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正能量
12981100000019

第19章 第四个性格要素:处事果断的性格(4)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凭这些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实现。拿破仑说:“想得好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成功开始于一个好的习惯,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你采取多大行动才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就会有多大的成功。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惟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每个有想有所作为的人必备的品格。

行动才有希望,行动才能抓住机会

平庸的人相信命运,因而随波逐流,最终被命运的漩涡扼住了咽喉。

成大事的人相信机会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行动,惟有行动才能抓住机会。

德国的一家报纸上有这样一则广告:“有一辆宝马车,八成新,需要卖一马克。”凡是看到这则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么会有这种事,绝对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广告下边的地址,找到了售车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小伙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么会知道我是美国人,女主人接着说,“德国人太刻板,严谨,而美国人则喜欢追求刺激,富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原来,这位女主人的丈夫去世前在遗嘱中说,财产分配时要给他情人一辆宝马跑车,八成新,于是乎,女主人出于嫉恨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将宝马车变成现金送给那位“第三者”。

因此,这位敢于尝试的小伙子,用一马克便买到了一辆宝马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急得上蹦下跳。

“那天晚上碰到了不幸的‘中美洲号’。”一位船长讲述道,“天正渐渐地黑下来。海上风很大,海浪滔天,一浪比一浪高。我给那艘破旧的汽船发了个信号,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忙。‘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糟糕。’亨顿船长朝着我喊道。‘那你要不要把所有的乘客先转到我的船上来呢?’我大声地问他。‘现在不要紧,你明天早上再来帮我好不好?’他回答道。‘好吧,我尽力而为,试一试吧。可是你现在先把乘客转到我船上不更好吗?’我回答他。‘你还是明天早上再来帮我吧。’他依旧坚持道。我曾经试图向他靠近,但是,你知道,那时是在晚上,夜又黑,浪又大,我怎么也无法固定自己的位置。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中美洲号’。就在他与我对话后的一个半小时,他的船连同船上那些鲜活的生命就永远地沉入了海底。船长和他的船员以及大部分的乘客在海洋的深处为自己找到了最安静的坟墓。”

亨顿船长在曾经离他咫尺却被他忽略了的机遇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机会的价值,然而,在他面对死神的最后时刻,他那深深的自责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盲目乐观与优柔寡断使得多少乘客成为了牺牲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又有多少像亨顿船长这样的人,他们在最欢乐的时刻又多么的盲目,在命运的面前又是多么的软弱无力啊!只有在经历过之后,他们才顿然清醒地明白那句古老的格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这时已经迟了。

这种人在他们着手的事情上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时机,要么是太早了,要么是太迟了。“这些人都有三只分开的手。”约翰·古夫这么说,“一只左手,一只右手,还有一只迟到之手。”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就老是迟到,做家庭作业和交作业也总是比别人要晚。就这样,他们迟到的习惯慢慢地养成了。

到了现在,需要他们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后悔,他们想如果能再回到从前,让生命再来一次的话,他们一定会好好地把握住机会,也许他们还会有一个崭新的明天。他们又回忆起以前,自己曾经白白浪费了多少可以赚钱的机会,或是白白放过了多少可以弥补这些损失的机会,而现在却是已经无法弥补了。他们懂得该如何在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完善自身,或是帮助别人。然而,他们却看不到此时此刻有什么机会。他们永远无法抓住机会,无法把握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大事者从来不因为小事而懈怠,相反会把小事认认真真办好。他们会把做好小事看作是一种成大事的磨练。

虽然,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的结果是什么样子。但是请记住,古代圣人说过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以后想做的事,对于你来说是梦想般的事情,但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会把梦想变为现实。

很多时候,成功在常人眼中是力不能及的事情,其实成功就是你身边的那些“琐碎小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西部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地方,为此,很多人都跑到那里打工,梦想从那里捞到一桶金,闯出一片天地。当然艾伦与太斯也不例外。

艾伦与太斯在前往美国西部的路上偶然相遇了,二人提起去打工的事情,双双勾勒起对未来美好的蓝图。到了美国西部后,他们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天,二人同行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艾伦看也不看抬着头径直走过去了,而太斯却低下头将硬币抬了起来。艾伦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太斯想:“一个硬币都要捡,真没出息,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大事?”而太斯却这样想:“看着钱在自己的脚下溜走,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个人被同一家公司录用了。由于公司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分工也就没有那么细,时常一个人要做三个人的事,可是工资却不高。艾伦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不屑干下去,就走了,而太斯却快乐地接受了,并且努力地工作着。

艾伦走后又进了一家公司,他依然在不断地努力寻找机会。两年后,艾伦与太斯在街上邂逅了,这时的太斯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己办公司当了老板,可艾伦仍然一事无成,两年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艾伦不理解地问太斯:“你连一个硬币都捡,我认为很没出息,可为什么你能做出一番大事呢?”

太斯回答道:“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注定不能成功。看不起小钱,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可是大钱从何而来呢?”

许多具有“成功信息”的东西,就隐藏在随处可见的小事中。其实,帮助你成功的路径就摆在你面前,而你却一次次漠视它,昂首阔步地从它面前走过。你总以为自己重任在身,总是习惯抬头远望,做一些自己达不到的事情。

反过来说,“成功信息”也会装扮成圣诞老人,来考验那些不做小事的人,看着你捡了芝麻,然后捧出西瓜。

你可以仰仗一些准则,比如勤勉、谦虚、刻苦、诚实、认真等来帮助自己从“量变到质变”中完成人生的一次次成功。

比如反反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前前后后背诵着一个单词,你觉得你几乎筋疲力尽快要崩溃了,却还是不得其精髓。然而,第二天一早起来,你再度思考它们的时候,忽然有一种举重若轻的美妙感觉,你好像获得了新生。

如果你好高骛远,那就在做事上犯了一个大错误。你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奔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

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好像靶子,必须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内才有意义。如果目标太偏离实际,反而无益于你的进步。

同时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努力,如果你只是空怀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文不值的东西。

性格测试:你有拖延症吗

注意下面的问题,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1.不到最后期限不交活:是()否()

2.上班时间总在网上瞎逛,快到下班才开始忙工作:是()否()

3.没工作计划,不懂时间管理:是()否()

4.总是“伪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总是拖到下班后加班做:是()否()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不急:是()否()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是()否()

7.每当同事或上司询问工作进展时,经常说“让我再看看”:是()否()

8.办公室里零食一大堆,上班时间经常吃零食:是()否()

9、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是()否()

10.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通宵赶工:是()否()

11.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没做:是()否()

12.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同事或老板责怪:是()否()

13.厚脸皮,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是()否()

14.从不主动汇报工作:是()否()

15.团队合作时,同事都面露难色,不愿和你合作:是()否()

结果分析

0-4分:轻度拖延,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经成为你的一种工作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找一份自己兴趣和能力特长所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