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员工要有好方法好心态好素养
1295500000025

第25章 善用人脉成事是优秀员工的捷径(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活用“借石攻玉”法,善于利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自己成就事业的速度和力量。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商界和科技界有众多的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别人之智的本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治手腕,就说他在处理白宫内的事务方面,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它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即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看完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让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他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犹太人基辛格的一个高招,也反映出犹太人成功的一个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因其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科技和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信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因此,他的公司信息灵通,员工操作技巧高超,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用这些力量和智慧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犹太大亨洛维格也是借用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事业的。

洛维格第一次做的生意是打捞一艘船的生意。

他让人把一艘沉入海底的一艘船打捞出来。这艘船已经搁置很久,他用了4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美元,这使他很高兴。他感谢父亲能借钱给他,他明白了借贷对于一贫如洗的人的创业是多么重要。可是,在创业初期,他总是被债务所扰,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始终没有跳出平常的思维,达到一种有希望的新境界。就在洛维格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突然来了灵感。他想买条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然后动手把它安装、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他手里资金不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但是一一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用于担保的东西。面对一次次的失望,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合常规的想法。洛维格有一只老油轮,这只油轮仅仅只能航行,他将这条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他去找银行经理,告诉他们自己有一条被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可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来抵付贷款的本息。经过多番努力,纽约大通银行终于答应贷款给他。

洛维格尽管没有担保物,但是石油公司潜力很大,而且效益也很好,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入账。此外,洛维格的计算十分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银行贷款的本息。这种奇异而超常的思维使洛维格敲开财富的大门。

拿到银行的贷款后,洛维格就买下了他想要的货轮,然后动手将货轮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条航运能力较强的油轮。他利用了新油轮,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到银行贷款,然后又去买船。就这样不断循环,像神话一样,他的船慢慢变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便有一艘油轮归他所有。随着贷款的还清,那些包租船全部划在了他的名下。

可见,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仅经商要借力,在政治领域也是一样。

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决战是在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与民主党候选人卡特之间进行的,由于两人实力相当,因此,他们的竞争是美国竞选史上最为激烈的争夺战。

当时的卡特是已经当政4年的在职总统,但政绩并不突出,而且内政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猛增。人们对这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十分不满,怨声载道。而这些正好成了里根手中的王牌,他集中火力攻击卡特经济政策失误,并信誓旦旦地宣称他要消除“卡特大萧条”。

而这时的卡特也抓住广大民众关心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指责里根增加防务开支的主张是好战之举。

里根与卡特就这样唇枪舌剑,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极为广泛。一个人的形象,在美国民众的心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选民的投票。所以,总统选举,与其说是选民在选择候选人的政策纲领,不如说是在品味候选人的性格、智慧、精力、风度。在这方面,里根可以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里根当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他以前在好莱坞演过的电影,一下子成了热门,全国各影剧院、电视台争相放映。这股里根影视热风,无疑替里根做了一次绝好的宣传。人们从影视中看到,当年的里根英俊潇洒、精明强干,而现在仍然生机勃勃、干劲十足,风度不减当年。这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在里根影视风兴起的同时,里根还借电视媒体极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与卡特的电视辩论中,里根表现得能言善辩、妙语连珠,而卡特则相形见绌、呆板迟钝、结结巴巴。因此,在投票之前关键性的一场电视辩论后,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支持里根的人上升到67%,支持卡特的人则下降为30%。1980年11月4日大选结果,里根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现代社会中的人,在拓展自己的人脉时,要能做到取长补短,广交友。我们不应过分计较他人身上的缺点,不应计较他人的身份、辈分、阅历等,而是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和专长,在需要时,把别人的优点和专长拿来为己所用,既弥补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为自己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利用贵人造就职场传奇

如果你的贵人有100个,而这一百个人中,每个人都拿出百分之一的力量来帮助你,那么就成就了你一个人的百分之百。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业,都要广结贵人。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21岁当总裁》的董思阳就是一个善于利用贵人成就自己的带着传奇色彩的创业者。

13岁时,董思阳只身前往新加坡留学,那时她的生活并不如其他同学那般富裕,所以她常常幻想能够成为一个富人。17岁时,因为偶然机会读到了一本《亚洲企业家传奇》,从此她立下了“成为华人史上最成功女企业家”的目标。

之后,她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实践,卖过花,开过饰品店,做过推销员,私人助理……在这些工作中,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认识了很多人。这对于她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后来,她通过橘子树的生意赚到了50万新币的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可是,她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希望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她报名参加了只有富人才参加的学习班。

这样的学习班里,每一任讲师都是国内或者国外十分有名的富人,这给董思阳提供了与商界名人相识的机会。她每节课都去得很早,总是坐在讲堂的第一排,并且每次都很认真的听讲,也会在课后准备很多问题。时间长了,几乎每一任讲师都认识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年纪很轻的女孩。

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董思阳几乎调动了她所有认识的人,凭借他们的力量,董思阳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董思阳已经是香港凤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亚洲智慧女性副会长。2007年3月,她又在上海开办了“中国首家有机茶餐厅”喜客多连锁店,将重心转到国内有机食品市场。

现在,她的朋友遍及商圈、政府圈、媒体圈,甚至娱乐圈。董思阳说:“做哪行都可以赚到钱。只要在对的时机,有一个好的智囊团并整合一切有用的资源,就能撞出火花。”

从最初只有3个员工的贸易公司,到如今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凤博集团,董思阳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因素就是她有一支出色的智囊团队,她懂得借用每一个贵人的资源,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董思阳的成功,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面临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但是朋友多了会帮你出主意、出人力、出物力、出财力,和你一起解决问题,那样你前方的路就变得宽广了。所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良好的人脉网络,能帮你拓宽自己的财路,能让你在财路上走得更快更顺。在一个讲究多赢的时代,你不可能还靠孤军奋战来成就大业。人脉即是你事业的命脉,你的人脉有多深 多广,你的事业也就能发展到多深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