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1258000000010

第10章 慷慨仁慈 广播爱心—仁爱心 (1)

让自己有一颗仁爱心

1敞开心扉爱他人

生命的最大价值是向他人施予爱心。这个道理,一般要经过一定生命过程的提示,许多人才能认识到。

你要养成一种可爱的性格,就要与人交往。你不能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而还要让别人来喜欢你。

你要喜欢别人,你要仔细研究他们、观察他们,对于他们的兴趣、嗜好、希望、惧怕等等,都要了如指掌,而且你对于这些东西都应当表现出很重视的样子。

不要吝啬你的爱心。或许会有极少数的人不喜欢看你几眼,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你而言,永远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喜欢那些冰冷、自私的人的。

爱自己,也爱别人,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最大价值。这是追求成功者需要的心态之一。这些来自于正确思想的巨大力量可以巩固和完善我们的优良品格。懂得这一人生秘密的人往往抓住了通行于世界的根本原则,能够认识到世间事物的美好与真实性,并过上一种真实的生活。

我们很难估量施予的心态对我们生命的价值大小。无论发生什么,都应该去直面生命,用健康的、快乐的、乐观的思想去直面生命,都应该满怀希望,坚信生命中充满了阳光雨露。传播成功思想、快乐思想和鼓舞人心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敞开心扉,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他们是世界的救助者,是负担的减轻者。

要学会敞开心扉爱他人,让仁爱心就像玫瑰花儿一样散发芬芳。当关爱的思想治愈疾病、为创伤止痛的时候,当那些与此相反的心态带来痛苦、郁闷和孤独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领悟到了博爱的真谛。

一些人多年以来对其他人怀有深深的嫉妒甚至仇恨,尽管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种心态使他们无法最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并因而破坏了他们的幸福。不仅如此,他们还营造了一种充满敌意的氛围,容易使得对他们有成见的人群起而攻之,容易引发冲突,这样,他们的整个一生都因此而受到束缚。

我们心中绝对不能有嫉妒、仇恨和居心叵测的思想,也决不能让心灵受到各种不利情形的束缚,否则,我们必定会因此而付出很大的代价。

当一个人对他人怀有不友善甚或仇恨的思想时,他就无法做好他的工作。我们的各种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的水平。怨愤、嫉妒和仇恨可称得上是毒药,而这些毒药对我们身上那些崇高的东西又是毁灭性的。要记住,我们一定要用博爱的心态去化解敌意,否则,我们便无法做好我们的事业。

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是一种善意的情感。有些人一辈子都少有恼怒,有些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心境平和的状态,他们的生活很轻松、快乐、美好和幸福甜蜜。这是因为他们爱天下的人,所以天下的人也爱他们。

2为他人着想

有的人,非常无私,慷慨仁慈,交际很广,并且亲切善良,有着高尚的灵魂,总是为他人着想,并且为周围的人所爱戴,他们就像光明使者。这类人生来就是快乐的,无论身处的环境怎样,他们总是高高兴兴的,对任何事情都很满意。在他们的视力所及之处都是愉悦和美丽的。如同蜜蜂从每朵盛开的花朵中采集花粉那样,他们也拥有一种提炼快乐的法术,甚至可以让阴霾的天空充满灿烂的阳光。在病房里,对病人来说,他们常常比医生更有用,比药物更有效。所有的大门都向这些人敞开,他们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

常为他人着想的人是迷人的人。我们没必要对如何去感受他的伟大来做一番介绍,如果在一个失意的日子,你在大街上遇见这样的人,你就会觉得心情似乎好多了。

在英国的一所古老的庄园人们信奉着这样一段话:“真正的绅士是上帝的仆人,是世界的主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美德是他的事业,学习是他的娱乐,知足是他的休息,快乐则是他的回报;上帝是他的父亲,耶稣基督是他的拯救者,圣人是他的教友,而所有需要他的人都是他的朋友;热忱是他的牧师,纯洁是他的侍从,节欲是他的厨师,温和是他的管家,好客是他的仆人,节约是他的出纳,仁慈是他的看门人,谨慎是他的搬运工,虔诚则是他家里的女主人,这些人在最恰当的时候为他服务。这样,他的整个家都是由美德构筑起来的,而他就是这个房子的主人。这样的人必然会将整个世界带上通往天堂的道路。一路之上,他努力着,尽其所能,他给自己带来了灵魂的满足,给他人带来了心灵的快乐。”

仁爱的心使你的人生永不匮乏,帮助你激发力量,战胜困难,超越竞争者,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施予他人就是施予自己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做着一些对他人有好处,却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事情。我们也许会嘲笑他们,说他们傻。其实,他们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向别人施予爱心,你终究会因此而得到回报,所以也就等于向自己施予了爱心。

曾经有一名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懊悔自己出门时为什么不带上照明的工具。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点灯光,并渐渐地靠近。灯光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来也顺畅了一些。待到他走进灯光时,才发现那个提着灯笼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

商人十分奇怪地问那位盲人说:“你本人双目失明,灯笼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

盲人听了他的问话后,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我打灯笼并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人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不能帮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

这位盲人用灯火为他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也因此保护了自己。正如印度谚语所说:“帮助你的兄弟划船过河吧!瞧!你自己不也过河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是可以治疗彼此的伤痛的。

《向导》杂志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登山事故:

有一个人遭遇到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由于他的穿着装备无法抵挡风雪,以致手脚开始僵硬。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

结果他遇到另一个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几乎冻死在路边。他立刻脱下湿手套,跪在那人身旁,按摩他的手脚,那人开始有了反应。最后两人合力找到了避难处。

之后别人告诉故事中的主角,他救别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脚僵硬麻木,就是因为替对方按摩而消除。

“善心”是从不损失的投资。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他又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

学会赞美他人

青少年朋友,你曾经经常赞美过你的同学、朋友吗?如果没有,读读我们的文章,我想你该开始行动了,让自己有一颗赞美他人的心。真诚的赞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别人来说,他的优点和长处,因你的赞美显得有光彩;对自己来说,表明了你已被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去称赞别人。

渴望赞扬是每一个人内心的一种基本愿望。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落后的学生,过多的处罚和批评是无济于事的。这些学生粗一看简直一无是处,但你只要找到一件值得赞美的事,对他们予以赞美,他们就会好上一阵子,似乎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赞美固然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往往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的赞美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由于小小的误会或久未接触,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一定的距离。消除这些距离的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这样,双方的关系和感情将会变得融洽。

将别人挂在心上不仅可以减少自己的烦忧,而且有利于认识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乐趣。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每到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就一定会和遇到的人谈谈话。他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而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他会赞美理发店的女服务生眼睛或头发很美。他会问她们理发时站一整天累不累,问她们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干多久啦,帮人理过多少次啦。教授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这会令工作了一整天的搬运工精神振作。一个酷热的夏天,教授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挤得水泄不通、闷热无比,而服务又很慢。服务生终于过来把菜单递给教授,教授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教授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19年,你是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你使我们对这个职业充满了信心。”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送花者手染余香。”一个常跟搬运工握手,又能对厨子表示同情的人,你能想像他们会终日愁眉不展吗,他们是不需要心理医生的。

“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如是说。

19世纪初,伦敦有位年轻人立志做一名作家。他好像什么事都不顺利。这位年轻人还时常受饥饿之苦。他几乎有4年的时间没有上学。他的父亲铛入狱,只因无法偿还债务。最后,他找到一份工作,在一个老鼠横行的货仓里贴鞋油底的标签,晚上在一间阴森静谧的房子里,和另外两个男孩一起睡,那两个人是从伦敦的贫民窟来的。他对自己的作品毫无信心,所以他趁深夜溜出去,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出去,免得遭人笑话,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都被退稿,但最后他终于被人接受了。虽然他一点钱都没等到,但是一位编辑夸奖了他。这位编辑发现了他的才华。他的心情太激动了,为此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乱逛,泪流满面。

你也许听过这个男孩,他的名字叫查尔斯·狄更斯。因为一个故事的付梓,他所获得的嘉许,改变了他的一生。假如不是这些夸奖,他可能一辈子都在老鼠横行的工厂做工。

实际上,我们也似乎经常犯类似的毛病。有的时候,我们对好的地方,总会视而不见。而不好的地方就像眼中钉一样,一点点就会刺得我们跳起来。

如果这样的毛病也表现在你身上,也许你应该开始养成赞美他人的习惯了。

赞美是件好事情,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做到的事情。

所以,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赞美方法:

①尊重事实,用词得体

赞美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在开口称赞别人之前,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有没有事实根据,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赞美是站得住脚的。

用词也要得体。一位母亲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很欣慰。”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但是如果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子中,没有一个赶得上你。”那可能就会使孩子因过分骄纵而导致相反的结果。

②曲线赞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