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孕产育儿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1297700000017

第17章 贴心父母最懂得关注孩子“病由心生” (1)

健康的心理决定着健康的身体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最重要,其次才是身体健康。一个人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是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判断一个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首先,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智力发育正常,有与他年龄相符的智力水平和相应的正常行为,并且有很强的求知欲,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另外,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活泼乐观,有良好的情绪,对待别人热情,坦诚,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积压在心里。

心理健康的孩子还应该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不嫉妒别人、不互相攀比,遇事冷静,能理智地分析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或忧郁。

最后,心理健康的孩子还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胸开阔,尊重别人,并能正确处理与别人的矛盾,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和关心别人。

放手去让孩子“搞破坏”

许多小朋友都是父母眼中的“破坏王”,电动汽车的零件散落在屋子里,桌上的电话线被拔掉了线,影碟机再也不能打开……父母总是要以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去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破坏场面。其实,与其这样紧张不安地等待破坏场面的出现,不如主动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条件,让他们在探索和尝试中找到创造的感觉。

因为孩子刚接触和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他们要检查所有自己还弄不明白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他们会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是摔一摔,看看它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于是就有了父母眼中的“破坏性”行为。

所以,如果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父母可以把一些贵重的、危险的物品收藏好,然后给孩子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耐摔的玩具。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当“修理工”,当你在修理家中物品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找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教孩子如何操作。

另外,父母要慢慢引导孩子,让他明白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甚至可以拆卸电动小汽车来看它的内部结构,但是不能把电视机当做玩具,不能把影碟机扔进水桶里。总之,对于孩子的“破坏性”行为,父母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鼓励,以利于孩子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展。

有时候孩子在发脾气时会故意摔东西,对于这种行为,父母要坚决制止,并且要及时弄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疏导他的情绪,耐心地给他讲道理,使他的情绪稳定下来。

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时的几种语言

父母通常认为孩子小,不可能有什么烦恼,所以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却很少在心理方面给予孩子多一点的关注。其实,再小的孩子也会有心理问题,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对他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父母有必要知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表现,下面就说一说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1拒绝吃饭

当孩子出现厌食状况时,去掉疾病的因素,就是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父母在这个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忙做饭,帮忙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

2睡眠不足

有些孩子长期失眠,是因为有一些事情困扰着他,父母可以在孩子睡觉前和他聊聊天,让他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帮助他排解忧愁,这会改善他的睡眠。

3疾病反复

孩子经常叫喊肚子疼或者头疼,到医院检查却检查不出任何症状,这可能是他精神紧张导致的,父母应该从心理和情绪上对其治疗,而不是从身体上。

4哭泣

孩子哭泣通常是因为饥饿或疲劳,但有时候哭泣也是孩子情绪激动时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哭泣,应该充满爱意、心平气和地对待。例如婴儿啼哭时,父母可以抱着他摇一摇,直到他恢复平静。

批评孩子时,要选择他易于接受的方式

生活中,当你批评孩子时,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说得口干舌燥,孩子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任凭你的“指教”随风而去。甚至有时候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你越批评他,他越和你对着干。由此可见,父母在批评孩子时需要讲究方式。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大声训斥孩子,而应该用低于平时说话的声音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这种“低而有力”的声音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使他能集中精力倾听你说的话。

在批评时不要翻旧账,不要老去想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否则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面前一无是处,老翻旧账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父母也可以保持沉默,不批评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心理准备,如果家长批评他,那就正如他所愿,他反而会如释重负,转眼间就把事情忘了。但父母不批评他,他就会不安地猜测父母的心理,进行自我反省并主动检讨,这时父母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不要过早下结论,比如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批评结束后不要长时间板着脸,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灵感到压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别让孩子因“怕生”而孤僻

家里来了客人时,有些孩子会本能地躲在父母身后,父母这时就会笑着对客人说:“这孩子,怕生,大一点就好了。”但是,孩子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和人交往,如果孩子从小就有“怕生”心理,父母却不加以引导,那么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较低,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变得孤僻,甚至自闭。

孩子“怕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现代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形式也是独门独户,平时关上门后,除了父母,孩子见不到任何人,长期如此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定式”。再比如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出去闯祸或者和其他孩子学坏,便把孩子关在家里,剥夺了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造成了孩子“怕生”的现象。

父母要想让孩子不“怕生”,就要扩大孩子的社交圈子,鼓励孩子多出去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带孩子散步的时候,也可以停下来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几句。渐渐的,孩子就会觉得陌生人并不可怕。

另外,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不必勉强“怕生”的孩子跟客人打招呼,更不要觉得孩子“怕生”有损自己的面子,否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这对于克服“怕生”的心理没有好处。如果孩子愿意,可以让他给客人拿一盘点心或展示一下他最喜欢的玩具。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把他以前犯的一些错误讲给别人听,因为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当他听到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知道时,就不肯再在陌生人面前露面了。

当心家庭“精神污染”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些家庭中存在着消极、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这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精神污染”,它严重威胁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父母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精神污染”的具体表现,有则改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心理上往往会存在难以弥补的创伤,因此他们性格孤僻、自尊心不强、自控能力很差,长大后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讨论社会上的阴暗面,并且大发牢骚,怨气冲天,有时还会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往往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长大后很可能碌碌无为。

有些父母经常打骂孩子,这是对孩子幼小心灵一种摧残,这样的孩子往往意志薄弱、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会患精神忧郁症或自闭症。

有些父母平时不注重修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出口成脏”,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没礼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让人讨厌,不易被社会所接纳。

有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但是父母不思进取,总是安于现状。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目光短浅,不求上进。

嫉妒会成为孩子心灵上的肿瘤

一个著名的作家曾经说过:“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的确,嫉妒心强的人,会陷入烦恼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伤害别人,这样做既害人,又害己。

嫉妒还会使孩子的内分泌紊乱,造成其肠胃功能失调。因为嫉妒心让人吃饭没胃口,行动没动力,所以健康会受到影响。

嫉妒也会导致孩子失眠,孩子嫉妒别人,常常睡觉也想着为什么别人比自己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睡眠,患上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