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全集
12982100000027

第27章 吃亏心计学:吃亏是福,小损失换来大回报(1)

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肯吃亏是一种智慧,是大度的胸怀。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会一生平安,幸福坦然,能够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只能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灾难,最终失去的反而更多。

吃亏是一种隐形投资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吃大亏的人。

在人生的历程中,吃亏和受益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

两个年轻的母亲正幸福地谈论着各自的孩子,一个说:“我那宝贝特聪明,在哪儿都不吃亏,如果我买了他不喜欢吃的零食,他总要带到幼儿园去,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换他喜欢吃的零食,吃不完就藏在书包里,回家后还向我们炫耀。”

另一个说:“我家那宝宝也是,以前在幼儿园常被小朋友欺负,每天都哭着回家,但他吃过亏之后,每天都在他爸爸身上操练,现在在幼儿园,可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儿。”

有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正在两个母亲旁边忙着。听到她俩的谈话后插话说:“我那俩儿子小时候跟你们的孩子很相像。”两位妈妈一脸的唐突,但听到老太太在讲儿子的话题,便饶有兴致地问:“那现在你的儿子怎么样了,为何你落到要靠捡垃圾为生?”

老太太叹道:“就是因为他俩太聪明,小儿子不愿意吃亏,打了人后坐牢了。大儿子也不愿意吃亏,他很有钱,可就是一个子儿也不给我。”

吃什么都成,就是不能吃亏。在如今这个重视利益的时代,“我绝不能吃一点亏”成了许多人坚信的理念。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都无可厚非。但是,绞尽脑汁地多占便宜、避免吃亏,就能找到幸福,走向成功吗?恐怕很难。

其实,聪明的人能在吃亏中学到智慧,悟透人生。有位哲人曾说过: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能够做到“吃亏是福”,那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境界,这种不在乎一时一刻的吃亏,着眼长远的生活态度,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吃亏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投资。

公孙修是鲁国的宰相,天生喜欢吃鱼。鲁国人知道了都争先恐后送鱼给他,可是他一概拒收。他弟弟就问:“哥哥,你不是喜欢吃鱼吗?为什么不接受呢?”公孙修回答:“正因为我很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一旦收了某一个人的鱼,那就会感到亏欠于他,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因此枉法,一旦枉法便会失去宰相的职位,到了那种地步,就算我再喜欢吃鱼也没有人会送了,就连我自己也无力购买!只要我不接受此物也就不会违法,更不会被免职,爱吃鱼时,随时都可以去买。”

公孙修的话讲得很实在,与其仰赖他人给予的好处,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受人恩惠同时也要受人约束,既然如此,还不如抛弃眼前这一点点小利、吃这一点点“亏”而求长久的安逸。一个古代臣相,能有此种认识,这是极其明智并富有远见卓识的。这其中看似有些拙愚,却也着实透着几分人生真正的洒脱,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世的一种睿智。

有一位广东商人张经理,他在陕西铜川开了家机电设备公司。有一次,一个老客户来买电器配件,遗憾的是,张经理找遍了公司的库存,就是没有这个配件。但是,这位客户着急得很,因为拿不到这个配件,他所在的企业就会面临停工,而停工一天的损失将达5万多元。

看到客户如此着急,张经理一边安慰,一边承诺一定在一天之内把货搞到。

客户刚走,张经理便亲自出马打的直奔西安供货方。谁知,西安也没货了。没办法,他只好连夜乘飞机到杭州,然后再叫车赶往广东老家。

折腾一番后已经是清晨四五点了。张经理不顾饥饿与疲劳,又在广东联系相关的生产厂家,终于,在连续联系了十几个厂家后,终于让他找到了这个电器配件。

拿到电器配件后,张经理火速打车直奔广东机场,连下车看望一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天,当他把货交到客户手中时,客户感动得无法言语。

显然,这次生意对于张经理是一桩赔本的生意。因为一个配件才300元,利润也就30元,张经理却付出了3000多元的交通费。

从表面上来看,张经理亏了好几千元,但是,他却得到了客户的信任。第二天,客户所在的企业就敲锣打鼓地送来大匾,还带上当地媒体来采访张经理,宣传他一心想着客户的事迹。就这样,张经理吃亏待客户的消息在业内广泛流传,生意自然是越来越红火,得到的财富自然比区区几千元的损失要多得多。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就是说事物的发展能产生两个极端的转化,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失有得。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装傻充愣”的表面性吃亏,而是看重实质性的“福利”!

商业俗语说:“钓鱼需长线,有赔也有赚。”对于生意场上的得失,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千万不要“只见锥刀末,不见凿头方”,只顾一时的小利益,而失去长远的大利益,这是得不偿失的。

志向远大的人,断不会为蝇头小利争破头皮,也不会因为吃了些小亏而耿耿于怀。人与人相处,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吃大亏的人。选择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那毕竟只是一时的,并且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吃亏是福”,“亏”是我们走向未来成功的助力剂。

在人生的历程中,吃亏和受益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一个人不能事事只想着受益,有些事情当时即使真的受益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我们更不能时时怕吃亏,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无论哪一个人,无论哪一件事,没有永远的受益,也没有永远的吃亏。

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的确如此!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宽广、能吃亏的人。敢于和勇于吃亏的人,才会赢得更多,才会有一份平和、快乐的心境,以后的路会更顺畅。相反,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一生无所作为、无所建树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之辈?吃亏者,能让人们觉得他有度量而加以敬重。这样,吃亏者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给予帮助。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毋庸置疑,能吃亏者,大都是心胸宽阔者。而这些人呢,就比别人更能为国建功立业。因为“吃亏”就是一种投资!

有先见之明,敢于吃小亏

只有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

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郑板桥说:“为人处,即是为己处。”意思是:替别人打算,就是为自己打算。有“心计”的人,都是能吃亏的人,在做人、做事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有一个私营老板,没有文化,也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

张经理和一家酒店联系了一笔业务,该酒店要购买一套地毯清洗设备,价值6000多元。各项手续办好后,张经理把设备寄往兰州。但酒店收到设备后,称设备在运输途中损坏了,要求退货。张经理派人查看后得知,设备是在酒店组装时,操作不当而损坏的,维修费用约需700多元,酒店不愿承担才要求退货,公司没有任何责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张经理表示,“吃点小亏”无所谓,维修费用由他来承担,并让人把设备修好,让客户满意。这件事后不久,该酒店要更新其他清洗设备,首先想到的就是与甘愿“吃亏”的张经理合作,一次性定了7万多元的货。张经理虽然在第一次合作时吃了小亏,却因此而换来了更大的合作项目,真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为了总体目标,为了整体利益,我们要敢于吃小亏,善于吃小亏,吃小亏方能“占大便宜”。要善于以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为小利而吃大亏。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哲理、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两个字相互牵连着。所以说,凡遇好事的时候别张狂,张狂过了头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候也别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点亏,一是内心平静,不七上八下;二是得到旁观者的同情,落个好人缘;三是这次虽吃点亏,但因获得了道义上的支持,下次可能会得到的更多,何亏之有?

反之,占了他人的便宜,发点不义之财的人,心理上肯定不安稳,而且还会失去人缘,落个坏名声。因为占一次便宜而堵了自己以后的路,得不偿失。所以,吃亏表面上是祸,其实是福;占便宜表面上是福,其实是祸。

要做到不计较吃亏,甚至主动吃亏,就需要忍让,需要装糊涂。既然认识到吃亏是福,就不要斤斤计较和眼里不揉沙子。在得失上装装糊涂就能更好地体会出吃亏是福的深刻含义了。

世上有多少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不吃亏,少吃亏,或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演出一幕幕你争我夺的人间闹剧。岂不知吃亏与占便宜,就像祸和福一样,可以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吃点小亏也许能赚到大便宜

吃亏就是占便宜。

想占尽天地间便宜的人,最终是一无所获,空着双手只有遗憾和憎恨。

吃亏是从另一种角度教你“忍”,这是一种非常玄妙的处世哲学。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就是“忍”的榜样,“胯下之辱”的故事流传已久。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为生的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一番权衡、思量之后,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坦然地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后来,他这一举动成为忍辱负重的典范,韩信也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

如果韩信一剑杀了那个无赖,虽然可逞一时之气,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命运;如果他硬碰硬,不死也只剩半条命,负罪在身的他哪有机会在日后统领雄兵,叱咤风云呢?

吃眼前亏,为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吃亏就是占便宜”。“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他只看局限在“不能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遭受更大的灾难,最终失去的反而更多。吃亏不但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达观、一种超越。

把吃亏当做一种福气,是一个人思想的最高境界。能修炼到这样一种境界,也是人生趋向完美的过程。这种伟大的境界并不仅仅表现在轰轰烈烈伟大的事情上,很多情况下,日常的、平凡的、琐碎的小事,更能体现出这种伟大品格的存在。学会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这并不是一个人无能、无用、无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个人的品行伟大与否、思想高尚与否、行为善良与否的写真。一般的人坚决不吃亏,可聪明的人甘于吃亏,比聪明人更聪明的人乐于吃亏、积极吃亏。

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是唐朝两位高人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某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今天有人侮辱我,嘲笑我,轻蔑我,伤害我,嫌疑我,憎恶我,欺负我,我应该怎么办?”

拾得便对他说:“你就暂时忍耐一下吧,你可以随着他,忍让他,对他敬而远之,躲开他,不要理睬他,等过了几年,你再去看看他会怎么样。”

那些高傲的人、不可一世的人,最终的结果我们应该都见的多了吧。想占尽天地间便宜的人,最终是一无所获,空着双手只有遗憾和憎恨。人是群居的动物,既然群居,就要有交往、交流、交际,而只要“交”起来,就可能有的人“吃亏”,有的人占“便宜”。在两个人以上的交流中要想不吃亏,完全“平等”交往,这是不可能的。

“在同一个公司的同一个部门上班,做着同样性质的工作,拿同样的工资,但我的工作量却比同一个办公室的小雯多了一半。朋友说我是老实人吃亏了,我也觉得,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心理很不平衡。”小雨觉得自己心理不平衡的确有道理。因为,论进公司的时间,小雨比小雯早一年;论工作经验,小雨自认为比小雯有资历;论工作能力,小雨也比小雯强。公司经理多次在会议上公开表扬小雨就是证明。可能,正是应了“能者多劳”这句话,公司经理总是喜欢给小雨抓差,这可真是让小雨“受宠若惊”:有时候,上午交办的工作还没完成,因有新任务,经理下午又把小雨叫去了……回头看到同办公室的小雯清闲无事的样子,他就感觉心里别扭得很。有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小雨好不容易忙完手头的工作,还没来得及走出办公室,经理来电话了,要小雨帮忙处理一个报表,很紧急的,小雨心里纵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得闷闷不乐地留下来……也有的时候,经理会叫小雨陪他一起应酬客户,酒席上,小雨自然少不了要帮经理代酒,为此还吐了好几次。本来嘛,年轻人多加点班没事,说明上司欣赏自己。可是,多劳又不多得!经理光使唤自己干活,却没多发自己奖金,光是口头上表扬了几次,小雨心里很是感到委屈,但脸上又不敢表现出来。他也想过辞职,可如今工作不好找,换个地方工资跟这里也差不多,而且还要重新适应环境和工作。小雨因此左右不是,感觉自己“吃了大亏”,心里很不舒服。