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正能量
12981100000002

第2章 第一个性格要素:积极乐观的性格(1)

积极乐观的性格是高效能人士必须具备的一项优良性格,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拥有积极乐观的性格,因为只有自信乐观,才能持之以恒地一步一步走向目标,走向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使任何诱惑都改变不了自己的既定目标,无论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你前进的步伐!

遇到了失败,我们不应该悲观泄气

在人生路上,遇到了失败,我们不应该悲观泄气,应该把它作为人生的转折点,选择新的目标或探求新的方法,把失败作为成功的新起点。

生命中最大的危机常常就是最大的转机。

有一个年轻的电台播音员在崭露头角的时候,突然被电台解雇了。他当然懊恼万分,可是当他回到家时,却兴高采烈地对他的妻子宣布:“亲爱的,这下子我有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了。”年轻的电台播音员一开始就有正确的心态,而他也的确开始了他个人的事业。他自己做了一个节目,后来证明是一个成功的举动,他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红星——亚特·林克勒特。

其实,做人就应该这样,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因为在漫长的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面对一个不幸的结局,只要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因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保持乐观的心境,那么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或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大多数人常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只有少部分人能展望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把失败作为自己新的起点,他们往往能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美国心理学家麦可·沙尔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成为决定你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原因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失意时,各自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著名的潜能训导师赵菊春先生曾让一批学员打电话给陌生人,让他们到就近的献血站无偿献血。要达成目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他们打了两三个电话而毫无结果时,乐观的学员说:“我要换个方法再试试。”悲观的学员则说:“这事我干不了。”后来,赵菊春先生为此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悲观者,遇事放弃,他不可能掌握获得成功所必须的技能。只有那些乐观者,感觉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新的措施,总结过去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来拟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然后坚决执行,因此,乐观者往往就是这样成为最后的赢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精神,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遇上不幸,他人放弃了,你还是勇敢地面对;他人后退了,你还是积极地向前,眼前没有光明、希望,你还是不懈努力,寻找新的起点,这就你人生最大的成功。

挫折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没有人会不劳而获

挫折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没有人会不劳而获,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要勇敢面对挫折与失败。当我们观察成功人士时,会发现他们的背景各不相同。那些事业有成以及每一行业的知名人士都可能来自贫寒家庭、偏僻的乡村甚至于贫民窟。这些人现在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阶段。

当失败来临时,有的人只会躺在床上不断悲伤,哀叹命运的不公,或者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以免再次受到打击。但是,有的人的反应却大不相同。他被打倒时,会立即反弹起来,同时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继续往前冲刺。

几年前,教授把毕业班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件事对那个学生打击很大。因为他早已作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他非常失望,并找这位教授要求通融一下。在知道不能更改后,他大发脾气,向教授发泄了一气。这位教授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问道。教授回答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一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由衷地培养积极的心态,你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请你记住这个教训,5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后来这个学生又重修了这门功课,而且成绩非常优异。不久,他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并非常感激那场争论。

“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好好利用和把握,就可以对失败泰然处之。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自己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的平庸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解释,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不管是暂时的挫折还是逆境,只要自己把它当做是一种教训,那么它就不会在自己的意识中成为失败。事实上,在每一种逆境、每一个挫折中都存在着一个持久性的大教训。而且,通常说来,这种教训是无法以挫折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的。挫折通常以一种无言的声音向我们说话,而这种语言却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如果这种说法不对的话,我们也就不会把同样的错误犯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又不知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

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科尔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把家里的一切烧得精光,也把他准备出售的家具烧光。看着一片狼藉,他把双手死死地插在头发里,心情坏极了。突然,这烧焦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木纹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竟然从这些焦松木上找到了转机。

正是这场意外的大火,烧出了尼科尔斯的灵气与希望。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沉灰,再用沙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上一层油漆,一种温暖的光泽和红松般清晰的纹路呈现眼前。尼科尔斯惊喜地狂叫起来,马上制作出仿纹家具,就这样,仿纹家具从此诞生了。大家都来争相购买他制作的家具,生意十分兴隆。有人评论说:“尼科尔斯独具特色的家具像一只在火灰里死而复生的不死鸟一样蓬勃兴起。”一场大火给他带来灾难,同时也带来了新产品和金钱。现在尼科尔斯创造的第一套仿纹家具收藏在纽约州博物馆。

暂时的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绝望,坚定信心,就完全可以把挫折当做走向成功的转机。不论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要记住:厄运与幸运往往是交替出现的。当幸运来临时,固然要把握它,利用它;而当事情开始向坏的方面转化时,或者当所谓厄运当头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地采取行动,将厄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努力摆脱它所带来的阴影,让生命开始新的征程。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忍受失败的折磨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忍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强大,更稳健。这样,才可以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

世界上的事不可能尽如己意。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如果遇到意外事件就悲观,这是懦夫的表现。真正的成功者,真正的强者不会整天忧心忡忡,他们会顽强地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险阻,也能心平气和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一位砍柴为生的樵夫常年住在山里,他每天都不辞辛苦地劳作,为的就是建一座能为他挡风遮雨的房子。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房子终于建好了。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他挑着砍好的木柴到城里去卖,当黄昏赶回家时,却发现房子起了大火。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救火,但是因为傍晚的风势过于强大,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办法将火扑灭,所有的人只能哀声叹息,眼睁睁地看着炽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栋木屋。大火终于灭了,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樵夫身上,目光里满是同情,所有人都以为樵夫会伤心地哭泣,可是他们却发现樵夫手里拿了一根棍子,跑进倒塌的屋里不停地翻找着。围观的人以为他正在翻找藏在屋里的珍贵宝物,所以也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视着他的举动。

过了半晌,樵夫终于兴奋地叫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邻人纷纷向前探个究竟,才发现樵夫手里捧着的是一柄斧头,根本不是什么值钱的宝物。只见樵夫兴奋地将木棍嵌进斧头里,充满自信地说:“只要有这柄斧头,我就可以再建造一个更坚固耐用的家。”

是呀,只要决心和毅力不倒,跌倒了又怎样呢?爬起来,一切都可以重来。拿破仑说过:“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成功的人不是从未被击倒过,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积极地向成功之路不断迈进。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才是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态度!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但是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了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的几张散页外,已经全部被他家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的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顺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本交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于是,他又买了一大批稿纸,从新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卡莱尔的精神让人感动。就英雄本色而论,许多杰出的人物,许多名垂青史的成功者,他们人生的成败,并不是得益于旗开得胜的顺畅,马到成功的得意,反而是失败造就了他们。这就正如孟老夫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失败面前,不要气馁,把它转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经验及能力,这样就会协助自己创造更大的成绩。

没有人能够控制你的心态,只有你自己可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抱怨的人远比乐观快乐的人多。喜欢抱怨的人在给自己找罪受的同时,也伤害着身边的人,为他人招惹麻烦,我们发现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因为抱怨这个世界而得到快乐。虽然有时抱怨可以减轻当时的痛苦,帮助他从痛苦中暂时抽身,但那并不是帮助他彻底解决问题,而是在教他如何逃避现实。

事事都选择沮丧失望,不如转变思维往好的方面想;选择痛苦呻吟,不如选择开心快乐。如果你决定做快乐的人,生活就不会那么平淡。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挑战时,如果你足够机智,改变思维方式,世界也不会吝惜将生命中最丰盈的快乐送给你。受到伤害,疗伤止痛才是明智之举,沉溺于痛苦中不过只是更增加了自己的痛苦。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野草荣枯,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你也不例外,自己的情绪也会时好时坏。

学会控制情绪,选择好的心情,这是自然界的游戏,很少有人窥破天机。每天醒来时,不再有旧日的心情。昨日的快乐已变成今日的哀愁,今日的悲伤又转化为明日的喜悦。这就好比花儿的变化,今天绽放的喜悦也会变成凋谢时的绝望。但是你要记住,正如今天枯败的花儿蕴藏着明天新的种子一样,今天的悲伤常常预示着明天的快乐。乐观是一种天真做人的态度。

每天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想象明天、下一个星期或是明年,都可能发生许多愉快的事情,不要对未来烦恼或忧虑。多想想美好的事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计划实现它们。如此一来,你就养成了乐观的习惯。乐观的人对一些繁杂的事情总是很看得开,他们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是徒劳,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他们对事物的心态就是:人生在世不快乐白不快乐,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曾经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就,都会不骄不躁,泰然处之,从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后不久,有一次他对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说:“朕自年少之时就喜欢弓箭,许多年来曾得到十几张好弓,自以为是天下最好的,没有能超过它们的。可最近我将弓拿给一个弓匠看,他却说:‘做弓用的材料都不是最好的。’朕问其原因,弓匠说:‘弓的材料的中心部分不直,所以,其脉纹也是斜的,弓力虽强,但箭射出去不走直线。’朕以弓箭平定天下,而对弓箭的性能尚没有完全认识清楚,何况天下事务呢,怎能遍知其理?望你们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纠正朕的错误。”

正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有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所以,他才能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正是因为他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他才能知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正是由于他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所以大唐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

治国如此,为人与做事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这样开放的胸怀,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靠他的智慧和勤奋,终于为自己建起了一个有着相当规模的工厂,工厂里有着设备相当完善的实验室,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然而不幸的是,一天夜里,他的实验室突然着火,紧接着引燃了贮存化学药品的仓库。片刻的工夫,整个工厂便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尽管当时消防队调来了所有的消防车,依然无法阻止熊熊大火的蔓延。正当众人为爱迪生一辈子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而感伤的时候,爱迪生却吩咐儿子:“快,快把你的母亲叫来!”儿子不解地问:“火势已不可收拾,就是把全市的人都叫来亦无济于事了,何必还要多此一举呢?”没想到爱迪生却轻松地说:“快让你的母亲来欣赏这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