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学
1289500000004

第4章 Chapter1 恋爱的无意识之谜 (3)

剩女在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时,很少有能像邓佑真这样主动的。我们通常的表现都是不积极、不主动、守株待兔。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好男人。更何况,即使真的有好男人走过来,我们不主动凑过去,他怎么会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呢?

爱情就如同一场博弈,我们却常常陷入“表白的困境”。比如说,我们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但不知道他对我们是什么感觉。那么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要追求,争取机会。女人追求男人,可能首先要突破自己心理的困境。追求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对方感受到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对自己有同样的心意,所以两个人就在一起了。套用童话故事的结尾,“从此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一种是对方不想接受自己的心意,拒绝了。从此之后,两个人见面都挺尴尬。

相对于后一种做法,前一种往往意味着风险,可是爱情就是一种风险投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追求了,表达了,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喜欢,那么即使是被拒绝了,也问心无愧。可是如果一直将爱埋藏在心底,到最后就只能带着遗憾离开。即使是过了许多年再追忆,可能还是满腹遗憾、悔不当初呢。所以希望自己幸福的女人,一定要勇敢主动向心仪的他说出自己的爱。

爱之深,恨之切:豪猪的两难处境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各种感情中,爱和恨是最强烈的感情。爱和恨这两种感情都与感情指向的对象密切相关,因此就像硬币的两面,是同时存在于情感之中的。就像是在寒夜里相互取暖的豪猪。靠得太近,身上的刺会伤到对方;离得太远,又只能挨冻。于是,两只豪猪就必须寻找一个最合适的距离,既能保持温暖又不至于伤害彼此。精神科医生贝拉克将其称为“豪猪的两难处境”,他认为这样的关系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爱与恨交织的感情纠葛。这种爱恨难解的情愁不禁让人想起了《神雕侠侣》中杨过和郭芙之间的复杂纠葛。金庸在小说中写道:

郭芙因为杨过哄骗武氏兄弟说自己要和她结亲的事情来找杨过。杨过起先不知,只微笑道:“郭伯伯要你来吩咐我什么话么?”郭芙说道:“不是!”又问:“郭伯母产后平安,已大好了罢?”郭芙脸上更似罩了一层寒霜,冷冷地道:“我妈妈好不好,也用不着你关心。”

心高气傲的杨过哪里肯就这样退让与人,受到了郭芙这样的奚落,顿时也是胸生闷气,心里就想着:“你父亲是郭大侠,母亲是黄帮主,便了不起么?”于是,便哼了一声。郭芙道:“你哼什么?”杨过不理会她,自己又哼了一声。郭芙大声道:“我问你哼什么?”杨过心中好笑:“毕竟女孩儿家沉不住气,我这么哼得两声,便自急了。”说道:“我身子不舒服,哼两声便好过些。”郭芙怒道:“口是心非,胡说八道,成天生安白造,当真是卑鄙小人。”

杨过起初对郭芙没由来的一骂感到迷茫,但是终究猜出了可能是他哄骗武氏兄弟的言语给郭芙给知道了。就忍不住笑道:“郭姑娘,你是怪我跟武家兄弟说的这番话么?”郭芙低沉着声音道:“你跟他们说些什么了?亲口招认给我听听。“杨过笑道:“我是为了他们好,免得他们亲兄弟拼个你死我活,伤了老父之心。这些话是武老伯跟你说的,是不是?”

郭芙道:“武老伯一见我就跟我道喜,把你夸到了天上去啦。我……我……女孩儿家清清白白的名声,能任你乱说得的么?”说完这话,郭芙也是两行清泪流出。

这个时候,杨过后悔自己逞的一时口舌之快,终究是轻薄了郭芙的名声。可是这种惭愧的情绪没过多久,杨过就被郭芙惹怒了。因为郭芙拿出了小龙女的淑女剑,说小龙女希望他们两个能够凑成一对。

这样的话对杨过是一个莫大的伤害,他几乎想都没想,就说了一句:“谁要跟你是一对?”郭芙自幼生性骄纵,连父母也容让她三分,武氏兄弟更是千依百顺,那里受得这样的重话?她转述小龙女的说话,只因杨过言语相激,才不得不委屈说出,岂知他竟如此回答,听这言中含意,竟似自己设成了圈套,有意嫁他,而他偏生不要。于是才有后面郭芙借替妹妹报仇之名砍掉了杨过的一条手臂。

读到这段情节,人们常常责怪郭芙下手太狠。可是,当人们再读到十六年后故事的后续时,虽然未必能认可郭芙的行为,但多少会对她多几分体谅。

十六年后,襄阳城被围。郭芙的丈夫耶律齐和杨过同时被困在敌兵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郭芙担心之余突然明白了,比起自己的丈夫,她对杨过的担心更多。原来,她一直是爱着杨过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仇恨。因为自己爱着他,但是他并不爱自己,所以才会选择报复,把自己心爱的却不能得到的东西毁掉。

生活里,像郭芙这样的女人并不少见。有些女人不是没爱过,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爱。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没有任何理由地恨一个人,或者突然对一个男人生出抱怨的情绪,但是他并没有惹到自己。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感情,因为恨的反面是爱,当恨意出现的时候,爱情也许就在不远处候场呢。

明确了自己的心意,还要及时地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白我们在想什么。现实中,有些女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含蓄,虽然给了暗示,但是对方可能会感受不到。情感信号没能对接的两个人,就没有办法开始恋情。如果因为自己的矜持而错过了一段幸福的恋情,那么就只能给自己留下遗憾了。

恋爱“满招损”:女人必知“超限效应”

每次读到张爱玲,都会有一些心疼的感觉。许多人都不明白,那么通透的女子,怎么会爱上胡兰成这个玩弄风月的汉奸。

自古才女多寂寞,她爱上的,也许并不是胡兰成这个人。只是在她最需要的爱情的时候,这个男人恰好出现,于是她变把他包装成了自己爱的那个人,沉迷其中,不愿醒来。不在乎他是汉奸,不在乎他一边花自己的钱一边在别处养着别的女人。她爱上的,只是爱情本身。有的时候,女子太有才并非幸事。太有才的人是很难找到知音的,所以伯牙才会在子期坟前摔琴,终生不复鼓琴。那种心灵碰撞的灵魂交融,张爱玲不曾寻得,唯有寄托于爱情。

对于很多才女来说,爱情无疑是孤独的附体,包裹那颗柔软易伤的心灵。在孤独至极时产生的爱情大都是盲目的、任性的、不顾一切的。也许一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爱情皆来自于寂寞的爆发。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的时候,胡兰成是有妻室的,并且因政治原因曾在南京入狱。她却对这一切都不以为意,只觉得爱是自己的,其余的都是别人的,无需考虑。在有意无意中,这个天才女子自愿将自己的智商降为了零,只是盲目地投入、盲目地去爱。

而胡兰成,在张爱玲面前亦从不掩饰自己的浪子本性。张爱玲明知他不爱家、不爱国、做事荒唐无所谓,可依然觉得他会好好爱自己,因为眼前这男子,是说过要给她现世安稳的。甚至当胡兰成告诉她自己是个没有离愁的人,张爱玲也只是一味地欣赏。不曾想到人若冷酷至此,不是无情又是什么?

在送给胡兰成的第一张照片后,张爱玲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爱让高傲的她变得谦卑至此,然而她却没有想过,一个男人得知已经彻底征服了面前的女人,便会很容易对她失去兴趣,不再神魂颠倒。爱与谦卑可以在心里,却没必要告诉他。爱到一百分,只告诉他十分即可,否则太多的爱便会令他不自觉地看轻了你。

婚后不到两年,胡兰成在武汉娶了护士周训德,在温州又与范秀美有了情事。他以张爱玲通透豁达慷慨为由,明目张胆地欺负她。张爱玲去温州看胡兰成,胡兰成不喜反怒,还说:“夫妻患难相从,千里迢迢特为来看我,此是世人之事,但爱玲也这样,我只觉不宜。”胡兰成将张爱玲安排在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旅馆里,白天陪她,晚上陪范秀美。尽管胡兰成没有告诉张爱玲自己与范秀美的关系,然而聪明如她,怎不一望即知?她黯然离去。

她是一个多么骄傲而不合流俗的人,走后很久终于下定决心:“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聪明如张爱玲,亦会遭遇旷世浪子,亦会伤心萎谢,实在令人叹息。恋爱中的女人容易盲目,以为只要一切都听他的就可以获得他永远的爱恋。其实不然,当他腻味了你的一贯顺从和忍耐时,他就会觉得你淡而无味,浪子的本质注定了风流一生,又怎会独为某个女人而改变,而停留呢?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但这恰好是她的致命弱点。太爱一个人往往就是失去他的前兆,遇人不淑是从爱的最初太过于盲目而埋下的必然后果。

心理学上有种超限效应,是指由于人的机体受到刺激过多、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而引发的心理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恋爱就像一个容器,太多了就会溢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容器里的液体被蒸发时再添上一些,留有空间,同时还有不断灌注的幸福。别让爱成为一种负担,无论是自己的或者对方的,更别让自己过重的爱情称为别人手中的把柄和软肋。

故而,同为才女,与张爱玲的悲剧相比,林徽因则聪明得多。她虽然喜欢徐志摩,为他写《你是人间四月天》,但却没有选择他。徐志摩为她离婚,为她反驳自己的老师——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得罪了不少朋友。但是林徽因是冷静的,“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她未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徐志摩,应该说是十分明智的。徐志摩是一个责任感相当淡薄的人,明知自己不爱张幼仪,明知这样都会给双方带来伤害,他依然娶了她。张幼仪怀孕后徐志摩要求她将孩子打掉时,张幼仪犹豫不决,徐志摩竟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从中可以看出徐对待责任的态度。徐志摩是个浪漫的情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林徽因洞若观火。她选择了踏实的梁思成,获得了一生的宠爱与幸福。除了拥有梁思成的爱,她还拥有了哲学大家金岳霖的真诚情意。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一辈子比邻而居。女人如斯,人生也没什么憾事了。

选择决定命运,所有的结局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无论在选择恋爱的时候,还是在恋爱之中,女人的智商都不能降为零。无论有多么的狂热,一定的理性还是需要的。不要以为将自己完全地付出就一定会收获幸福,恋爱有时候也要三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