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1258000000016

第16章 宽以待人 广纳百川—包容心 (1)

学会包容

包容心是良好心态的代表,也是最需要加强的修养之一。乐观、上进、包容是分不开的。眉间放一字“容”,不但自己轻松自在,身边的人也能感受到你的温暖。

包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包容是以退为进、积极的防御。包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是包容。

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包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勉强他人。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提出的方案就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汲取其精华。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执著于他人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这样既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对别人也是一种阻碍。

背叛固然是能给我们造成巨大伤害的一种敌对行为,但它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生活和工作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制止危机的蔓延。

包容不是纵容。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因为你的过度的包容,恰恰显示了你的软弱。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包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有人说,包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包容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包容。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于是勃然变色,怒从心头起。此种生理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于己毫无益处。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睚眦必报,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自以为是的倾向,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自己也弄得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以包容心来处世,也要包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再患得患失。包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包容。只有对自己包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包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达到一定限度,往往会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包容是一种美德

有很多人,遇到挫折后,不是去寻求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而是把一切原因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喜欢迁怒于别人。挫折心理都是由刺激即挫折源引起的。自然逆境引起的挫折没有人为性,而社会逆境和个体自身因素引起的挫折都具有人为性的特点,这样就必然涉及挫折后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

社会逆境引起的挫折,挫折源都是人为的。对于有意为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受挫折者该如何对待呢?是耿耿于怀,视为永远的敌人,还是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呢?应该是后者。因为,迁怒于别人只能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对排除困难没有好处。因此,受到挫折者也应该善待别人。

包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如果不包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那么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后果。包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同时,不包容往往会最直接地影响人的健康,那些不肯包容别人的人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包容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获得一次心理上的升华——一个可以称为再生的心理净化过程。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楚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责任,以及拒绝包容后会带来的后果,这样包容的功效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包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一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有包容的胸怀。包容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很消极,但真正的包容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我国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也主要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得来。”而人际关系的失调严重伤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学会包容。包容得到的收益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适应。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到包容,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杰佛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在杰佛逊未来得及开口时,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二人的友情自此破裂,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直到后来杰佛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时,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冲口而说出:“我一向喜欢杰佛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佛逊。杰佛逊也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包容是为了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出的,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是体现在能否包容他人这一点上。这就决定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人们在选择自己所追随的目标时,也往往是以包容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包容的人能以德服人。

人生在世,难免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怎样活得痛快,活得潇洒,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只要你豁达些、宽容些,你的窘境很快就会得以摆脱。

学会宽厚待人

人人都可能做出尴尬的事情,生活中也随时可能碰到尴尬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的人一定会觉得颜面尽失,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为他找一个台阶下,不但能立刻博取对方的好感,而且也会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周恩来总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建国初,周恩来总理率团慰问驻旅大的前苏联军队。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的一位同志当场做出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得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下的失误使他很没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周总理不失时机地给对方找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慢慢重复了译错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等翻译准确地翻译出来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了一杯。周总理的善意举动使苏军的将领和那个翻译都特别感动,晚宴十分成功,尽欢而散。

周总理的这种宽厚的行为告诉我们,要给出错的人面子和“台阶”,因为此时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都特别强烈,如果你能帮他保住面子,维护他的尊严,他会对你产生非同一般的好感。而你的这种举手之劳,也许会对你以后的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试想,如果连周围接触的人都适应不了,又如何能够受人爱戴与尊重?又如何能够获取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又如何能够实现竞争与合作,并达成成功的人生呢?

假如我们掌握了真理,而别人却只拥有谬误,我们也会让别人丢脸而毁了他的。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在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扩充自己的肚量

做有包容心的人,需要胸襟开阔。胸襟是否开阔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重要标准。胸襟狭小的人,鼠目寸光,只看重眼前利益;胸襟开阔的人,目光高远,不计小利,以大局为重。

一个能够创出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只有养成了坦然面对、包容一些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宽容人呢?要做到胸襟开阔,一般需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做到“得理让人”、“宽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