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员工要有好方法好心态好素养
1295500000002

第2章 把职业当事业 幸福地去工作(1)

工作是上天赋予的快乐使命

工作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时,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工作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奖赏。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是一个电话,都在说明他的雕像是美是丑,是可爱还是可憎。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表现。而他的职业,就是在忠实地展示他的志向和理想。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其本人。

上天赐予我们的生活是公平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建造着自己生命的归宿,归宿的好与坏与我们曾经和现在的努力与付出是成正比例的。今天的任何一个为负责任的后果,都会在以后的某个地方等着我们。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德国留学的一位华人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了,但他怎么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很奇怪,自己的专业很吃香,成绩也很好。为什么这些大公司会把自己拒之门外呢?他决定再去找些较小规模的公司试试。没想到的是,他仍然被多次拒绝。终于,在一家公司的办公室里,他向对方的人事主管发了脾气: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告你们!

人事主管和颜悦色地把他请到了另外一间没有人的办公室,从电脑里调出一串他的资料,指着其中的两行字对他说:你看,你有三次坐地铁逃票的记录。在我们国家,地铁逃票被抓的概率是万分之三,你逃过多少次票?我们怎么敢信任你呢?这位华人学生做梦也没想到,仅仅因为自己坐地铁逃票一事就影响了自己以后的就业,在事实面前,他羞愧不已。

一个人即使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错误行为,也有可能给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不良记录终将使他自己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一个人的这些行为也会使整个社会为之付出代价。

一个人的名誉、能力要想得到社会公众长久的认同,必须持续地在每—件事上都为自己的态度负责。在我们的工作事业中,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必定收获什么样的果子,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报应。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自己书写的档案。消极工作会给老板、同事、客户留下一个不敬业,对自己、对公司不负责任的印象,这种负面影响很可能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障碍。

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个关乎生命态度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只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将生命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尼尔·卡尼曼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特别迷恋美式足球,是一位铁杆球迷。他从不错过每年1月份的季后赛,原本一场60分钟的比赛,少不了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补时、教练叫停等,这样要耗费很多时间。花这么长的时间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尼尔·卡尼曼感到很浪费时间,甚至产生了罪恶感。然而,球赛又不能不看,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干。

他记得自己曾经从后院检了两大桶核桃,于是就把这些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这样或许能让自己心安理得一些。

尼尔·卡尼曼边看球边敲核桃,同时还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自己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有罪恶感?为什么自己这么一会儿没工作就心里觉得不踏实?尼尔·卡尼曼在不断地敲核桃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工作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人也有好处。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除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换价值”。

我们赞成尼尔·卡尼曼的观点:社会对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劳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人们工作除了为赚钱以外,还可以满足心理上的欲望,并借此肯定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努力工作的人才是快乐的。

正如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一样,人的天职是工作。如果你总是以糊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认真对待它,那么你不仅会在工作上丢失很多,也会在生命中失去很多。就如同下文中的乞丐。

有个乞丐一天遇到了上帝,他请求上帝满足他三个愿望,上帝答应了他。

乞丐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变成一位有钱人,上帝立刻满足了他。成为有钱人后,乞丐又希望自己能年轻四十岁,上帝挥挥手,老乞丐就变成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乞丐兴奋极了,接着又向上帝提出第三个愿望:一辈子不要工作。上帝又答应了他,但是这次乞丐立刻又变回了原来的他——一个整天在路边街角乞讨的又老又脏的乞丐。乞丐很是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我为何又一无所有了?”

上帝说:“工作是我能给你的最大财富了。想一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那将是多么可怕!只有不断投入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居然把我给你的最大恩赐都扔掉了,当然就像以前那样一无所有了。”

我们可能不会像乞丐那样一贫如洗,那样渴望成为有钱的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过上不劳而获安逸生活的欲望。这种想法的本质就是轻视劳动,忽视了工作是生命的重要历程。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就是充实自我、表达自我、成就自我,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心态来重新对待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分内之事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自动自发地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象力和创造力。

热爱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梦想工作

努力工作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其实真正的受益者恰恰是你自己。

所以,要成功,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名优秀员工应以为自己工作而感到荣耀和欣慰。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在被问及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推销员时,他是这样说的:“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他接着做进一步解释:“不要把工作看成是别人强加于你的负担,虽然是在打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只要是你自己喜欢,就算你是挖地沟的,这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他也曾问过一位神情沮丧的人是做什么的,那人回答说自己是名推销员。吉拉德马上告诫对方:“推销员怎么可能是你这样的心态呢?如果你是医生,那么你的病人肯定会遭殃的。”

世界上汽车推销商的平均销售记录是每周卖出7辆,而吉拉德平均每天卖出6辆。

1963年,25岁的吉拉德所做的建筑生意失败,令他身背巨额债务,几乎走投无路。后来他只有改行去卖汽车。开始时他并没有把推销员这份工作放在眼里,只是将之当做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

当他第一天经过努力卖掉了一辆汽车后,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他掸掸身上的灰尘,信心百倍地对自己说:“就这样,好好地干,你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从此以后,吉拉德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用废寝忘食一词来形容他对工作的态度一点不为过。一次,妻子打来电话,说他们的小儿子已住进了医院,让他赶快过去。当吉拉德匆忙换下工作服准备离开时,一位顾客找上门来,说刚买的汽车刹车不好使,要求他尽快给调一下。吉拉德二话没说,立即又换上工作服钻进了车底,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到医院时,妻子已经搂着儿子进入梦乡了。他没有惊动他们母子,在病房的墙角蹲了一夜,第二天又早早地去上班了。

就在吉拉德一个月没有卖出一辆汽车时,他也没有失望,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所有的工作都会有难度,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一遇到问题就缩头退让,或者一次接一次地跳槽,情况有可能会越来越糟。

他常把对待工作的态度形容成一个人种下一棵树,从种下去开始,只要你精心呵护,倾注你的热情,该浇水时浇水,该剪枝时剪枝,到它慢慢长大时,就会给你回报。

作为一名汽车推销员的吉拉德,目前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给他带来了无穷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穷人”,他们在公司里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养成了一种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他们根本无法自发地做任何事,只有在被迫和受监督的情况下才能,被动地工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悟透一个道理:努力工作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其实真正的受益者恰恰是自己。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你现在身居何方,都不要认为自己仅仅是在为老板工作。如果你认为自己努力工作的最终受益者是老板,那么你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一名员工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则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会掉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确切地说,你就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不能给老板带来效益的员工在公司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我是在为我自己工作,那么你将会发现工作中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最终受益者是你自己。

在职场上,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份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地获得。因为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工作?

除了薪水,我们还能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我们工作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既然是为别人打工,何必这么投入地工作,不如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