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12946100000025

第25章 中国礼制性建筑(4)

———清改明大祀殿(又叫大享殿)为祈年殿,并在国子监中建辟雍殿。

(二)中国宗庙建筑朝代特点

———殷商晚期,宗庙制度已初具轮廓,宗庙建筑的规模也相当可观。王庙实行“五庙”制,即商王立考庙(奉祀父亲)、王考庙(奉祀祖父)、皇考庙(奉祀曾祖父)、显考庙(奉祀高祖父)和太祖庙(奉祀始祖)。

———周初沿用商制,至西周中期时,周天子为周朝有开国之功的文王和武王专门增设了两个世室庙,形成了“天子七庙”的新制,并形成“左祖右社”建筑布局的基本观念。

———西周以后,随着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宗庙不仅被用作祭祖和宗族行礼之所,而且更成为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重大决策的地方。朝礼、聘礼及对臣下的策命礼等等,都必须在宗庙举行,所有的军政大事也必须到宗庙向祖先求告。宗庙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与朝廷并重,其礼制上的地位更在朝廷之上,成为国家和政权的最高象征。

———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君王的朝廷完全取代了宗庙的核心地位,成为国家政权中枢,宫殿成为都城规划的中心,宗庙才退出政治中心。但作为礼制上神圣崇高的场所和祭祀祖先、王族内部举行传统礼仪的处所,却一直维持到中国封建时代结束,宗庙在礼制上仍不失其原有的神圣与崇高和成为宫廷区规划布局的重要部分。此时,中低等贵族可以设家庙祭祀,庶民则无权建筑祖庙,只能在自己的居室致祭。

———秦统一中国后,皇家仿效周制而建七庙,社会上亦逐渐发展起“墓祭”之风气。

———西汉除沿用旧制外,“墓祭”之风尤盛,不仅京师建庙,陵旁立庙的“祭堂”建筑蓬勃发展,而且还把祖庙建到了先帝巡幸过的郡国,使宗庙、祠堂数量大增。

———东汉依“左祖右社”把宗庙建于宫城的左前方,充分体现了尊祖敬宗的观念。把宗庙置于宫城之外,是表示后辈不敢亵渎祖先;而在宫城左前方建宗庙,是依“天道尚左”的说法,宗庙所在,即是天道所在。明帝(刘庄)时,又改革了宗庙制度,不但废除了西汉的制度,而且还取消了天子七庙的古制,实行“同堂异室”的祭奉,即把许多祖先的神主集中在太庙内供奉。还建立了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使帝王祭祖的重心从都城内的宗庙转移到墓地附近的陵寝。这种做法,后代虽有改变,但在多数时间内被沿用。

———魏晋至隋唐至北宋时期,臣民宗室祭祀以建家庙奉祀为主,但家庙规制等级更趋于严格,不得僭越,体现家庙数量少、规模小、不成比例之现状。

———南宋朱熹著《家礼》以后,臣民家庙改称为祠堂,其建筑形制、布置亦有明确规范。

———明代,民间兴建祠堂之风渐盛。嘉靖帝“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不仅导致了宗祠遍天下的局面,而且也使民间祭祖不得逾越高祖以下四代的限制也被突破。

———清代以后,民间建祠依然迅猛发展,在山东、安徽、广东、福建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大祠堂。

四、中国祠堂建筑的种类及布置

(一)中国祠堂建筑种类

中国祠堂建筑的种类,依宗族组织可分为宗祠(总祠)、支祠和家祠。宗(总)祠规模一般都较大,所祀对象皆为始祖。有的大宗祠甚至是由数县范围内同族人士合资兴建,称之为统宗祠。支祠所祀为其支祖。各个家庭为其直系祖先所设供奉之所为家祠,又称家堂。先圣神灵庙祠建筑要么与宗教建筑相似,要么与总庙祠堂建筑相似,只是有规模大小和供奉对象的不同而已。

(二)中国祠堂建筑布置

祠堂的建筑布置,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1.以朱熹《家礼》为蓝本的祠堂。即在正寝之东设置四龛以奉高、曾、祖、考四世神主,这种布局基本上是唐宋时期三品官家庙的形制。宋元及明初的大部分祠堂均属此类。

2.由先祖故居演变而来的祠堂。它主要为祭祀分迁始祖及各门别祖的祠堂,其平面布局依各地民居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3.独立于居室之外的大型祠堂。其中轴线上,一般布置为大门———享堂———寝堂。享堂,是祭祀祖先神主、举行仪式及族众聚会之所;寝堂,则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或富商巨贾,往往还在祠堂前增建照壁、牌楼,精美壮观。

北京明清太庙

北京明清太庙,遵循和继承“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筑于紫禁城的东边,与西边的社稷坛一左一右,形成“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格局,占地约16.5万平方米。太庙本身由高达9米的厚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初皇家合祀祖先的地方。到了明代中期,嘉靖皇帝改变了太庙合祀的制度,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把太庙一分为九,建立九座庙分祭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其中八座庙遭雷火击毁,皇帝和大臣们认为这是祖先不愿分开,通过上天来警示他们。于是,在4年后重建太庙,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正门在南,四周有围墙三重,以三个封闭式院落组成,主要建筑集中于第二层院落中,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古朴典雅。太庙南墙正中辟券门三道,用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凸出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形成强烈对比,十分突出。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为太庙戟门,五间单檐庑殿,屋顶平缓,翼角舒展,为明代规制。入戟门为广庭,正殿稳稳坐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明时太庙正殿面阔为9开间,后殿为5间;清乾隆正殿扩为11间,后殿扩为9间,形成今天的规模。大殿梁柱外面用沉香木包裹,其他构件用金丝楠木,明间与次间的殿顶不用彩画装饰,全部贴赤金花,地面铺金砖(用苏州土经6道工序烧130天、再放于桐油里浸泡,因断之无孔,击之有金属声而得名)。殿内用黄色檀香木粉涂饰,气味芬芳,色调淡雅。牌位以西为上,按左昭右穆的次序摆设历代帝王神位,东庑十五间配殿供奉有功的皇室人1神位,西庑十五间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的神位。中殿(又叫寝宫)殿内设置神龛,是供奉历代帝后的殿堂;寝宫以北,用墙垣隔出一区为后殿(又称祧庙),专为供奉追封立国前的四代帝、后神主牌位。太庙中闻名于世的古柏在外层围墙间排列成行,与整个太庙建筑风格极其和谐,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凝重感和威严感,让朝拜祭祀者在祖先面前肃然起敬。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的孔庙,是我国规模最大、建筑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是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大成殿与故宫太和殿、泰山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并御书匾额。孔庙经历代扩建重修,形成今天占地300多亩,成左、中、右三路布局,由五殿、两堂、两庑、一阁、一祠、一坛、十五碑亭、五十三门坊、九个院落四百六十六个房间组成庞大的建筑群体。整个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布局严谨,左右对称,高低错落,气势恢弘。从四柱三门、四块石鼓抱住八角石柱、顶部是莲花形座、上蹲王公府第才配有的独角奇兽———辟邪的“金声玉振”坊进入,过棂星门、大成门才能到大成殿。殿前甬道中间有一方形建筑,是孔子讲学的“杏坛”。杏坛后的大成殿为宫廷式建筑,坐落在两米多高的巨型须弥座石台基上,面阔9间,进深五间,重檐九脊歇山顶,黄琉璃瓦,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巍峨宏丽,气象庄严。檐下共有垫以覆盆莲花宝座柱础的二十八根云龙石柱,前面十根高约六米,直径不足一米。由整块石头深浮雕的云龙柱落在覆盆莲瓣式柱础上,每根石柱上二龙戏珠下托山海波涛的盘龙隐现于云雾中,栩栩如生。两廊檐和后檐的十八根水磨浅雕八棱形石柱每面雕出九条共七十二条团龙,各具神态。大殿石柱上共有龙1316条,数量之多、雕刻之精世所罕见,连紫禁城也不可与之比拟———可谓“虽无帝王之位,自有帝王之相;虽无皇权之威,却呈皇家之气”。殿内正中悬“至圣先师”横匾,神龛内供孔子脱胎塑像,两旁为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塑像。大成殿前东西两庑,原供孔门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现已辟为汉魏六朝碑刻、《玉虹楼法帖》石刻和汉画像石陈列室。

孔庙大成殿前还有一宽阔平台,是祭孔时的“祭舞”之所,每次祭祀,平台上“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徐徐展开,乐音袅袅,庄严肃穆,气象轩然。台下铺陈石雕螭首,周围筑有双层汉白玉雕栏,并有复道四通。曲阜孔庙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奎文阁(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专主文章的星宿),其面七进五,上下两层,中间暗藏夹层,上层藏历代帝王赏赐的经书、墨宝,下层收藏历代帝王祭祀时所用的物品,暗层专门存放藏经经板。阁楼建筑工艺奇巧,结构独特。

本章小结

通过中国礼制祭祀建筑文化的传授,介绍了中国祭坛、庙祠建筑发展历史、种类、布置,以及天地日月、宗庙祖祠的粗略分析,为了解中国古代的秩序文明和社会风尚在建筑文化上的集中体现,提供了可观可行的体验。通过对天地、太庙、社稷、日月以及先圣、神灵祠堂等主要建筑的介绍,阐述了中国礼制祭祀建筑文化的习俗性和功能性。

思考与练习

(一)实训题

1.要求每位同学讲解一个民间祠堂式建筑。

2.收集祭祀文化资料、影像等,举行一次学生班级交流会。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祭祀建筑的教学课件设计。

(二)简答题

1.简述祭祀建筑文化和主要内容。

2.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试简述中国祭祀建筑发达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