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快乐才是福
1289700000043

第43章 给你的生活装点一些时尚和诗意 (3)

到大自然中体验生命的活力

走向大自然,便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旅游,走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是通往健康长寿的一条康庄大道。事实上,不管是登山远望,还是江湖泛舟,对身体都是一种锻炼。旅游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旅游者不论是置身于名山大川还是观赏名胜古迹,满目美景,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烦恼、郁闷会一扫而空,使人胸怀开阔、思想豁达,有益于抑制生理上的衰老。所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换一换新鲜空气,望一望青山绿水,听一听柔和的风声,活动一下筋骨,游一游宁静的山林古寺,不仅是心理上的需求,也是生理上的需要。它既能使人心旷神怡,使大脑得到休息,精神得到振奋,视听功能得到调节和恢复,又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养生健身,延年益寿。

选择健康,选择自然浴

在大自然环境的作用下,身体就会受到良好影响,可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自然条件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同,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利用自然条件,调节身体的功能,就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3种自然浴,希望老年朋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由选择。

1日光浴

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一定的顺序和时间接受阳光的照射,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太阳辐射的光线,主要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可见光是肉眼所能看见的光线。阳光看起来似呈白色,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所组成,其中红、黄颜色可引起血管扩张、组织充血,蓝、靛颜色可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老年人一定会很惊诧,原来光也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2空气浴

人体直接与周围空气接触,利用自然界的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就叫空气浴。

空气浴实质上是人体对温度、湿度、气流等因素的综合利用,也是通过人体接受周围空气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达到增强体温调节功能,增强呼吸和循环的功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等。空气浴一般将体表暴露在周围凉爽的空气中,接受微凉空气的刺激,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阴离子,尤以江、河、海洋及山涧瀑布旁为多,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可使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空气中的阴离子一般室外比室内多,农村比城市多,水源丰富之处比干燥地区多。

3水浴

利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促进健身或恢复健康的方法为水浴。

皮肤与水接触后,皮肤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水有静水压力和浮力,静水压力压迫胸腹部和四肢,可加强呼吸运动和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水的浮力可使人在水中失去原有的重量,有利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活动。

从水墨丹青中寻找乐趣

天下画家寿星多

人们都说画家能长寿。老年人对画家能长寿的秘密都很感兴趣,很想揭开这神秘的面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整理一本《长寿经验谈》的书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画家长寿的奥秘在于终身从事一种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艺术劳动。每绘一幅画,从艺术构思到完成创作,不但比常人先感受到美,且充满美感的体验和表达。山水的风光美,花鸟的姿色美,生活的真善美,艺术的形象美,既使画家的情感得以宣泄和满足,又使其身心始终处于欢愉、希望、恬静、稳定的和谐状态。黄公略说:“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一语道破绘画之养情怡志、娱乐身心的作用。

绘画时寄情丹青,游名山大川,以天地清灵之气荡涤心中的混浊之气,可养心益脑,气平血和,强身健体。为养生而学绘画者不必过于拘泥、认真,贵在取其书画具有的调抑练形的养生意义,而不在于绘画的水平高低。

绘画者深入画中,领略其美,既能娱心,又能练体,起到利关节、通气血、和情志、调阴阳、陶冶情操、焕发青春、抗老延年的作用,故绘画者多长寿。作画时绝虑凝神,沉静运气,将自己的全部心神和气力送入笔端,所画线条颜色,都是作者感情的寄托。

作画之时,要沉心静气,即使人们在不愉快之时,提起画笔,也可消除烦忧和不安,使人精神处于平静、愉快之中。当一张满意的画作完成时,你就会感到其乐无边。因此,过程可以培养人们胸怀宽阔,坚韧不拔,谦虚谨慎,持之以恒的品德和高尚情操。

欣赏绘画亦养心

俗话说:“能作画者十之一二,能赏画者十之八九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作画,但是大家都能赏画。

欣赏绘画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许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挂上一两幅画,以美化环境,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论欣赏者的文化水平高低,都能从深刻地反映现实的优美的绘画形象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启发和教育。

观赏绘画是一种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夏季赏画,尤其注意。夏季观画宜多看山水、花卉、鸟兽、松竹之画。中午气温高,难以成眠,或午睡后感到不畅,或难消长昼,此时观画,可养心神。翻看山水画集,见到那一座座宏伟的大山,就会被大山拔地而起直耸云天的气势所感染,就会被大山的深沉稳健、镇静所感化,会被百丈悬流飞瀑所兴奋,也会被千姿万态异石奇景所迷,亦为鸟语花香所醉。心入画中,置身其间,目怡耳愉,心畅神乐,实可起到养生作用。

绘画装点居室,选择多多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绘画作品名目繁多,有油画、版画、风景画、国画、水彩画等。油画色彩厚重,能给房间带来优雅的格调。油画与居室色彩浑厚的家具相配,给人以富丽、高雅的感觉。版画重点突出,有助于渲染室内装饰气氛。工笔重彩、人物楼阁或花草动物等色彩高雅古朴、清秀华丽。挂版画线条整齐,边角突出,色调沉稳,能给人一种整齐洁净、焕然一新的醒目效果。国画可使居室显得明亮、雅致。若居室较高,可挂长轴幅或对联;如居室较矮,则宜挂拱幅式长幅图画,以求清远。水彩画宜配以浅淡颜色的墙面和家具,给人清新、优雅、畅快之感。风景画可增加居室景深,扩大立面的幻觉空间,如居室较小,选择大幅风景画挂满整面墙,使人感到宽敞、明亮。

如此多的绘画,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所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让自己的居室更温馨、更舒适。

音乐养耳更能养神

音乐,愉悦身心的艺术

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愉悦人的心神,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感情作用和陶冶作用使音乐与健康的关系密切。《礼记·乐记》中有“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的记载。音乐自古以来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艺术,古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音乐的感动下写下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音乐能使人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给生理带来明显的变化,如血液循环、呼吸的变化、消化停滞、出汗增多,甚至毛发竖起。这是音乐与健康关系最主要的一方面。

音乐用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满足了人们宣泄情绪、表达愿望的需求,而情感的适当抒发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利。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能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快慢调节人的情志。因而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正如音乐家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通过倾听欣赏可以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演奏不同的乐器或伴随优美的乐曲而翩翩起舞可使人动形健身。吹、拉、弹、拨各种不同的乐器,可以心手并用,既抒发情感,也活动肢体,而且,手指的活动还可以健脑益智。老年人可以在音乐中畅游,在音乐旋律的境界中,舒展身体,轻歌曼舞,使人情动形动,畅情志而动筋骨,从而达到动形健身的目的。

在跳动的旋律中养生

美好的音乐,不但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促进健康长寿。在历史上,音乐家长寿者甚多,如著名歌剧《茶花女》的作曲者威尔第活到88岁,世界钢琴大王李斯特活到75岁。音乐也可以使人们肌体的各方面功能得以活跃,对松弛大脑神经、降低血压、消除不安心理、缓解神经衰弱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年人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对健康长寿有利无害。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享有高寿,他在谈到音乐时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闭居,不能治,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则乐之愉快,不知疾在体矣。”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喜剧大师卓别林也酷爱音乐,也都从音乐中获得高寿。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证明,音乐能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我国的民族音乐中,《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曲子可使人们的情绪稳定;《步步高》、《喜洋洋》、《瑶族舞曲合奏》可治疗神经衰弱与心血管性疾病等。

国外盛行的音乐疗法中的处方也都是一些世界名曲。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2号》、西贝柳斯的交响乐《芬兰颂》可治疗精神抑郁症;勃凯里尼的《A大调交响乐》、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可治疗情绪不稳定;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巴哈的《小提琴D小调协奏曲》可治疗高血压、肠胃功能紊乱等。老年朋友们既可以借助这些音乐来陶冶情操,又可以在音乐中养生保健,何乐而不为呢?

孝心叮咛

听音乐,也有忌讳

不要空着肚子听进行曲。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会受步步向前的驱使,特别是老年人空腹听音乐饥饿感会更强烈。

不要在吃饭时听打击乐。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不要在生气时听摇滚乐。人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火上浇油,助长怒气。

不要在睡前听交响乐。交响乐气势宏大、起伏跌宕。睡前听此类音乐,会令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难以入睡。

——念的还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