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变通(修订版)
1295600000005

第5章 变通,缔造职场双赢之道(1)

变通创造非凡业绩

当业务无法进行下去时,不妨活跃你的思路,从另一个侧面来思考,往往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不但能够将问题消除于无形,而且可以使你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善于变通的员工是思路异常灵活的一群人,他们能够以敏锐的视角洞察市场的变化,迅速抓住机遇,寻找更好的办法创造非凡的业绩,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攻坚力量。

李彬是海尔集团西宁冷柜的产品经理。2005年10月,他得知中国移动公司西宁分公司要在2005年年底推出一个活动:存1万元手机费,送5000元话费!

移动公司的这一活动引起了李彬的浓厚兴趣:他决定要拿下这笔订单!

你看得也许有点糊涂,西宁移动公司不是推出话费优惠活动吗,跟冰柜有什么关系?

但是李彬却把这件事情跟自己的工作联系了起来。

李彬了解到:西宁的经济不算发达,手机对当地人来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掌握了这些西宁的经济特点的信息还远远不够,李彬又去了解了移动用户的信息:一些经济富裕的移动用户自己一年的电话费也花不到1万元,再送5000元也花不出去,就白白浪费了,所以他们这样的人对移动公司的这个活动并不感兴趣。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李彬马上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

如果移动公司赠送的话费可以买海尔冰柜,那对于移动公司来说,活动的吸引力、可行性会更大,参与活动的移动用户会更多;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赠送的话费不仅不会浪费掉,而且有了“意外收获”!

方案提出后,马上得到了移动公司的认可。就这样,这笔相当于西宁冷柜平均月销量两倍的大订单被拿下了!

李彬是一个具有变通头脑的人,他把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从其他行业的市场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市场,从而不但提升了业绩,还使原来两个公司共有的难题变成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有一个故事,主人公也是运用变通的手法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想必大家对2003年春天的那一场“非典”仍旧记忆犹新。

“非典”的爆发使很多餐厅关门,因为没有人出门用餐。可是“非典”爆发的同时也给口罩制造商带来了商机,因为人人都要戴口罩。可是一般的口罩样式单一、颜色单一,有一个口罩制造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变通,他在传统的口罩上印上了几个字“你的心情好吗”、“我知道你不说话,可是我知道你关心我”,或者“今天星期三,我们祈祷‘非典’赶快过去”。这样,大家走在路上,虽然不方便直接沟通,但看到别人口罩上关心、祝福的字样,不但不会恐惧和反感,反而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馨,让大家都喜欢戴口罩了,于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销量。这就是商机,简单的变通就能够创造这样的商机。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更需要借助于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来取胜。在上面的故事中,面对其他人提出的全城和全国的“大”,裁缝的儿子却利用街道的“小”来做文章,并最终取得了竞争的胜利。而这些都是变通思想的体现。

变通,就需要具有突破常规的思维,例如李彬将移动公司的业务与自己的工作进行结合,裁缝的儿子用“小”来取代“大”的概念,这些都是变通思想的体现。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业务无法进行下去时,不妨活跃你的思路,从另一个侧面来思考,往往就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不但能够将问题消解于无形,而且可以让你成为企业的“新财神”。

阅读思考题:

1你个人或公司内部有没有通过变通而获得突出业绩的案例?你或他们是怎样做到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想想你正在做的项目,能不能通过与其他项目联系而获得突破性进展?

变通,企业趋利避害的良方

“如果有个柠檬,就做一杯柠檬水。”柠檬,真的是太酸,不能称其为美味。但是,把柠檬做成柠檬水,却可以使它比任何甘甜的果汁饮料都更有味道。

像昆虫具有夜间趋光的特性一样,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遇到困难时,都会挖空心思想办法避免危害,并努力将害转为利,将负转为正。变通就是人们苦苦寻觅的那个趋利避害的良方。

今天的你也许早已习惯了电脑键盘上字母的排列方式,虽然起初你也觉得既难记忆又不顺手,但还是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当你深究其形成过程后,就会发现它的排序也许并不是最合理的,却在发明之初解决了很大的难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打字机的字键在击打后弹回速度较慢,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很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小心地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打字速度。肖尔斯公司作为当时最大的打字机生产厂家,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伤透了脑筋,因为材料的局限,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再增加字键的弹回速度了。

当大家都在为增加字键弹回速度绞尽脑汁时,有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出了一条趋利避害的新思路: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字键的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法降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呢?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思路。

降低打字员击键速度的诸多方法中,最简单的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常用的字母摆在较笨拙的手指下,使用概率低的字母反倒由最灵活的手指来负责。结果,字母组合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沿用至今。

正是思路的一个小小的变通,既解决了字键缠绕的问题,又为企业摆脱了投诉的困扰。如果不能让字键弹回速度加快,为什么不让打字员击键速度减慢呢?如果不能更好地改良纺织工艺,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制造一种新的面料呢?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合成每根纱的5根线粗细总是纺不均匀,技术人员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大量次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益。这时有个生产班长建议,既然5根线纺不均匀,何不索性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见惯了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一种不同的体验呢?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新型面料投放市场后,很受顾客欢迎。

次品的处理办法通常是降价销售,而日本这家公司转换思路,变通地将次品制成了新型面料,投放到市场,次品竟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品,公司也收到了额外的利润。

利用变通来趋利避害的企业还有许多,东芝电气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想尽了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

原来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

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浅颜色的东西会给人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而凝重的黑色给人的感觉却是压抑、沉闷。只要稍稍地改变一下颜色,就可以将滞销积压的电扇在几个月内销售几十万台。变通思路竟能创造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出这个思路,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可为什么东芝公司的其他员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行业惯例使然,也就是说,他们都走入了思维定式的误区而不能够变通了。

电扇自问世以来都以黑色示人,各大企业彼此效仿,代代相袭,渐渐地形成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能称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和传统,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时间越长,这种定式对人们变通能力的束缚就越强,要摆脱它也就越困难,就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式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式的束缚。

突破了思维定式,也就迈出了变通的第一步。

看来,只要我们用心,就能从任何一件“坏事”中找到正面的因素,只要能够变通地思考、变通地行动,就能够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亚当斯·罗克尔说:“如果有个柠檬,就做一杯柠檬水。”柠檬,真的是太酸,不能称其为美味。但是,只需稍稍变通一下思路,把柠檬做成柠檬水,就可以使它比任何甘甜的果汁饮料都更有味道。

阅读思考题:

1你所在的公司最近一次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没有变通的因素?

2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能否突破思维定式,换一种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通的最佳受益者是你自己

变通,可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扣上了重要的一环。由此可见,自己就是变通的最佳受益者。

在工作中融入变通的思维,加入自己的创意,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自己也会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有家大型广告公司招聘高级广告设计师,面试的题目是要求每个应聘者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出一个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案,没有主题和内容的限制,然后把自己的方案扔到窗外。如果谁的方案最先设计完成,并且第一个被路人捡起来看,谁就会被录用。

设计师们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绞尽脑汁地描绘着精美的图案,甚至有的人费尽心思画出诱人的裸体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