恩格斯的委托,而且第二天就写信给恩格斯,说爱琳娜将要收到从英国某疗养地寄去的一张素描。
几天之后,爱琳娜果真收到陌生的信件和自己的素描,不由得十分惊讶。恩格斯看到自己耍的花招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那颗热爱孩子的慈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