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天下姐妹
12976300000012

第12章 守望爱情

分离后的距离,让徐锦春和黎京生的爱情变得美好而浪漫。

鸿雁传书成了他们唯一联系的纽带,身在邮电局工作的徐锦春,总会在第一时间拿到黎京生的来信。

黎京生的心情似乎并不好,他的第一封信简单地通报了自己和家里的情况。回到北京后,他每天都要照顾在母亲身边,同时也在等待着工作的分配。闲下来时,他就会回忆起边防的日子,还有住在小镇的徐锦春一家带给他的温馨和美好。

每次在单位读到黎京生的信时,她都会以泪洗面。回到家里,她会拿出黎京生的照片默默地与他对话。这时,黎京生就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相聚总是短暂的,分离却是永远。在思念中,他们学会了等待和忍耐。

接下来,她就要给写信了。她躲在自己的床上,提笔望着天棚,仿佛那是一块幕布,所有的往事都在那里一一上演。她写一会儿,想一会儿。

她是这么写的:北京下雨了吗?小镇这几天下了几场雨,树绿了,整个山也绿了。还记得去年奏,你从山里到小镇,还给我带了一束桃花。我放在瓶子里养了一个多星期,桃花才慢慢谢了。今年奏你不在,我真想再让你送我一束带着芬芳的桃花啊!

写到这儿,她写不下去了,泪水再次浸湿了她的眼帘。她用手把眼泪擦了,思念却不可遏止起来。

妹妹锦秀这时伸了个懒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姐姐面前。她顺势坐到姐姐身边,瞅着姐姐说:还写哪,一天一封信你不嫌多呀?

她下意识地把信纸上写好的字用手捂住,红着脸说:小丫头,你懂什么?等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锦秀撇撇嘴,两眼有神地说:这次高考,我一定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到时候我替你去看姐夫。

考到北京去。这不仅是黎京生的临行前对妹妹的鼓励,也是一家人的希望。作为锦秀的姐姐,她真心希望妹妹能考上北京的大学,仿佛妹妹去了北京,自己也就离黎京生近了一步。

此时,她认真地盯着锦秀说:锦秀,你要是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姐一定给你买只手表和新皮鞋。

锦秀听了,高兴地抱住了她:姐你说话算数啊。

受到鼓励的锦秀再一次坐回到桌子前,她要继续挑灯夜战,向自己的理想冲刺。在那样一个年代,别说徐锦春一家、就是全国人民面前,北京在人们的心中也是人间的天堂,一座圣殿。在锦秀的心里,她和许多人一样,北京是抽象的,但北京兵黎京生就要成为自己姐夫的现实,让她忽然对北京就有了熟悉般的亲近。她和姐姐锦春一样,在心里一遍遍地想起北京,想起北京的黎京生。每次想起北京,锦秀就感到一阵阵的温暖,疲惫的身体复又充满了力量。

相思是甜蜜的,也是痛苦的,身处爱情中的徐锦春和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变得敏感起来,花花草草,月缺月圆,都会让她浮想联翩,触景生情。

黎京生不停地写信给她。他在信中说,他的工作已经分配了,就在父亲工作过的仪表厂上班。母亲现在的身体不好也不坏,仍然躺在床上。他每天上班时,家里都要请邻居帮助照顾。

她读了他的信,心里就异样起来。黎京生在家里所做的一切,理应是她要担起的一份责任,可她却无能为力。作为他的未婚妻,她感到不安。

她在回信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他回信告诉她,自己每一天都在思念着她,等工作稳定一些,他就接她去北京。他在信中还说,他正在帮她联系工作,凭她现在的情况,她的户口很难进京。没有户口,想在北京找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黎京生找了街道,也找了自己现在工作的单位。他把自己的困难说了,领导一边表示同情,一边也是爱莫能助。

在那个年代,没有工作是万万不能的。而一个没有户口的人,在异地生存只能是被称为盲流。

黎京生的家里的确需要有个人来照应,在他的想象里,如果能和锦春结婚,那是既成了爱情,又成全了自己。现在他一个男人,又要在外面工作,还要照顾瘫在床上的母亲,如果不是邻居牛阿姨的照应,他早就坚持不住了。

他每天很早就得起来,为母亲做早饭,还要捎带着帮助母亲把中午饭做出来,等牛阿姨帮忙热了,喂给母亲吃。晚上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翻身,清洗床单。遇到牛阿姨不在时,不能自理的母亲就会把大小便弄在床上。由于不能及时打扫,母亲就只能沤在那里。看着母亲难受的样子,他就会流出眼泪。母亲看着他也会流泪,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说:京生啊,是妈拖累了你。

母亲为了减少他的负担,最后干脆不吃不喝了,即便吃一些也只是象征性的,锅里的饭常常是几乎没动。刚开始,母亲推说没有胃口,眼见着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抱住母亲喊了起来:妈,你这是害我啊。

母亲哭了起来,此时的她心里充满了惭愧,孩子在部队干得好好的,就因为这场灾难改变了孩子的命运,甚至还拖累了儿子的爱情。母亲拉着他的手,一边哭,一边说:孩子,你就别管妈了,妈现在这个样子生不如死啊!妈知道,你难哪,比妈现在还难。

他在母亲面前不想流泪,但听了母亲的话,还是忍不住心酸。他别过脸说:妈,你别说了。这没什么,一切都会好的。等有一天,我把锦春接来,你就有人照应了,到那时,我们这个家就又是个家了。

在这之前,黎京生无数次地跟母亲提起过徐锦春。看过锦春的照片后,母亲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锦春的模样,正是母亲所喜欢的——端庄而大方。这样的女孩是符合母亲的审美的,况且孩子子的事她也不想过多的干预。只要孩子高兴,就什么都好。

然而现实问题就摆在面前,锦春的户口按目前的情况无论如何是不能调到北京的,没有户口,也就无法找到工作。锦春以前是有正式工作的,不可能让她放弃现在的工作,到北京来做一个盲流。这也正是眼前最大的问题和困惑。

浪漫的爱情在现实面前受到了挫折。

黎京生是个坚强的人,虽然目前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在信中仍一遍遍地鼓励着锦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的户口和工作我正在想办法,别急,再等等。时机成熟了,我就去接你。

他信上这么说,而现实的希望又在哪里呢?他每天都挣扎在现实生活中,照顾母亲,料理这个家。母亲的身上开始生了褥疮,他一边为母亲清洗,一边暗自垂泪。泪水滴落在母亲的身上,母亲察觉后,定定地呆望着进进出出忙碌着的儿子的身影。此时,她忽然就想到了死。尽管她怕死,但为了儿子,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