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心理操纵术全集
12980300000022

第22章 心理操纵术(13)

苏秦当了赵国相国后,命手下人不露声色地将张仪接到赵国。张仪到了赵国后,苏秦故意避而不见,好不容易见到一面,还挨了一顿奚落。张仪回到客店,一筹莫展,贾舍人替他还清食宿费,把他送到了秦国。到了秦国,贾舍人又拿出很多金钱作为张仪在秦国做客卿的费用,张仪很感动,正要报答贾舍人的大恩。哪知道贾舍人凑巧前来跟他辞行。张仪痛哭流涕:“在我困苦的时候,没有人瞧得起我。只有你是我的知己,屡次三番帮助我,要不我哪能有今日。咱们有福同享,你怎么能回去呢?”

贾舍人笑着说:“别糊涂了!还是给你直说了吧,你的知己不是我,是苏相国!”张仪摸不着头脑,说:“这是怎么回事?”贾舍人对他说:“相国正计划着叫中原列国联合起来,就怕秦国去打赵国,破坏他的计策。他想找一个亲信来执掌秦国的大权,他说这个人,除了先生没有第二个。苏相国就叫我把先生引到赵国,又怕先生得了一官半职就满足了,特地用了‘激将法’。先生果然火了,要争一口气,他就交给我好些金钱非要让秦王重用先生不可。我是相国手下的门客,如今事情已经办完了,我得回去报告相国了。”张仪一听,不由得愣住了。呆了一会儿,叹息着说:“唉,我自以为聪明、机警,想不到一直蒙在鼓里。我哪儿比得上苏秦啊?请您回去替我向他道谢,他在一天,我绝不叫秦国去攻打赵国。”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经常使用激将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葭萌关一战中,诸葛亮也是使用故意贬低的方法,才使得张飞能够勇斗马超,挫其锐气。

据探子来报,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此时,诸葛亮正和刘备在军中议事。当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后,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

刘备说:“子龙领兵在外,一时回不来。翼德现在这里,可以急速派遣他去迎战。”

诸葛亮说:“待会儿等张将军来时,主公先别说话,让我来激激他。”

诸葛亮话音刚落,张飞就大喊着走了进来。原来,他一听说马超前来攻关,就立刻过来主动请求出战。

诸葛亮佯装没有听到,转过身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前往荆州唤云长回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何如此小瞧我?我张飞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不成?”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吗?马超英勇无比,天下无人不知。当年,他在渭桥六战中,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了命。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了也未必能够战胜他。”

张飞一听,立刻怒火中烧,大声说道:“我现在就去,如果战胜不了马超,甘受军事处罚。”

诸葛亮看自己的激将法起了作用,便来了个顺水推舟,说:“既然张将军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结果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下酣战了一昼夜,斗了220多个回合,虽然未分胜负,却减弱了马超的锐气。后来,诸葛亮施计,说服马超归顺刘备。

诸葛亮知道张飞脾气暴躁,并经常因此误事。所以,他常常用激将的方法来说服张飞。每当遇到重要战事,诸葛亮总是故意说张飞担当不了此任,或者说怕他贪杯误事,逼得张飞甘愿立下军令状。这样,就可以增强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轻敌思想。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贬低对方的方式激起他的怒气和斗志,逼他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对方的兴趣为切入口说服他

无论你的对手是谁,有时候投其所好永远是一条不错的战略选择。

有一位精明能干的老太太,一次她到某大洗染公司干洗一件衣服。到了约定时间她去取衣服时,发现洗好的衣服上有一个明显的焦痕。她肯定这是洗时不慎造成的,并且正是干洗的时候烫焦的。

这位太太无比生气,因为这是一件她非常称心的衣服,所以她决定向公司索赔。但是那家公司的洗衣单上注明,在洗染时衣服质料受损公司不负责任,争吵多时双方仍然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协议,老太太于是要求面见经理,要跟经理当面交涉。

她气愤至极,竟直闯进了经理办公室。经理正在房间办公,她在进门后除了脸色愤怒的表情外,还立即郑重道:“经理先生,我来不是为了别的,我的衣服被你的职员烫焦了,我要求贵公司赔偿,这件衣服我做的时候花了12美金。”

“对不起,这件事我也知道,但那洗衣单上不是明写着不负责任吗?”

太太顿时哑口无言。可是当她抬头时,忽然看见墙上挂着一根高尔夫球杆,她灵机一动,换了一种柔和的语气对经理说道:“经理先生,你是不是很喜欢高尔夫球?”

“是的,这是我生平最喜欢的东西!你也喜欢吗?”经理一听到关于高尔夫球的问话,立刻来了兴致,因为他十分钟爱这项运动。

“我也喜欢!”这位太太索性以球杆为话题来应付他,“我最近正在想怎样握球杆才好,经理,你喜欢哪种握杆方法呢?”

“我吗?对传统的握法都不喜欢,我现在正研究一种新的握杆方法!”“哦,那真是好极了!经理先生,你可以告诉我吗?——不过今天我没有空,我是为我受损的衣服来的,既然你不予赔偿,我只好回家了。至于握球杆的方法还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多谈一会儿的,不就是一件衣服吗?你的衣服是12美金吗?我开一张支票给你……”说完,经理按门铃叫人进来,给那位太太开了一张支票,并对她说,“对于衣服的事不要多讲了,现在让我来教你握球杆的方法吧。我可以先示范给你看,喏,就是这样,我深信你如果按这种方法学起来,你的球艺一定会大有长进。”

结果,这位老太太不仅获得了赔偿,还从经理那学到了球艺。其根本的原因是这位老太太猜透了经理先生的爱好与性格,并以此为要害点切入,从而说服了对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了解并透视对方兴趣,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秘书把客户亚当森做了简单的介绍后,便退了出去。这时,亚当森没有直接与老板伊斯曼谈生意,而是说:“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办公室。我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从来没有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回答说:“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记了的事情,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我都没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是不是?意大利的橡木质地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高兴得站起身来回答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专心研究室内橡木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伊斯曼心情好极了,便带着亚当森仔细地参观起办公室来了。

他把办公室内所有的装饰一件件向亚当森做了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又从比例谈到颜色,从手艺谈到价格,然后又详细介绍了他设计的经过。此时,亚当森微笑着聆听,饶有兴致。两人谈着谈着,说到动情处,伊斯曼便向他讲述了自己苦难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母子俩如何在贫困中挣扎的情景,自己发明柯达相机的经过,以及自己打算为社会所做的巨额捐赠……亚当森由衷地赞扬他的功德心。

本来秘书已提醒过亚当森,谈话不要超过5分钟。结果,亚当森和伊斯曼谈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到中年。

最后伊斯曼对亚当森说:“上次我在日本买了几把椅子,打算自己把它们重新油好。您有兴趣看我的油漆表演吗?现在,到我家里和我一起吃午饭,再看看我的手艺。”午饭过后,伊斯曼便动手把椅子一一漆好,并深感自豪。

直到亚当森告别的时候,两人都未谈及生意。但是最后,亚当森不但得到了伊斯曼的大批订单,而且两人还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为什么伊斯曼把这笔大生意给了亚当森,而没有给别人?如果他一进办公室就谈生意,十有八九要被赶出去的。

亚当森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了解谈判对象,从伊斯曼的办公室入手,以几句颇近人情的话巧妙地赞扬了伊斯曼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把亚当森视为知己,这笔生意当然非亚当森莫属了。

你越是卖关子,对方对你的话越是感兴趣

有人在屏风上钻一个小孔,旁边贴上“请勿窥视”的纸条,然后用隐蔽式摄像机拍下过路人的反应。结果,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会向里面张望一番。

电视连续剧每集的结尾总是在关键时刻结束,将悬念留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以至于观众总是不得不锁定频道,等着下一集。人们的好奇心是无法估量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禁果效应”,就是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就越会引来别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会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任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

很久以前,法国从美洲引进的土豆,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农学家断言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所以很长时间土豆都没有被推广。著名的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他还不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用了一个计策:

1787年,帕尔曼切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按照他的要求,这块田地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身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但只在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要撤走。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

探究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难以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人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息有着一种期待心理。

当你想说服别人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先引起别人的兴趣。当别人对你说的话感兴趣了,你才有可能说服别人。那么,怎样才会让别人对你的话产生兴趣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悬念。

有时候只要你开动脑筋,使用一点小小的技巧,就能让整个谈话改变立场。比如,你直接对某人说:“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说一下。”对方可能会漫不经心地回应:“你说吧!”如果你换种形式,设一个悬念对他说:“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对方马上会竖起耳朵,催促你:“快讲吧,到底什么事?”

又比如,你说“告诉你一件事”,不足以引起别人的兴趣;如果你说“这件事我还是不告诉你了”,那么对方就会立即来了兴趣。这样一来,就把话题引向了你想要的方向。

在一次新课开始前,一个教师故作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目,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对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老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目吧。”老师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把这道题目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忙碌起来。不一会儿,有很多学生举起手。老师故意拉长腔说:“怎么样?不会做吧?”

谁知,同学们齐声说:“老师,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几个同学清晰地说出了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老师装作甘拜下风,说:“同学们,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比老师还聪明,这节新课你们肯定一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大声说:“有!”同学们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

通常,一个人的某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这个老师非常聪明,利用这一点激起了学生的解题欲望。

因此,你要想引起别人的兴趣,不妨故作悬念,引起别人的好奇心。让对方主动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记住,你越是卖关子,对方越对你的话感兴趣。

在恭维中给对方提要求

当一个小孩怕疼,不愿意打针的时候,如果父母哄着他:“你真勇敢!小朋友们都不如你勇敢!”这个小孩就真的以为自己是最勇敢的人,而不再抗拒打针。你承认了他的勇敢,他就会勇敢给你看。

好听的话,小孩爱听,大人也爱听。你想让对方怎么做,就把对方标榜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眼中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他就会尽量表现出自己的无所不能。

王妮找了一个保姆,便打电话给那位保姆的前任雇主,询问了一些情况,得到的评语却是贬多于褒。

保姆来的这天,王妮对她说:“我打电话请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说你为人老实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唯一的缺点就是理家比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脏兮兮的,我想她的话并非完全可信。你穿得很整洁,人人可以看得出。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同你人一样整洁干净。你也一定会同我相处得很好。”

保姆听到王妮这样说,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结果,她们果然相处得很愉快,保姆真的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工作非常勤劳。

在保姆正式开始工作之前,王妮就给她戴上了一顶高帽。“煮得一手好菜”、“相信你一定会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你一定会同我相处得很好”。这些话保姆当然爱听,因为是对她的赞赏和肯定,而对于王妮来说,她的目的不是赞赏保姆,而是对保姆提出这样的期望和要求。当保姆知道自己在王妮心中是这样的好印象之后,她会尽力做到最好,使这种好的形象一直维持下去。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善于驾驭语言,便可以用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句话的意义体现于上述生动的故事中。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会擅长“美言”的人。在恭维中给对方提要求,是一种社交技巧。想让对方怎么做,就朝那个方向恭维他,这样可以满足他被赞美、被崇拜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他会不遗余力地为你办事,努力达到你所恭维的境界。

或许你会说,恭维他人其实就是拍人马屁,其实,并非如此。拍马屁是指过分夸大别人的优点或将别人的缺点、错误说成是正确的。恭维他人虽是夸奖别人,但是不夸大,符合实际,只是在夸奖别人时,突出了他的优点而将缺点按下不提罢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善于恭维他人的人就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适时地说出来,对方自然会很高兴。因为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有价值,谁都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如果是你,你会喜欢别人贬低你,让你难堪吗?你不也喜欢听别人夸奖你,对你说好听的话吗?

没有什么你办不成的事!

这件事只有你才能完成!

我知道你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所以完全相信你!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绝对不会让我失望,对吧!

这些话听起来是在恭维对方,实际上是在给对方提要求。其实,这一点,你明白,对方也明白,只不过对方甘愿在你的赞美声中上你的当。

然而,在恭维他人的时候,很多人常常言过其实,让人感觉受到愚弄,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比如,对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为了跟她套近乎,你说她是美如天仙;对一个不懂专业的人,为了让他多做事情,你说他是个天才,对方显然不会高兴。这样,只能表明你是一个口是心非、虚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