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思路,新出路
1293600000033

第33章 说话办事,生存的第一饭碗(3)

这时候,生物学家又有了新花样。他把门的颜色重新漆过,把乳酪一会儿放左,一会儿放右。老鼠在新的习惯形成之后,发觉原来的抉择方式又行不通,它必须不断地适应新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习惯行为……

终于,老鼠变不过来了,它的下一个反应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生物学家发现,在应变不过来的时候,老鼠就开始固执起来,拒绝改变方式。譬如,如果它已经习惯于跳向左门,你就是把乳酪明明白白地放在右门口,让它看见,它仍旧狠狠地跳往左门。如果实验者在这个时候继续强迫它去做跳左或跳右的抉择,老鼠就会抽筋、狂奔、东撞西跌或咬伤自己,然后全身颤抖直到昏迷为止。它已经“精神崩溃”。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像老鼠一般顽固不化,容易钻“牛角尖”,办事不会变通,思维也不会灵活发散,导致事情办得并不尽如人意,只会让自己被牵着鼻子走。其实,非常之事应该用非常的方法处理,这种情况之下,应走出牛角尖,学会迂回办事的艺术。

人常说:要讨母亲的欢心,莫过于称赞她的孩子。一些聪明的人往往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充当媒介,本是一桩看似希望渺茫的事,通过向“小皇帝”、“小公主”大献殷勤,就可以迎刃而解。

当你有事去求某位知名人士时,此君以工作忙碌为由搪塞,你也不必气馁。你不妨做一名热心的听众,积极寻找交谈的“由头”,看准时机,再向此君说:“您刚才说的那段话,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不知您对此有何见教?”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顺口说出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这样,你们之间的距离便会拉近。

由于人与人的认识水平、思想观点、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在办事时难免发生冲突或摩擦,即使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也会心生怨气,耿耿于怀。对这种“心肌梗塞”如不及时医治,时间长了便会恶化。而有办事技巧的人,会在“战事”停息之后,或者亲自登门道歉,当着对方另一位朋友的面故意将过去的事大加渲染,有的放矢地讲自己是为大家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以此将自己的苦衷、诚心间接地传递给对方。

办事过程中,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或对象,灵活应变,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良好的目的,是办事的重要法则之一。正如水一样,能流向远方是因为它懂得迂回前进的道理。

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成功人士,你就不能总是一根筋,死钻牛角尖,而是要勇敢地展开你思想的双翼,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不断地飞翔,总有一个绝佳的方法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发现。只要你善于思考,懂得创新,敢于打破规则,就一定能打破一切瓶颈,从而走向成功。

做人太精明,无异于给自己挖陷阱

聪明是天赋的智慧,装傻是后天的聪明。人贵在能集聪明与愚钝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装傻处且装傻,随机应变。

清朝第一巨贪和珅,的确有才,若无才,他何以由一名侍卫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但和珅为官,弄权耍奸,朝野骂声不绝。故而当他的靠山乾隆帝死后不久,他就被新皇帝嘉庆宣布20条罪状,令其自裁。

《红楼梦》中的凤姐儿才智过人,口才出众,大权独揽,并且纵欲、自恃与狠毒,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送上了卿卿性命。

和珅聪明吗?聪明。凤姐儿聪明吗?聪明。但是他们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第一,自视高人一等。他们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第二,孤立无援。一个人如果特别聪明,那么他就容易离群孤立,因为他觉得自己聪明,对思维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于是只会和极少数的聪明人交往。成年后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不屑与人合作,并用自己的聪明排斥他人的经验,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就大事不妙了。

第三,好胜心强。许多聪明人都不了解一个事实:强中更有强中手,那山更比这山高。即使你站在某一领域的顶点,你在这方面胜人一筹,也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你也胜人一筹。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人表面笨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北宋大臣吕端,官至宰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其实,“大事不糊涂”者怎么可能“小事糊涂”呢?须知大事就是小事积聚起来的。所谓小事糊涂,只是装糊涂而已,因为真正的智者不屑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上,有人提出了一种论点: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好;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糟。在古罗马律法中就有“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细节”一条。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领导者,普通人也要时时面对自己的大事和小事。

何为大事?影响全局的事为大事,决定整体的事为大事,范围内的工作为大事,也就是说,以结果来评价事之大小。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内容多寡,其工作程序和本质是不变的。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行为应视为大,在这些问题上,思路必须清楚,不能糊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也精明,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算计,就不可能拥有很多朋友,也不可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好的作用。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不会锱铢必较,而在大事上则会保持清醒头脑。所以,在办事时,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

我是这样不给事情打折扣的

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

——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巴斯卡

一位总裁为公司管理层工作效率不高而忧虑不已。大家都很勤奋,看上去所有人都是忙忙碌碌的样子,但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效。一位效率专家经过调研,对他说:“我给你提出一个计划,只用几分钟,就能向大家解释清楚。你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觉得满意,再给我你认为合理的报酬。”

几周之后,效率专家就收到了一张数万美元的支票,总裁在电话中说:“现在员工已经能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怎样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怎样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您为我们上了难得的一课。”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神奇”的时间计划:一天结束时,在你离开办公桌之前,把第二天要做的重要事务列个清单,再按照重要性程度为它们标上序号;第二天准备工作时就严格按照清单上开列的项目处理事务。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让我们忙得晕头转向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巨大的劳动量,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事情,应该先做什么,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安排时间的艺术。效率专家设计的这个简单的计划让我们那些杂乱无章的事务变得头绪分明,而原本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舒缓起来,原来,时间不是不够用,而是你没有善加利用。

有效利用时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深刻而简洁的见解。有人问她: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能照顾好家庭,你的秘诀是什么?她回答说:把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一条一条列下来,积极行动,做好之后,再一条一条删下去就成了!

当然,所谓“重要”,必须是根据你自己的想法、感觉,你认为什么对你才是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去努力完成它、实现它。

行动没有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分清轻重,这样不仅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反而会导致很坏的结果。正如傅雷所说,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

如果你不希望被纷繁芜杂的大小问题弄得手忙脚乱,你就必须学会合理有序地安排事务处理的次序。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你可以将自己的行动分成四个层次:

1重且急:这些是最优先处理的,应当高度重视并且立即行动。

2重但缓:可以稍后再做,但也要进入优先处理的行列,一定不要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3急但轻: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紧急的事务,往往会被错误地列入优先行列中去,使真正重要的工作被拖延。

4轻且缓:其实大量的工作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我们却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本末倒置,耗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当你依照这个程序执行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获得有形的成果及回馈,最终,你将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甚至更多。

玩转口舌艺术,搞定各种场合

说话要慎重,它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必须加以选择。同一句话,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说;但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就不一定可以说。不可以说而说了,就有可能影响交际的效果,甚至出乱子。一个人只有把说话内容和环境结合起来,他才算会说话。

尴尬死了,求人办事时没话找话说

一个人在熟人圈里需要交际,在陌生的环境中也需要沟通,尤其是求人办事的时候。有话说最好,没话时也要寻找话题。

在办事过程中,谈话时要善于寻找话题。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个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