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全集:卓越个人、团队、企业的狼性法则
12980500000035

第35章 效率第一,速度至上(1)

我们是神速出击的高手,平时的体能训练保证了我们在关键时刻的奋力一击。在敌人或猎物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具备了先发制人的优势。我们以闪电般的速度扫荡一切,把饥饿、干渴化作战斗的动力源。我们每天都要奔跑、捕食、厮杀,在生死存亡之间,哪怕一丝一毫的犹豫都可能让我们丧命。

先者易强,以速度定胜负

“先”者易“强”,在这个速度制胜的时代,谁拥有比对手更快、更狂野的速度,谁就掌握着主动权,就能先人一步,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三国时期,魏国新城太守孟达一心密谋反曹,当他得到孙吴、刘备的暗中支持后,便在新城举起了反曹的大旗。孟达反曹的消息马上传到驻守在宛城的曹军元帅司马懿那里,但是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左右为难。虽然他一心想要出击军队消灭孟达的部队,却因为此番重大军事行动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因而需要自己请示报告,得到皇帝诏书方能采取行动。这样一来,从宛城到朝廷所在地洛阳来回就有1200里地,快马也要十来天。若是孙权、刘备的援军再来相助,那就更难征讨了。怎么办?

司马懿想自行采取行动,却考虑到朝廷早就有嫌自己权势过大的迹象;等皇帝诏令,却又担心此事拖延下去会对国家不利。如此思量再三,司马懿觉得还是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于是他一边上书报告情况,解释原因,一边率大军即刻进发。

既然出击就要讲求“快、狠、猛”,司马懿准备偷袭敌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让三军偃旗息鼓,分为八队齐头并进,昼夜兼程,8天就行完了1200里路。

司马懿的兵马一出现就引起孟达军中的一片惊慌。原来孟达原本计划,司马懿要请示朝廷后才率兵至此,这样少说也要一个月。所以他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来安排加固城墙的任务,准备把司马懿困在城外等待他粮草不济准备退兵时再突发袭击,一定能取胜。却没想到孟达的这个小算盘打错了,哪知司马懿仅8天便到了新城,这样就一下子打乱了孟达的部署,新城城墙不坚固的弱点也一下子暴露出来。

如此的形势下,孟达的部队敌不过司马懿的部队。孟达手下见大势已去,开门投降。司马懿挥师杀进城去,斩杀了孟达,平定了叛乱,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兵贵神速,狼性文化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残忍,但残酷本身就是竞争的本质。如今,商业竞争同样如此。不要忘了,市场不是母亲,她没有耐心也没有仁慈,稍有不慎,你的企业可能就会在别人的嘴下尸骨无存。为此,我们务必具备狼性狂野的速度,拥有速度往往就等于拥有胜利。

哈默是商场“快枪手”,他总是不失时机地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毕生先后从事过制药业、石棉开采、银行业、百货、商店、酿酒业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哈默走进一家苏联商店,想买一支铅笔。售货员递给他一支德国产铅笔,价钱贵得惊人,比美国铅笔要贵10倍。哈默马上想到,在疆土如此辽阔的苏联,连铅笔这种小文具也要进口,可见苏联制笔工业相当落后。事后一打听,果然不假,苏联当时只有一家铅笔厂,而且质量差、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苏联当时有一亿人口,政府正号召工农大众学文化,铅笔需求量很大。

哈默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决定在苏联办一家铅笔厂。他正式向苏联政府提出办厂申请,并很快得到了批准。哈默不愧为商界“快枪手”,拿到批文后,马上三管齐下,进行办厂。首先,以最快速度从德国请来制造铅笔的技术师巴伊尔,并委托他以最快的速度招兵买马,壮大力量;其次,以最快速度从英国运来生产机器;第三,以最快速度在苏联选定厂址。

经过一番努力,哈默的铅笔厂正式投产运转。哈默以快取胜,该厂生产的铅笔价廉物美,很受苏联人的欢迎,没过多久就风靡全苏联,将德国产的铅笔挤到了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兵贵神速”很有指导意义。强调速战,抓住战机,提高效率,用高效率击败对手来赢得顾客。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哈默的胜出正是得益于“兵贵神速”思想和“以快取胜”战术的运用。这一点,正是狼性的显现。

狼是神速出击的高手,良好的体能保证了狼发起攻击的突然性,往往在对手还未察觉的情况下,狼就如神兵天降,出现在敌手面前,打敌手一个措手不及。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商战中,如果我们能像狼一样巧妙地利用速度差,在对手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抢先一步,不仅降低了时间成本,而且带来的效益也会比别人花费大量的时间采取的行动强十倍甚至百倍。

比尔·盖茨说:“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谁把握住了速度,谁就能最先占领发展的阵地。”作为企业家,我们的目的就是赚取更大的利润,而谁能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新产品,把产品打出去,谁就能快速占领市场,谁就是胜利者。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浪莎集团深知这个道理,始终在企业内部倡导“速度第一”的工作观念。浪莎总裁翁荣弟将这一战略概括为“四先原则”:最先发现市场机会、最先制订行业标准、最先将产品投放市场、最先占领全球市场。

2008年,电子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股“山寨”风,“山寨”也由此成了一个流行词。对于山寨机,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认为,国内电子企业应该学习山寨厂商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比如速度效率。

在山寨机横行的今天,国产手机如何生存?对此问题,康佳通信科技总裁李宏韬认为,首先要有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必须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准的品质标准,以接近山寨机的开发速度和运作效率,实施好贴近市场的创新精品工程,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客户满意度,兼收并蓄品牌机和山寨机的优点,形成自身“速度兼质量”的核心能力。

从两位知名企业总裁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山寨机是否应该存在,山寨机厂商都有一点值得肯定——速度。这也是山寨机迅速占领市场的原因之一。的确,进入21世纪,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模仿能力强,致使各种产品和服务相差甚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提高效率、加快速度是有效途径之一。

速度时代,不只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任何企业、团队和个人,要想成功卓越,就得比学习的速度,观念更新的速度,决策的速度,团队的速度,有效执行的速度。

三星首席执行官尹钟龙说:“为了赶上早起的鸟,我们在初创技术的商品化方面一定要做到最快。速度就是一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三星一直要求自己,新品要比日本同行快3~6个月,比国内同行快半年。到了2001年,它们与日本同行的时间差距拉大到一年。现在,很多日本公司已经放弃了同三星的竞争。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年代,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狼性迅猛的速度,往往决定了它的成败得失。没有速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止步不前,无从发展。

结果导向,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好的成绩

狼奔跑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几秒钟就可以跑几十米的距离。从狼发动攻势,到把麂子捕捉在手,狼仅仅用了不足半分钟。狼的高效令人叹为观止。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如一匹疾驰的狼,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崛起。当时的深圳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深圳特区正是凭着这句名言,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深圳速度”。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直言不讳地说:“效率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无数事例证明,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生活要效率,生产要效率,工作更要有效率……那些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人只能暗自羡慕上天对他人的眷顾。

在效率就是生命的大时代中,人们常常以“工作奴隶”的形象出现在职场。“你加班了吗”这句话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和“你吃饭了吗”一样正常。在很多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工作时间都要在10小时以上,而8小时工作时间不太可能达到。

经过激烈的竞争,Q有幸被梦寐以求的某汽车公司留了下来,作为实习生,实习期是两个月但不巧的是,实习生有两个,到最后还是要淘汰一个,因为公司只缺一个销售部门的人员。于是Q就制订了自己在这段实习期间的计划:团结友爱,尊重前辈,虚心学习,另外最重要的是刻苦勤奋。

于是,在后来实习的那段时间,早起第一个来单位报到的是Q,晚上最后走的是Q。帮同事们买饭的是Q,打扫集体休息室的人还是Q。虽然辛苦,但Q心里非常高兴,因为Q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扬。部门经理也是非常勤奋的,他来得早,走得也晚,这样Q跟经理接触的机会增多了,慢慢地经理对Q也有了好印象。记得有一次下班很晚,为了打印一份报告,最后只剩下Q和经理了,为了得到经理的欣赏,Q坚持要比经理更晚回去,果然很有效果,经理走时说了声:“好样的。”同时问Q:“这两天怎么不见那位实习生呀?”当时Q心里暗暗高兴,应声回答了:“她早下班了。”Q特地将“早”字拉得很长,心想占了相当的优势,只要她的业绩不好,留下来的非自己莫属,想到这里,Q每天都哼着小调回家。

就这样,熬到了实习期完毕的那天,想着自己即将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Q非常自信地走进了经理办公室,但等待的结果是:“对不起!你已经被淘汰了。”

Q不服气:“经理,被淘汰的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她?虽然我跟她的业绩相当,但是我很刻苦呀,这你是知道的,能给我个被淘汰的理由吗?”

经理慢慢地说:“在实习的这段期间,你确实很勤奋,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这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可你想过没有,同样的业绩,她用了多少时间,你用了多少时间,她的效率很高,所以我和人事部的经理一致认为她比较适合这份工作,还有件事,可能你不知道,她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物流方面的知识。”Q当场愣了一下,再也无话可说,自愧不如,收拾完东西灰溜溜地走了。

这次求职的经历使Q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需要的和缺乏的是有效率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上学时所说的刻苦。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人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公司带来效益。人们常常把工作时间的长短作为评价工作努力程度的标准之一。

大家普遍认为早出晚归是努力工作的表现,于是,没有什么工作也会留下来加班,甚至休息日也要陪客户打高尔夫球。然而,工作时间长真的代表工作勤恳吗?NO!勤奋不是工作时间长的代名词,勤奋是以最快的速度做最有效的事。无休止地延长工作时间,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意味着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在公司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同事都能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而你却不能,只说明你的工作效率太低。

一名记者夸一位企业总裁:“您真敬业,总是在加班。”哪料,这位总裁听到这种夸奖并不高兴,连忙摇摇手说:“加班就是效率低。”

小李和小董学历相同,而且是同时进入公司的。但一年后,小董升职加薪,小李却依旧是个普通职员。对此,小李很是不解和气愤。一天,小李忍无可忍,向老板问道:“你分配给我的每个工作任务,我都努力去完成,还常常熬夜加班。我这么卖力,为什么你只给小董升职加薪?”

老板叹了口气说:“小李,恕我直言,相同的工作,小董能在下班以前就把工作完成,而你却要加班才能完成。我知道你很努力,但效率太低了!”小李哑然。

不要认为经常加班,一脸疲惫的样子,会博得老板的嘉勉。不错,他也许会赞赏你的努力和勤奋,但在他的心中很可能怀疑你的工作能力,如“如果有更大的任务,他能胜任吗”等等。

以最快的速度做最有效的事,体现了潜力开发、知识运用的能力,更是一种竞争力。切斯特菲尔德说:“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高效就会胜人一筹;低效就会落后挨打,惨败出局。

因此,在公司待多长时间并不重要,关键不在于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工作者。

成功与辛苦工作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和那些鼓吹辛苦工作的人不同,懒惰的成功者知道与长时间地辛苦工作相比,以最快的速度做最有效的事,才能产生令人印象深刻得多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满足感。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减少无效劳动,降低无效工时的比例。这样,工作起来会轻松自如,工作也会变得更有意义。

把精力放在关键问题上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在当时社会,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能见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

帕累托从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

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测的。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为严格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

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80/20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80/20法则对于管理者而言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