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态度
1252500000026

第26章 改变态度,开创职场双赢(3)

“现在的自己永远是有待完成的”,格斯特的这句话说的便是这个意思。格斯特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诗作,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位诗人。他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望着他理想中的自我,而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我。

他还说:“在去年暑假里,我便是如此,我发觉我所希望的那个自我比现在的自我要聪明一些。在我那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茅舍里,我列出了一个表,一方面写出我所要的东西,一方面写出我所不要的东西。这个表使我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快乐。”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明白使你成功或失败的不是某种职业,而是你对自己以及职业的态度。伟大的目标应是“你必须在实现之前,先看到它的伟大”,这时,你就会远离和一般人做比较的心态,并拥有十足的自信心。

如果你期望伟大,你就必须每天朝着目标工作。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伟大的目标不放。

善待压力,做一个越打越转的陀螺

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或玩耍过一种叫“陀螺”的玩具,它是一种只有在外力抽打的情况下,才会旋转的玩具,而且外力越强大,它旋转得越快。身在职场,我们要学习陀螺的精神,在压力面前让自己永葆旺盛的斗志和持久的耐力。

人在职场,不可能没有竞争压力,但许多人视竞争对手为心腹大患,视异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欲除之而后快。其实,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都有危机感,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加拿大有一位享有盛名的长跑教练,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好几名长跑冠军,所以很多人都向他探询训练秘密。谁也没有想到,他成功的秘密仅在于一个神奇的陪练,这个陪练不是一个人,而是几只凶猛的狼。

因为这位教练给队员训练的是长跑,所以他一直要求队员从家里出发时一定不要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必须自己一路跑来,作为每天训练的第一课。有一个队员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而他的家并不是最远的,教练甚至想告诉他改行去干别的,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队员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钟,教练惊奇地发现,这个队员这天的速度几乎可以打破世界纪录。

原来,在离家不久经过一段5公里的野地,他遇到了一只野狼。那野狼在后面拼命地追他,他在前面拼命跑,最后,那只野狼竟被他给甩下了。

教练明白了,这个队员超常发挥是因为一只野狼,他有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使他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

从此,这个教练聘请了一个驯兽师,并找来几只狼,每当训练的时候,便把狼放开,没过多长时间,队员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日本的游泳运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人说,他们的训练方法也很神奇:日本人在游泳馆里养着很多鳄鱼。

队员每次跳下水之后,教练都会把几只鳄鱼放到游泳池里。几天没有吃东西的鳄鱼见到活生生的人,立即兽性大发,拼命追赶运动员。而运动员尽管知道鳄鱼的大嘴已经被紧紧地缠住了,但看到鳄鱼的凶相时,还是条件反射似的拼命往前游。

无论是加拿大人还是日本人,他们无疑都掌握了这样一个道理,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敌人强大到足以威胁你的生命时。敌人就在你的身后,只要你一刻不努力,生命就会有万分的惊险和危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的精神,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漠不关心,只关心个人;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只有少数人勤奋,有抱负,富有献身精神,他们能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人们之所以天生懒惰或者变得越来越懒惰,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逸的感觉;另一方面,人的懒惰也有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由于每个人都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便在所难免。

此时,如果引入外来竞争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们立刻就会警觉起来,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节制。

所以,善待你所面对的压力吧!千万别把它当成你前进的“绊脚石”,而应该把它当做你的一剂强心针,一台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欢迎生活、工作中的一切压力吧,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你成为一只旋转得越来越快的陀螺。

正确的态度让你的能力得以施展

如果把一个人的工作事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能力、才华就是一砖一瓦,没有它们,大厦是不可能建立的,因为这是构建大厦的基石。一个人的态度好比建筑设计师的大脑,它能决定把大厦设计成什么式样,也能决定用哪些砖哪块瓦,以及怎么用。如果态度出了问题,整座大厦的建筑也将出现错位,只有正确的态度才能让你的能力与才华得以施展。

张艺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诚挚、热爱和忘我投入。正如传记作家王斌所说的那样:“超常的智慧和敏捷固然是张艺谋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惊人的勤奋和刻苦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拍《红高粱》的时候,为了表现剧情的氛围,他带人亲自去种出一块100多亩的高粱地;为了“颠轿”一场戏中轿夫们颠着轿子踏得山道尘土飞扬的镜头,张艺谋硬是让大卡车拉来十几车黄土,用筛子筛细了,撒在路上;在拍《菊豆》中杨金山溺死在大染池一场戏时,为了给摄影机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更是为了照顾演员的身体,张艺谋自告奋勇地跳进染池充当“替身”,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摄影师满意为止。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二话没说,下农村了。

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就吃住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每天他与老乡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暴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制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影片中那不足一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受罪。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疼;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垂死前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张艺谋因此而荣获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第1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8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导演吴天明这样评价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演员都能下艺谋这样的苦功,我国银幕上虚假的表演不是可以大大减少吗?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都能像艺谋那样全身心地扑到事业上,中国电影还愁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吗?”吴天明的这段话,对于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是很好的诘问。

在电影界,还有两位大家熟知的人物,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他们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他们就是影星刘德华与电影人王晶,这两个人被业界戏称为“劳模”。

王晶在称赞刘德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现代的年轻人有谁能有刘德华七分的勤奋,那么他想不成功都难。”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德华自己也曾如此评价过自己:“演戏要讲天分。有人天赋很高,他一出手就水平不凡。但也有些人本身天资一般,那想成功就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我代表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希望有自己的事业,但并不是天才。我的努力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和我一样。”

而电影人王晶成功缔造三颗华语影坛巨星也是和他勤奋工作的态度难以分割的,这三位巨星分别是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王晶从19岁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始,为了能学习到影视制作的技术,他从来没有准确的下班时间。他总是在忙完自己的工作之后,主动问他人是否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如果别人不让他站在旁边,他就远远地观望,一旦看到对方似乎正缺少一个助手,他会如同神兵一样突然降临。

王晶的这种勤奋和敬业的态度让他以最短的时间学会了如何制作电影,并在后来创造出像《赌神》、《逃学威龙》、《倚天屠龙记》等影坛票房神话。因此,有人称王晶为“鬼才”,说他比“天才”多一分勤奋,比“人才”多一分不羁。

伯格从美国西北工学院结业后,决定利用他所学的商业技巧,推销他的专长和服务。他先想好适合自己的职务以及希望的待遇,然后在广告费符合预算的日报上刊登了以下内容的广告:

工程界务实的主管先生:

你是否愿意让一个电机系毕业生,以不支薪的方式工作一个月,用以表现他的能力?我是电机系毕业的高才生,对公司非常忠诚,做事可靠、有耐心、平易近人,能与同事和睦相处。我充满热诚,并且不断地充实自己。

广告刊登之后,他收到了数百封回函。美国钢铁公司的一位主管写信给他:“你下星期三到纽约总公司来见我,如果你真的那么优秀,可以一块儿把行李带来,准备和我一起到工厂上班。”

伯格见到钢铁公司的主管之后,立刻递上一份装在牛皮纸袋中的已经打印好的资料,非常详细地介绍自己,包括教育背景、籍贯、嗜好、经历等个人资料,还附有一张近照及一份咨询人的名单。

在一个月的试用期里,伯格积极地投入公司的工作中,经常主动地为这位主管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而且主动地要求一些任务。一个月后,他不仅得到了这份工作,而且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公司还给他补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从第二个月起,他拿到了一份比那些和他同时进公司的同事高1/4的薪水。

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工作程序烦琐复杂也好,简单易行也好,都需要我们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敬业、勤奋,这些品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会过时。

积极的态度是企业前进的助推器

员工的态度决定他的工作表现,而优秀与卓越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并能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如何生长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供给养料。但是那些态度不良的员工就是企业里的蛀虫,如果不及时“除害”,恐怕真的会发生“蚍蜉撼大树”的事情。

张明是通讯部新来的主管,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在工作上所显露出来的过人才华,使她很快就成为公司的明星人物。然而过了不久,大家发现:

他的手机总是叮叮作响,仿佛有接不完的私人电话,和下属的谈话也老是被这样的电话打断。时间长了,同事们都颇有微词。

部门例会,他迟到了,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谨慎地点头致歉,而是旁若无人地走进会议室,依然嚼着口香糖;当其他同事发言时,他不是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就是拿着笔在纸上涂鸦。

张明在项目决策上很难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同事们也承认大多数时候他提出的方案是相当有创意的,但他对于其他方案所流露出来的不屑一顾的态度,却怎么也让人难以接受。

几个月后,通讯部经理调到其他部门,通讯部经理一职虚位以待。张明认为自己自然是首选。但结果,他落选了。在讨论这一职位的人选时,总经理认为张明“恃才自傲,难与他人合作,难以胜任经理一职”。

是的,张明确实已经具备了过人的才能,但他在工作态度上却出了问题。张明式的人物很难给公司带来活力与动力,他自己在公司也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