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怀着“三顾茅庐”的热情,再三邀请麦库拉入伙。麦库拉看到这位年轻人很有创新精神,终于答应应聘,并且拿出25万美元做投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的一个股东。接着,他们几经研究、试验,对原有产品重新进行设计,制造出了一种体积小、价格低、适合于个人和家庭使用的电脑,命名为“苹果Ⅱ型”。这种电脑一上市,顿时声名鹊起,该公司不起眼的标志——一个被咬掉一大口的红苹果,霎时红透了半边天。乔布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员工由最初的3人,到20世纪80年代初便发展到3200人。1977年,公司营业额为77万美元,纯利润为4.2万美元。到1981年,公司营业额竟达3.35亿美元,4年间增长了432倍。
从此以后,苹果电脑公司进入了黄金时代,成了知名度颇高的电脑公司。
也许,你现在跟乔布斯他们最开始创业时一样,身上的资金少得可怜,碰到的困难也很多,但只要你树立正确的方向,敢于梦想,你的行动便会引领你走向财富之巅。
成与败,都源于你的选择
亨利·德拉蒙德在他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做错了事,以为上帝不再爱自己,自己就快要死了。事实上,他越是这么想,他的身体状况越差,连医生都觉得束手无策。他的父母为此感到非常伤心,但是谁也没有办法。直到有一天,一个上了年纪的、笃信宗教的人走进这间房子。
他发现孩子的父母显得非常沮丧。他问他们为什么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他们年幼的儿子得了重病,这小家伙很可能会死去。这位虔诚的老人问他们的孩子在哪儿,他们便指了指孩子的那间卧室。老人走进卧室,将手放在小家伙的头上,说:“我的孩子,上帝爱你,你难道不知道吗?”说完,他走出了卧室,很快便离开了这家人。他走了之后,那个病得很重的小男孩从床上跳了下来,在整间房子里跑来跑去,高兴地喊着:“上帝爱我……上帝爱我!”他不再是一个生病的孩子,重新变得健康了!
这个例子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一个人选择相信上帝爱他的时候,他身上就会接收到积极的讯息,健康、活泼,宛若沉浸于上帝的关爱当中。毫无疑问,这个小男孩曾经做过一些错事——当然不是应该用死亡来惩罚的事情——但是,他以为上帝在惩罚他。结果,他的身体也因为这种念头而不断地恶化。然而,一旦他意识到上帝爱他的话,他的病就没了。这个小男孩运用了那种巨大的力量——选择的力量,从而迅速康复,并使他的家庭免去了许多悲伤。
是的,上帝爱我们。那么,是什么在伤害我们呢?是我们,是我们自己错误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吃得太多并因此生病的话,该怪谁呢?如果我们选择将车开得太快以至于它最终失去控制的话,该怪谁呢?如果我们选择让自己令人讨厌,该怪谁呢?如果我们要把钱带进棺材,成为“坟墓中最富有的人”,却使自己成了病人的话,又该怪谁呢?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怎样生活,我们该怪谁呢?怪上帝?不可能!你怪不得任何人。上帝爱你,它不会伤害任何人。我们没有正确地运用上帝赋予我们的最大的力量——选择的能力,这样我们便伤害了自己。
中国有一位智者,他以有先知能力而著称于世。有一天,两个年轻男子去找他。这两个人想愚弄这位智者,于是想出了下面这个点子:他们中的一个在右手里藏一只雏鸟,然后问这位智者:“智慧的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你想想,如果这位智者说“鸟是活的”,那么拿着小鸟的人将手一握,把小鸟弄死,用这种方式来愚弄智者。如果他说“鸟是死的”,那么这个人只需把手松开,小鸟就会振翅而飞。两个年轻人认为肯定会得逞,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只有这两种答案。
他们在确信自己的计划滴水不漏之后,就起程去了智者家,想跟他玩玩这个把戏。他们很快见到了智者,并提出了准备好的问题:“智慧的人啊,你认为我手里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其中一人问道。老人看着他们许多,最后笑了起来,回答说:“我告诉你,我的朋友,这只鸟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你的手。”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你事业的成败也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当你做出一个崭新、认真且坚定不移的决定时,你的人生在那一刻便会发生改变。这个决定未必会帮你马上解决问题,但它能带来无穷的信心与快乐。有时候,正确的决定就像一种能把梦幻化为实际的神奇力量,给你带来好运,伴你走向成功。
当你明白了决定的意义时,便会晓得这样的力量早就蕴藏在自己的身上,它不是有权有势的人的专利品,而属于所有的人。
艾德是一个很“平凡”的人,14岁时因感染小儿麻痹症致使头部以下瘫痪,必须靠轮椅才能行动,然而他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使用一个呼吸设备,白天得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晚上则有赖“铁肺”。得病之后他曾好几次几乎丧命,但他从不为自己的不幸而伤心难过,反而期望有朝一日能帮助有相同病症的患者。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他决定教育大众,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肢体残疾的人无用,而应顾及他们生活中的不便。在他十余年的推动下,社会终于注意到了残疾人的权利,如今在美国,各个公共设施都设有轮椅专用的上下斜道,有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有帮助残疾人行动的扶手,这与艾德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艾德是毕业于加州大学的高才生,后来,他担任加州州政府复建部门的主管,是第一位担任公职的重度残疾人士。
艾德的例子说明了肢体上的不便并不能限制一个人的发展,重要的是他是否决定要结束这样的不便。他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源于一个单纯但有力量的决定,如果换成是你,打算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
有很多人或许会说:“好吧,我也愿意为将来做个决定,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做。”只因为不知道方法便不敢做决定,往往会失去实现美梦的机会,结果一生便过得平淡乏味。不知道怎么做决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努力找出一种方法,不管那是一处什么样的方法。
走出认识误区,警惕方法“中毒”
尽管方法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最核心要素,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走向极端,迷信方法,陷入误区。以下便是大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不时地提醒自己,以免中了唯方法论的“毒”。
1.方法是技巧,但不是投机取巧
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一种路径,一种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要解决好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还应当下苦功。著名作家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人更要下苦功夫。”那些在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无不是既懂得积极思考,把握正确的做事原则和方向,又肯下苦功,踏实勤奋的人。那些头脑聪明的具有过人天赋的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不仅要靠精明的头脑和过人的智慧,还要有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却会埋下隐患,从长远来看,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有些人本来有才华与能力,很有前途,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踏实求实的好习惯,工作中自然无法取得好的成绩。一个人一旦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品格就会大打折扣,因而使他在做事、做人方面表现出不够忠实的一面。技巧是成功的手段,而投机取巧只是在注定失败的工作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而已。
2.方法重在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一群老鼠吃尽了猫的苦头,于是召开全体大会,号召大家贡献智慧,商量对付猫的万全之策,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事关大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众老鼠们冥思苦想。有的提议培养猫吃鱼、吃鸡的新习惯,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猫药,有的说……最后,还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老鼠出的主意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呼高明,那就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猫一动,就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得到警报,躲起来。
这一决议终于被全票通过,但决策的执行却始终难以产生。高薪奖励、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无论什么高招,好像都无法将这一决策执行下去。至今,老鼠们还在自己的各种媒体上争论不休,也经常进行会商……
方法重在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一项决策与制度好不好不在于它有多么英明,而在于能否顺利实行。一种方法的意义不在于它多有创意,会产生多大的效益,而在于它的可实施度有多大。如果一种方法只停留在欣赏层面,它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3.立足实际,灵活变通
公元1世纪时,欧洲有句著名的格言:“不容许修改的计划是坏计划。”我国也有一句俗语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句话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计划,要学会灵活变通。
俗话说,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就要学会立足实际,灵活变通。近代史上,有一群人特别成功,但他们有个共同的不幸遭遇,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都曾被囚禁于纳粹集中营。赫姆瑞可博士在一本著作中,拿这群人和战前即迁居美国的同龄犹太人作比较,结果发现,平均而言,这批幸存者的教育程度较低,但日后的事业成就较大,收入较高,较热心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赫姆瑞可探究原因,发现这些历经苦难折磨,却颇有成就的人,具有若干共同特质,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随时准备主动开展新任务,且能针对环境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与调适。
外部世界纷扰多变,我们要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这样我们才能针对随时会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你要允许自己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有突然的事情发生,甚至视其为突如其来的幸运。对于乐观而且有准备的人来说,任何一个困难或意外都可能是机遇。一位研究效率的专家说得更妙:工作效率高的人,总是准备好了迎接幸运。“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无以待之,则百十而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永远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4.行动至上——决定完美了,机会没有了
工作中我们应当追求“完成主义”,而不是“完美主义”。一个周详的计划固然重要,但计划和决策本身并不能够为我们带来预期的结果。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等到决策完美了,却发现机会没有了,或者问题和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日本人仓内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凳也擦拭了多遍,树木也洒过了水,苔藤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上。”
茶师却训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癣。”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告诫儿子,做事太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同样,如果我们凡事都要求考虑得很完美以后才付诸行动,那么往往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和结果。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有这方面的意思。为什么秀才造反会“三年不成”呢?有人归结为胆小,有人归结为背景不足。其实,关键往往是思考得太多、太复杂!脑海里有太多的“如果”、“怎么办”,八字还没一撇,连后面的所有计划恨不得都事先想好了,到时候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做法,往往会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效率和计划的执行。
工作中我们应当追求“完成主义”而非“完美主义”,一个周详的计划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忽略了行动。
5.成功就是简单的事重复地做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口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重复做炸鸡成就了肯德基;重复做汉堡成就了麦当劳;重复煮咖啡,成就了星巴克。重复做什么,就成就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行动。”每天面对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平凡而又简单,难免会觉得单调而又枯燥。但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一千遍、一万遍地做好就是不平凡。
因此,不管是对于公司,还是个人,最重要的是将重复的、简单的日常工作做精细、做专业,并恒久地坚持下去,做到位、做扎实。“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是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对如何才能成功所做出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