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1290600000019

第19章

查理·贝尔的职业生涯始于15岁。1976年,年仅15岁的贝尔于无奈之中走进了一家麦当劳店,他想打工赚点零用钱,也没有想到以后在这里会有什么前途。他被录用了,工作是打扫厕所。虽然扫厕所的活儿又脏又累,但贝尔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并一直对公司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他感恩不已,因此,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十分认真。

贝尔是个勤劳的孩子,不管什么事他都认真负责地去做,他的表现令麦当劳打入澳大利亚餐饮市场的奠基人彼得·里奇心中暗暗喜欢。没多久,里奇说服贝尔签了员工培训协议,把贝尔引向正规职业培训。培训结束后,里奇又把贝尔放在店内各个岗位上。虽然只是做钟点工,但悟性出众的贝尔不负里奇的一片苦心,经过几年锻炼,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19岁那年,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1980年,他被派驻欧洲,他使那里的业务扶摇直上。之后,他又先后担任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直到后来担任管理全球麦当劳事务的执行总经理。

业绩是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得以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只有业绩才是评价企业或员工个人成就的主要标准。只会空喊口号的人不会得到组织的青睐,只有能干出业绩的人才会得到企业的重视。

工作中,所有人看重的是业绩,要的是结果。作为一名懂得感恩的员工,就应当认清自己的工作使命,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组织。

有一次,在上海液压泵厂考察的美国萨澳公司总裁拉斯基先生注意到了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工人,他悄悄地对这位年轻人说:“穿蓝衣服的……我重金聘请你……”“对不起……”年轻工人笑着婉拒。这个年轻人就是李斌。

李斌是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人,他是具有工程师和高级技师职称的专家型工人。对企业的深厚感情,让李斌以饱满的热情,始终站在岗位技术的前沿,实现了从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进而成长为专家型工人的飞跃。

1980年,李斌从技校毕业,踏进了上海液压泵厂的大门,当上了一名初级技术工人。他干一行、精一行。在机械加工行业,磨刀是一项基本功,刀子越磨越短,手指常被砂轮磨破,鲜血流淌,但他贴张护创膏,又接着磨。经过几年的磨炼,他终于掌握了磨刀的技巧。不久,虚心好学的李斌就成为“全能型”工人,再难加工的零件,到他那儿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作为一名专家型工人,李斌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勇破难题,力攻难关,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李斌常说,要树立为社会奉献的使命观。一个人的价值在于有所作为,在于奉献才智。

作为一位国内知名的工人技术专家,经历了企业亏损、调整、搬迁的剧烈震荡,面对外国企业、合资企业的高薪聘请,李斌不为所动,一心为企业,潜心作贡献,培养了良好的从业心态。他的“高能成,低能就”,“站着是根柱,横着是根梁”的职业道德形象,为人们所称道。

在国内三家液压泵生产主导厂家中,上海液压泵厂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数控机床的拥有量上都排在最后,但该厂的李斌和他的班组却制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专用液压产品。李斌和他的小组驾驭数控机床的过硬本领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学习和运用最新数控加工和编程技术,成功地开发了5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完成新产品开发55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30多万元,为开发新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劳动模范。

只有不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佳绩。在事业的乐章里,永远没有休止符。懂得感恩的人自然不会沉浸在昔日的卓越表现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停止进步、没有业绩恰恰是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正在淡化的表现。

心怀感恩,让我们懂得不仅要具备回报的心意、说出感谢的话语,还要拿出实际行动,尤其是拿出业绩来,证明我们不仅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而且是能够以行动表示感恩的人。

提升工作效能,创造良好业绩

“最近比较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学习……“忙”字成了很多人心头唯一的关键词。虽然“忙”字代表了人们的工作状态,但它代表不了人们的工作质量,很多整天忙碌的人没有取得业绩,从头至尾都是在“穷忙”。

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善于提升工作效能,才能够提升业绩。区别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重要标准不是看他多么努力地工作,而是要看他是不是忙在点子上,是不是在短时间内做出了高业绩。

作为国企的一名员工,应该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尽职尽责,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

作为现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在青岛港干了30多年的“老码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带领他的桥吊队,创造出了每小时接卸集装箱381自然箱这一世界第一的桥吊装卸效率,在世界航运界引起了强烈震动。为此,青岛港特地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集装箱保班名牌——“振超效率”。

“以什么样的业绩回报港口?”这是许振超对自己的疑问。“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还要精一行,这样才能当个称职的好工人。”这是许振超对自己的要求。“干出一流的业绩,创造世界保班名牌。”这是许振超的抱负。从踏上前湾新港区的第一天起,他就对员工们说:干活儿讲究“七分工艺、三分手艺”。在世界一流的码头上干活儿,就要干出世界一流的活儿来。

保班是码头的服务质量和品牌,桥吊在船舶保班中处于关键环节,因此公司领导将桥吊司机列为公司“第一岗位”。怎样让桥吊队的8台桥吊发挥出最大潜能?许振超还真是动了不少脑筋,想出了不少“绝招儿”。

为提高效率,许振超每天从早到晚泡在码头上,反复琢磨不同船型、箱量和潮水情况下桥吊运行的最佳轨迹。在遵循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桥吊的效率。

许振超在全队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要把桥吊队打造成学习型团队。他专门编制了青岛港第一本桥吊作业手册,把自己和桥吊队其他优秀司机的经验编写成册。这样的做法提升了吊桥队的整体效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许振超还自费买了一辆“二手车”,成为港上第一个自费买车的基层队长。他认为,新码头这么大,队里100多人每天跑来跑去修机械、上机械,极不方便。有了这辆车,能提高效率。

许振超也有一些看起来与提高效率相悖的做法。譬如:二次停钩。这样做使每次作业时间至少多了10秒。原来,许振超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就是箱子一起一落时的操作。为此,他要求桥吊队每个司机在吊箱子时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钩”,即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时停顿一下,观察一会儿再做下个动作。事实证明,这个做法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正是通过这些行动,许振超以及他的吊桥团队才开创了享誉业内“振超效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振超的高效率令人叹为观止,而背后的原因是他勤于思考,善于寻找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国企员工成天忙忙碌碌,却不能创造与付出相对应的业绩,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工作效能太低。要想取得良好的业绩,必须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

“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事倍功半,无法创造良好的业绩。一天的时间只有1440分钟,你能完成多少工作?在信息庞杂、速度加快的职场环境中,我们必须在愈来愈少的时间内,完成愈来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将精力放在最具生产力的事情上。

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最具有生产力的地方,这是优秀员工比别人更优秀的奥秘所在。

提升工作效能,可以运用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原本指英国科学家发现在英国20%的富人掌握了社会80%的财富。引申到工作中,即用少量的工作时间就可以处理大部分工作任务。

二八法则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否则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在关键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关键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要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些不重要和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他就没有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了。这也是很多人总是忙得团团转,整天被各种事情折腾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实现业绩丰收的重要原因。

提升工作效能会使你的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中,工作质量不断改善,真正实现省事、省时、省力。当我们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具生产力的事情上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竟可以如此之高,工作状态竟是如此轻松,业绩回报竟是如此丰厚。

因此,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希望提升自己的业绩,首先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