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变通(修订版)
1295600000013

第13章 方法是实现完美变通的敲门砖(1)

用“巧力”,不要用“蛮力”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成就也不大,而聪明的人却在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才智的作用,将工作做到最完美。

人们常说:一件事需要三分的苦干加七分的巧干才能完美。意思就是说在工作中要注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巧妙的方法化解困难胜于一味地蛮干。善于变通的员工接到工作任务后并不是立即去操作,而是仔细思考,努力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前有一个奇异的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艾德和比尔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知道一定的竞争力既有益于保持价格低廉,又能确保水的供应,必要时还可以互相补充。

艾德立即行动起来,每日奔波于1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水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到钱。

然而,有件事却令村庄里的人感到有些意外:比尔获得合同后就奇怪地消失了。这令艾德更为兴奋,因为没人跟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送水钱。

比尔究竟去了哪里呢?原来,比尔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和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几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比尔的公司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抗腐蚀输水管道。

在隆重的贯通典礼上,比尔宣布他的水比艾德的水更干净,因为比尔知道有许多人抱怨艾德的水中有灰尘。比尔还宣称,他能够每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不间断地为村民提供用水,而艾德却只能在工作日里送水,因为他在周末同样需要休息。同时比尔还宣布,对这种质量更高、供应更为可靠的水,他收取的价格却比艾德的低75%。于是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并立刻要求从比尔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此时,比尔又在想,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制定了新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最后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

而艾德为了和比尔竞争,不得不加大劳动强度,为雇员支付更高的工资,但他仍是在用桶运水。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这就是目前管理领域较为流行的“管道—水桶”理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用水桶来工作,效果可以立竿见影,但如果你停止了工作,不再提起水桶,也就不会有水被运到村子,自然钱也是赚不到了。如果选择修筑一个管道,前期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也许会比较大,但是,管道修成以后便可以将水源不断地运送到村庄。

从比尔和艾德的不同境遇就可以看出,能否选择一个好的方法,往往决定了你的工作是轻松还是辛苦,事业之路走得是远还是近,最后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聪明的人却在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才智的作用,将工作做到最完美。同样是在解决难题,思想老化的人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手边的工作,没有创意的工作让人生乏味无比。相反,会动脑子的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一劳永逸”。

阅读思考题:

1在接到工作任务时,你是立刻着手进行,还是先思考,列出行动计划和方案?

2想一想你的工作模式,你是在提水桶还是在挖管道?以后是否会有什么改变?

找对方法,问题迎刃而解

方法是效率的保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你的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僵局或困难的时候,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思维,事情就会豁然开朗,因为,方法对了,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伊索寓言》中便讲了一个以退为进的智慧小故事。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进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在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这个穷人深谙“以退为进”的智慧。他首先提出了最低的要求,之后一步一步向前进,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拿破仑·希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你对了,整个世界就对了。”当你的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僵局的时候,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思路,事情就会豁然开朗,因为,方法对了,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日本的火箭研制成功后,科学界选定A海岛做发射的基地。经过长久的准备,进入可以实际发射的阶段时,A岛的居民却群起反对火箭在此发射。于是全体技术人员总动员,反复与岛上居民谈判、沟通以寻求他们的理解。最后终于说服了岛上的居民,可是前后却花费了3年的时间。

后来大家重新检讨这件事情时,发现火箭的发射地点并不是非A岛不行。可是此前,却从来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当时只要把火箭运到别的地方,那么,3年前就发射完毕了。但当时太执著于如何说服岛民的问题上,所以才连“换个地方”这么简单而容易的方法都没有想到。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销售经理也经常对业务受挫的推销员说:“再多跑几家客户!”上司常对拼命工作的下属说:“再努力一些!”但是这些建议都有一个漏洞。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高尔夫球高手:“我是不是要多做练习?”高尔夫球高手却回答道:“不,如果你不先把挥杆要领掌握好,再多的练习也没用。”

方法是效率的保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要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在工作中做出业绩,就要找对方法。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从学校门口走出来,沿着街边散步,突然,他看到路边有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园子,有一个老人正在给那些鲜花浇水。他便问那个老人自己是否能够进去看看。老人点头表示欢迎,告诉他门在什么地方。

这个年轻人来到门前,伸手推了推门,门没有开。便加了一点力气推去,门还是没有开。年轻人感到有些奇怪了,一次比一次用力,然而,遗憾的是门始终没有开。难道是锁上了?他便绕回到刚才看到老人的地方。

“老先生,门是不是从里面锁住了?我怎么推不开呢?”他问道。

“推?”正在给花浇水的老先生一愣,随即笑着说道:“年轻人,要想打开一扇门,并不是全部要用力推呀!有的是拉的!”

这个人再次来到了院门前,握住门把手轻轻一拉,门开了。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他是否勤奋和努力,更多时候是看他能不能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最好方法。

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举行过一次募捐晚会,由于当时人们的反战情绪非常强烈,募捐晚会以1美元的尴尬结果而告终,创下好莱坞的纪录。不过,在这次晚会上,一个叫卡塞尔的小伙子却一举成名,他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那1美元就是他募集到的。

他让大家在晚会上选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这位姑娘的一个吻,最后他募到了难得的1美元。当好莱坞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的时候,美国的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德国的一个猎头公司发现了卡塞尔这位天才,他们认为卡塞尔是棵摇钱树,谁能运用他的头脑,必将财源滚滚。于是,这家公司建议日渐衰落的奥格斯堡啤酒厂重金聘他为顾问。

1972年,卡塞尔移居德国,受聘于奥格斯堡啤酒厂。他果然不负众望,在那里出人意料地开发了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从而使奥格斯堡啤酒厂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厂。

1990年,卡塞尔以德国政府顾问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墙,这一次,他使柏林墙的每一块砖都以收藏品的形式被卖入了世界上200多万个家庭和公司,创造了城墙砖售价的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